刘东:美国牛肉放开对中国肉牛业影响有限 本土鲜牛肉是永远不能取代的优势
2017年7月,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美国牛肉来袭,在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心里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波澜。美国牛肉会影响中国肉牛养殖业发展吗?影响有多大?对中国牛肉市场导向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刘振邦教授在很多年前,就推行乳肉兼用德系西门塔尔(弗莱维赫)牛品种,既能解决中国的牛肉问题,又能解决中国的牛奶问题。为此,荷斯坦杂志社就放开进口美国牛肉的问题,采访了德国宝牛育种中心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塈刘振邦教授长子刘东。
Q1:中国在世界牛肉市场地位如何?中国牛肉价格是由中国决定的吗? 德国宝牛刘东:2016年,在中国牛肉总消费量800多万吨,来自国内产能的供应据统计只有一半,剩下的缺口都由国外进口牛肉补给,而这个数量占到了全球牛肉贸易的15%。根据MIG Research(梅特国际分析部)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正关进口总量将达到70万吨以上。这个数字加上MIG预测的中国走私进口量(美国、巴西等国出口香港以及印度出口越南的总量超过90万吨),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牛肉最大买家(以上数字为估测)。
中国已成为全球牛肉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全球第一大牛肉进口国,但牛肉定价权在国外,不在中国,这一点跟猪肉由中国定价有很大的不同。
Q2:2017年7月,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它对中国的肉牛业,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德国宝牛刘东:美国牛肉放开对中国影响有限,也许现在这样说为时过早。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告,中国此次允许进口的美国牛肉需满足多重条件,包括月龄、注册备案、有可追溯体系、不得检出促生长剂及瘦肉精等。据悉美国注册备案的肉牛仅占3%,不饲喂瘦肉精的肉牛仅占1%,其它的都用。这两条规定叠加在一起,美国能够向中国出口肉牛的数量很少很少。另外,不饲喂瘦肉精的牛肉,主要市场不在中国,主要市场在欧洲,欧洲是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出口的市场,而且欧洲市场牛肉价格比中国价格高很多。中国如果想争夺这部分优质牛肉,中国牛肉市场必须要拿出比欧洲市场更高的价格,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中高端牛肉市场西方有绝对优势,这跟饮食习惯有关,咱们中国传统习惯上吃炖牛肉、烧牛肉,西方习惯吃高档牛排牛柳,两种消费方式决定提供两个截然不同的价格。不同市场的分化和不同市场级别的区分,这些牛肉也不可能提供到中国市场。
更重要一点很多人都回避,众所周知,在没放开之前,美国牛肉通过走私渠道,市场需要多少已经进了多少。美国牛肉放开,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商业效益。
所以,美国牛肉对中国肉牛养殖影响有限。相反,可能是好事,因为美国牛肉属于中高档次,牛肉的市场运营包含较高的技术含量,无论从它的牛肉分割,还是市场分销。会促进中国现在低端牛肉市场提升,会促进中国肉牛养殖业的升级和发展。
Q3:世界各国牛肉放开出口中国,中国肉牛养殖者如何与国际卖家竞争?为什么“鲜牛肉”很重要? 德国宝牛刘东: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喜欢吃新鲜的鲜肉,如果是新鲜的,从美国过来成本更高一块。永远不能取代的一个优势就是中国本土鲜牛肉,冷冻牛肉跟鲜牛肉没办法比。另外,冰鲜肉进来的运输成本太高,对下一步分销要求很高,真正操作起来没有那么简单。中国现在现有的牛肉养殖、育肥、屠宰、分割和鲜肉的分销相对而言比较落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最终消费终端市场,应该把牛肉市场细分,牛排、牛柳、里脊、眼肉应该卖出很好的价格。当然国家物价局可能是反对的,可能说把市场牛肉价格炒的太高。
国内肉牛养殖同样的问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学习美国整个分销渠道是关键,美国进来中国市场,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帮助中国建设销售渠道。建设渠道不是简单的事情,中美文化差异很大,将来牛肉的分销如何来做?包括技术层面如何来提升?如何提升大家对牛肉的认知?养牛有成本,卖牛肉肯定也有成本。
Q4:美国在中国建立牛肉分销渠道需要多长时间? 德国宝牛刘东:现在看日韩和台湾的市场,当然,日韩是很特别的市场,就看台湾市场,几年前美国牛肉已经进入台湾市场,台湾牛肉市场有很先进的分销渠道,发展的很好。中国与台湾至少有5~10年的差距。可想而知,美国至少要用五年时间来建立市场分销渠道。
Q5:据悉,贵司在筹建肉牛育肥场,美国牛肉进口,你们计划会继续推进吗? 德国宝牛刘东:目前美国牛肉来袭,在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心里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波澜。中国架子牛的价格有一点波动,有人观望,少数在降价。总体来讲,市场现在还是比较平稳的,实际上在我看来,如果架子牛跌价,有可能是个机会,可以收购囤一点架子牛。
德国宝牛在内蒙肉牛养殖项目,就是和农户合作,用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和中国荷斯坦奶牛杂交,回收育肥公牛和育成母牛,然后母牛继续产奶,公牛屠宰。我认为这是很好的项目,不会因为美国牛肉出口中国而受到影响。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草场?如何改良草场?如何使农牧交界地带能够有谷饲或者半谷饲的育肥牛出现,这是将来行业转型的必走之路,否则跟美国全谷饲的牛是没办法来比的。
归纳以上内容,我想表达以下几点: 第一、全球人口越来越多,食品资源是紧缺的。牛和牛肉资源一样,将是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从养牛的角度看,肉牛养殖对畜牧用地和周围饲草资源有极高的要求,不可能遍地是牛越养越多。
第二、这么多年,美国牛肉该进的都进了,走私加正关相对国产可能各占一半,超过国产牛肉。
第三、中国的育肥牛场和屠宰牛场一直缺牛,没牛宰。真正从政治层面上放开以后,而且再加上这么严苛的限制要求,美国牛肉不可能对中国市场造成太大影响,只能在中高档市场层面上有体现。
第四、中美政治贸易上要互通有无,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讲,放开进口美国牛肉,中国可获取一些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第五、中国从资源、土壤承受能力看,需要争取时间空间来进一步发展。放开美国牛肉市场,美国也不愿意破坏自己的草场给中国养无限多的牛。
第六、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是一体的,全球化市场对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要,没有国家愿意被孤立出这个市场,贸易往来对双方都有好处,不能把中国和世界孤立起来看问题。
上一篇: 长海县地理标志产品专营店在水产集团龙门食品揭牌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