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泥鳅原生态养殖,主要有稻田、慈菇田、荸荠田、茭白田、藕田等几种养殖模式。这些水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农作物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水田深度也符合泥鳅的生长需要。 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2kg 鳅种, 养殖半年可收取 0.5kg成泥鳅,农作物与泥鳅二者可兼得。
1 水田整理
养鳅所选水田要求水源充足。 放鳅前,将田埂加宽夯实,在田块四围插上水泥板或塑料板,入泥30cm,用以防逃。 同时在田沿田埂开一条围沟,水田中心开挖纵横厢沟。围沟与厢沟相通,沟宽 50cm、深25-30cm。 可将养殖田块分成均等 4 小块,进、排水口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挡,以防泥鳅逃逸。
原生态养殖优点甚多:第一是在不破坏田地原生态系统及不增加使用水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直接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是生态效应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虫害的部分功能,节省农药,减少了粮食污染。
泥鳅喜栖息于底层腐裂土质的淤泥表层,除用鳃呼吸外,能用皮肤和肠道呼吸。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喜夜间觅食,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嫩叶以及硅藻、蓝藻、绿藻、黄藻和浮游动物等为食。
2 种苗放养
水田播种农作物后应及时放养鳅。 选用 3cm左右的鳅种,每亩放养 2-2.5 万尾。 如有流水环境或有较高饲养管理水平的,可适当多放养一点。
3 合理施肥
泥鳅主要捕食水蚤、水丝蚯蚓、摇蚊幼虫等,适度施肥,能使饵料生物生长。 先将池水放干,暴晒 3-4 天,再每亩撒米糠 130kg。次日,每亩追施发酵畜肥200-300kg,再晒 4-5 天,使其腐烂分解,然后蓄水。
4 鳅料管理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外,还应投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肉及豆渣等动植物性饲料,要做到定质、定时、定点。 具体做法如下:
(1)水温在20℃以下 ,投植物性饲料占 70%-80%;20-25℃时, 动植物饲料各半;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
(2)泥鳅放种后第1 个月,应投喂蚕蛹和炒米糠各半的混合饲料。 每天下午 5 点左右一次性投入,投料量以次日早食完略有剩余为适度。 每次投料量约占总鳅重的3%-5%,水温高时,可相应增加投料量。 放养 1 个月后, 每隔 15 天追施畜粪肥15kg / 100m2,同时投喂动植物性饲料。 后期最好在集鱼坑或厢沟内施肥投料,有利于集中捕捉。
上一篇: 养猪巧用糖 省时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