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农畜牧张振新:传统都市型牧业转型升级战略布局全国性养殖集团
2012年后通过5年转型,首农畜牧已经从传统都市型养殖集团转型升级战略布局为全国性养殖集团,预计到2017年底,其奶牛存栏将达到9万头,牧场38个。并分布在全国10余个主产省、区。自2009年来首农畜牧旗下牧场奶牛平均年单产已达到10吨以上,2016年已有1个牧场单产突破12吨,预计2017年将有2~3个牧场平均单产突破12吨。这是首农畜牧董事长张振新在2017南京奶业大会期间接受荷斯坦杂志专访时谈到的。
张总进一步指出,首农畜牧作为三元种业旗下专业化的奶牛养殖公司,在奶牛养殖发展上有着根深的历史根源,做为一个拥有60多年历史的老农垦企业,是从建国初期逐步发展而来,在奶牛养殖规模上历经了从几千头到4万头再到6万头的若干个历史发展阶段。2012年时旗下牧场主要集中在北京郊区县,当时共有36个牧场,奶牛存栏规模为4.5万头,主要是围绕满足北京消费市场而建设的都市型牧业公司。
张总同时表示,截止2016年底,首农畜牧旗下拥有牛场34个,奶牛存栏8.2万头,成母牛4.1万头,牛奶产量42万吨,全群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10.5吨。人牛比45头/人。
实施三位一体总体战略 建立以育种为核心奶牛、肉牛为支柱性的产业布局 在谈到首农畜牧未来发展重点时,张总表示首农畜牧将建立以育种为核心,以奶牛、肉牛为支柱,以良种、饲料、养殖技术等服务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实现三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张总指出,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以及首农畜牧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的需求。自2012年以来,首农畜牧在发展上开始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奶牛、肉牛养殖将从首都核心区像外埠转移发展,从以前立足北京开始实施走向全国的发展的战略布局。首农畜牧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和优势在外埠规划牧场布局上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全国10余个主产省、区。河北定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首农畜牧旗下运营最大的现代化牧场,目前基地存栏约2万头。信息化、智能化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未来定州园区将打造成大型规模牧场与智能牧场综合牧场培训基地。计划到今年年底,定州园区将装备16台智能机器人挤奶设备,安装完成后这将是国内安装机器人规模最大的智能化牧场。
在发展过程中 突破环保&管理跨度&交奶难的三大挑战 中国奶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尤其是做为上游的奶牛养殖企业。目前,首农畜牧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挑战来自三方面,一是如何处理解决好养殖当中共性存在是牧场环保挑战;二是如何协调解做好首农畜牧跨区域性管理的挑战;三是如何协调好由于原奶过剩,存在着季节性交奶困难的挑战。
在谈到面对牧场环保挑战时,张总谈到首农畜牧自身有许多建立于60年代的老牧场,由于建场较早,规划和设计与目前北京周边的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环保要求已经不相适应。在建场初期,每个牛场都有大量的配套耕地,当时的粪肥直接还田,而现在北京区域内土地稀缺,加之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北京对粪污排放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在北京区域内的老旧牛场面临的环保压力非常大,一是环保设施设备要求高;二是处理成本贵;三是处理后的排放受限。即使与周边农户签订协议,也带来很高的地租成本,更进一步加大了环保压力。
张总进一步指出,随着首农畜牧战略布局外埠的转移,在管理上出现了跨区域性的挑战,以前首农畜牧的牧场多集中在北京,但处于首都疏解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走出北京区域向外埠转移是必然选择。以前牧场主要区域集中在北京的郊县,从总部管理角度来讲,便于沟通协调管理。但随着现在外埠牧场的发展,由于牧场分布在全国不同的10余个省区,跨区域性范围扩大,导致管理半径范围变大,这就出现了我提到的跨区域性管理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属于牧场布局全国,由于不同区域存在特殊的地理特点和农业环境,遇到的问题、难题又各有不同,这在统一管理上出现了新的课题,未来总部在管理上会跟着发展过程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寻求做好跨区域性管理的平衡。
张总最后指出,面对奶业市场国内消费不振和国外竞争的双重冲击的大环境下,行业整体上还在处于低迷期,而做为中国奶业上游的奶牛养殖企业,虽然首农畜牧都是自有牧场,同样面临交奶难的困难,我相信今后通过乳品加工企业和牧场之间的相互协作,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有办法缓解甚至解决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实现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 福建中农牧荣获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