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光明荷斯坦:如何抓好中小牧场奶牛繁殖管理

光明荷斯坦:如何抓好中小牧场奶牛繁殖管理

    (丁进国  王志军 丁小祥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在奶牛养殖业中,奶牛繁殖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及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牧场的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牛群增长、产奶量的高低等。很多中小型牧场的经营管理者,因对奶牛繁殖管理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对牧场奶牛繁殖无法深入管理或管理不到位。经过对不少中小牧场繁殖进行评估,成乳牛年繁殖率普遍偏低,基本在60%~65%左右。而比较理想的成乳牛繁殖率应该在70%~75%左右,基本相差在10个百分点左右。如何抓好中小牧场的繁殖管理工作,更好地把奶牛繁殖率搞上去,这也是我们牧场经营管理者的迫切心愿。那么,我们平时应该要注重哪些与奶牛繁殖相关的内容呢?在这里愿与我们养牛界的同仁们分享。

    繁殖档案资料建立

    牛群繁殖档案资料建立是便于牧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便于我们对各类繁殖数据进行积累和整合,有助于我们发现繁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提高繁殖率。很多案例证明,繁殖档案资料不详或不全的牧场,其生产水平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繁殖率也好不到那里。因此,要把牧场繁殖管理好,首先必须把繁殖档案资料建起来。益处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熟悉和掌控自己牛群。在此,为中小牧场推荐部分主要繁殖档案信息资料作为参考。

    牛群信息表
   
    年度繁殖记录本
   
    配种记录表(旬报)
   
    受孕报表(月报)
   
    产犊记录表(月报)
   
    子宫净化表
   
    生殖疾病治疗记录本
   
    不正产记录表(月报)
   
    每月繁殖相关数据关注

    牧场繁殖工作做的好与差,主要是到年终看繁殖率结果。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到了年终才来考核繁殖率,到那时恐怕为时已晚。我们必须注重繁殖过程的监控,才能确保年度计划的顺利完成。牧场繁殖方面我们每月主要关注哪些数据? (供南方地区参考)

    月计划配次完成率

    成乳牛:本月应配种头次数=分娩75天以上未配牛头数*月度应配率+上月配种数*(1-上月情期受胎率标准)*70%

    后备牛:本月应配种头次数=至月底满15月龄(体重375kg以上,体高127cm以上)的牛头数*月度应配率+上月配种数*(1-上月情期受胎率标准)*70%

    月度参配率和情期受胎率参考标准
   
    月情期受胎率:月怀孕总头数/月配种总头数*100%

    成乳牛繁殖管理目标与操作程序

    牧场在制定繁殖目标时应考虑牛群的生产水平、健康状况以及当地的季节气候情况,统筹安排,便于操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繁殖目标。

    成乳牛繁殖管理目标

    ◆平均产犊间距                ≦ 410天

    ◆成乳牛产后首次配种天数      ≤75天

    ◆产后85天参配率             ≧85%

    ◆成乳牛年度平均情期受胎率    >40%

    ◆成乳牛产后180天未孕率年度平均<18%

    ◆配后妊检天数                  <40天

    ◆不正产率(年)                <6%

    ◆年度平均成乳牛21天怀孕率>20%。(计算方法:自愿等待期后,21日内妊娠牛总数/21日内应配牛总数*100%)

    ◆成乳牛繁殖率>74%。计算方法:{年内分娩头数(210天以上的)+年内出售有胎(预产期在年内)头数 }/年初成乳牛头数*100%

    产后护理与监控程序(参考)

    ◆产后及时肌注:缩宫素100 IU。

    ◆产后1小时内:灌服产后汤25升(温水、内含:丙二醇、益母草提取物、糖、钙、钾、钠、镁、氯等离子)目的:补充能量、补充矿物物质微量元素,减少产后疾病的发生。

    ◆产后第1天,观察胎衣是否排出。产后1周内监控体温、粪便、恶露、食欲等情况。对于产犊评分大于2分的牛只给予镇痛药物使用,推荐药物美达佳20ml肌注,或氟辛安30ml,促进奶牛食欲恢复。体内助产牛只建议使用抗生素全身治疗3~5天。

    ◆产后2~3天:如果胎衣滞留,不提倡剥离,子宫灌注土霉素制剂,连续2~3次,隔天灌注,直至胎衣排出。胎衣不下牛只建推荐药物速解灵(头孢噻呋晶体)30ml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产后5~10天:用酮病测试试纸或用其他检测方法,检测酮病发病情况,对有亚临床酮病的牛,应采取及时治疗。

    ◆产后第14~18天,每头牛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

    ◆产后第7、15天,进行两次产科检查,通过对子宫大小和分泌物判断子宫复旧情况,如果有炎症,视情况。子宫灌注土霉素制剂1~3次。

    ◆产后第28~32天,每头牛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

    ◆产后第30~35天,进行奶牛子宫的恢复情况及卵巢机能的检查。对奶牛子宫偏大或质地偏硬、有炎症可能性的进行子宫灌注土霉素制剂1~3次;对卵巢机能差的均需进行激素调节。

    成乳牛繁殖管理要点

    ◆做好牛只分娩后的子宫监控。

    ◆缩短产后首配天数 (头胎牛首配天数>60天,经产牛首配天数>55天,可明显提高一次性受胎率)。

    ◆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

    ◆尽早初检、对空怀牛处理,减少空怀天数。

    ◆对繁殖障碍牛只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GNRH预同期排卵程序

    适宜牛群:产后40~45天,奶牛体况适宜,子宫无炎症,可进入GnRH预同期排卵程序。

    ◆第1次肌注氯前列烯醇(PG)0.4mg

    ◆间隔14天肌注氯前列烯醇(PG)0.4mg

    ◆再间隔12天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0μg

    ◆再间隔7天肌注氯前列烯醇(PG)0.4mg

    ◆间隔48小时,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100μg,间隔16~18小时配种。

    GnRH同期排卵程序

    适宜牛群:产后60天、流产45天未发情,配后初检空怀牛只,直检卵巢静止、黄体功能不全、有小卵泡或小黄体牛只。

    ◆第0天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0μg

    ◆第7天肌注氯前列烯醇(PG)0.4mg

    ◆间隔48小时,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0μg

    ◆间隔16~18小时,配种。

    后备牛繁殖管理

    后备牛繁殖管理目标:

    ◆平均产犊月龄24~25月龄,尽管后备牛可以在20~21月龄产犊,但容易引起难产和代谢疾病,影响终身产奶量。

    ◆首次配种月龄 14~15月龄,体高≥127cm,体重≥375kg

    ◆15月龄参配率>85%

    ◆普精情期受胎率>62%

    ◆性控情期受胎率>52%

    ◆繁殖率 ≧96%  计算方法:{年内分娩数(年初18月龄以上的牛)+年内出售有胎数(年初18月龄以上的牛头数)+年内淘汰有胎数(年初18月龄以上的牛)+年初小于18月龄年内分娩数}/{年初18月龄以上牛头数+ 年初小于18月龄年内分娩}*100%。

    早孕检测与空怀牛处理

    奶牛配种后经过早期妊娠检查,对未孕空怀牛做到及时处理。抓好早孕检测未孕牛的处理,也是一项提高繁殖率的行之有效措施。

    血液检测

    奶牛配种后28~33天,通过检测血液中妊娠特异性蛋白PSPB,妊娠特异性蛋白PSPB来源于胎盘组织,在双核细胞迁移下进入血液循环。一般奶牛配种后如怀孕,28天都会出现妊娠特异性蛋白PSPB。空怀检出率高达98%以上;对缩短奶牛空怀、产犊间隔天数;对胚胎安全、不会由于早期触摸胚胎发生胚胎损失;体外操作,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对提高奶牛繁殖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

    B超检查

    借助于先进仪器,通过B超图像,在配种30~35天妊检时确诊是否怀孕,则在配后30多天,就可对未孕牛采取技术处理,可比常规直检缩短20天左右的空怀期。

    直肠胎膜滑动检测

    触摸胎膜滑动技术进行早孕诊断,对已配29~35天日的奶牛做早期妊娠诊断。其特点:快速、方便、无成本、但对实际操作人员的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常规直肠检查

    配种后,40~50天左右检查排卵侧有否妊娠黄体,结合同侧子宫角稍增大、变粗、质地如绵软状、液体感。如有疑问,过1~2周复检一次,确诊无胎,应及时处理。

    早孕检测空怀牛和疑似牛只处理

    配种后超过30天的牛只,应及时安排初检,对空怀和疑似牛只,及时用同步排卵方案再做处理。在用同步排卵方案注射氯前列烯醇前,均要做卵巢活性检查和疑似牛子宫复检。

    奶牛孕检
    
    奶牛60天报孕后,应在120天和干奶前分别进行2次的孕检,防止早期错误报孕或流产未发现出现的空怀现象发生。

    抓好牧场繁殖管理工作,最终目标是提高牧场繁殖率。提高牧场繁殖率的基础工作,又是参配率和情期受胎率,完成这两项基础工作,提高奶牛繁殖率才能落实到实处。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静安区江场西路1518号9号楼409室
邮编:200436
电话:021-56481688

上一篇: 行业豪杰聚金陵 国科钟山论转型——国科诚泰第二届环保型智慧牧场企业家高层论坛在南京召开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