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免疫接种途径有多种,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等,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疫苗的类型、疫病特点及免疫程序来选择最佳免疫接种途径。因为接种途径的不同,抗原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接触的组织也不同,从而产生的免疫效果也不同。因此,应科学做好免疫程序工作。
1、免疫程序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 家畜种类、 月龄及母源抗体水平等情况, 制订科学、 合理的免疫程序。 一般情况下, 常发病、 多发病而且有疫苗可预防的应重点安排, 而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 即使有疫苗, 也应慎重使用。当一个地区面临疫病流行时, 可实行紧急免疫接种, 接种顺序应先从安全区再到受威胁区, 最后到疫区。 在疫区, 应先从假定健康家畜开始接种,然后再接种可疑感染家畜。
2、选购疫苗
应选购通过 GMP 验收、 具有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及药品批准文号的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疫苗, 切不可到无经营资格的药店或无储存疫苗条件的单位去购买。
3、接种前的查验
接种前, 应仔细检查疫苗产品的名称、 厂家、 批号、 有效期、 物理性状等是否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同时,还要认真阅读说明书, 明确使用方法、剂量及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过期、 变质、 无标签、 无批号、 裂瓶漏气、 质地异常、 来源不明以及未按要求储存的疫苗, 均应禁止使用。
4、接种方法
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合理选择疫苗的接种方法, 决不可凭主观臆断, 造成因接种方法的不当而致免疫失效。如仔猪副伤寒活苗须按解冻后的活菌率来确定使用方法。 活菌率 50%以上时, 可采用口服、 注射两种接种方法;低于 50%时只能口服, 若注射就可能出现较大的接种反应, 轻者呕吐、 痉挛, 重则休克, 甚至死亡。
5、消毒
在进行免疫接种前, 操作人员应洗手、 消毒, 更换工作服。 若是注射免疫, 应把注射器、 针头、 滴管等接种器械在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并且在操作时注射部位也应用 75%酒精或 5%碘酊消毒, 每头家畜一个针头, 以防交叉感染。 不需要稀释的疫苗, 先除去瓶塞上的封蜡, 用酒精棉。
6、免疫剂量
根据产品说明书结合具体疫情来确定实际的疫苗使用量, 不可过多或过少。 如接种剂量过少, 可能不会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过大, 可能会造成免疫麻痹。
7、尽快用完
疫苗在开封 (稀释) 后, 应尽快用完。 灭活苗和油苗一般要求在 8 小时内用完, 最长不超过 24 小时。 活苗宜在2 小时内用完, 最多不超过 4 小时。
8、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有的疫苗在使用的过程中或在接种后, 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如家畜出现行走困难、 倒地不起、 口吐白沫、抽搐甚至很快死亡等症状)。 所以, 在使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并准备适量的抗过敏药物, 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可先做小批量的试验, 观察无过敏反应, 确认安全后,再批量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 应马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使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抢救, 并且马上停止使用该批次疫苗。 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严重反应或死亡, 并怀疑药品有问题时, 应及时查找原因, 明确责任。怀孕家畜和幼龄家畜应有选择性的或遵照医嘱使用疫苗。 因幼龄家畜的免疫机制尚不健全, 且有母源抗体的作用, 通常不宜进行免疫接种, 若确实需要, 需经过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接种疫苗的家畜必须健康状况良好,除了一些已被证明可用于紧急预防接种效果有效的疫苗外, 体弱、 发病、处于疫病潜伏期的家畜暂时不宜接种,须待机体恢复正常后方可接种
上一篇: 野鸭巴氏杆菌病传染快分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