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水产品内源性甲醛是如何产生的?

水产品内源性甲醛是如何产生的?

    水产品中内源性甲醛的主要前体物质是氧化三甲胺(TMAO),是鱼鲜美味道的主要来源。目前认为水产品中内源性甲醛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为生物途径,主要是酶及微生物参与;另一条为非酶途径,主要是高温过程的热分解。

   (1)生物途径海水鱼类的TMAO 在冰鲜状态下的分解是细菌作用的过程,通常由互生单胞菌、腐败极毛杆菌将TMAO分解为带有氨味的化合物三甲胺(TMA)。 但水产品一般采用冰鲜、冷冻、冷藏贮藏,在贮藏过程中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作用对甲醛的产生影响很小, 酶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氧化三甲胺酶(TMAO-ase)是最主要的酶。 氧化三甲胺酶广泛分布于海产动物组织中,在鱼类中白肉鱼中的含量比红肉鱼多,特别是在鳍鱼类中的含量较高。 在乌贼类和贝类中也有一定含量,但在淡水动物中则没有氧化三甲胺酶,即使存在含量也极微。

   这正好可以解释在鳍鱼体内甲醛含量很高,在乌贼类和贝类中也有一定的含量,而在淡水鱼类中甲醛的含量很低的现象。

   此外,体内脂质的氧化或过氧化;一些氨基酸如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胆碱等的代谢,以及一些脱甲基反应也都可产生甲醛;甲醛还是嘌呤、胸腺嘧啶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

   (2)非酶途径

   甲醛的生成也由一些非酶途径作用产生,特别是在高温作用下。研究发现鱼肉在加热干燥和冷冻干燥中二甲胺(DMA)的生成都很快 ,显示产品中DMA 的形成不仅仅来自于酶途径。 秘鲁鱿鱼丝整个加工工艺中,其中蒸煮和焙烤两道工序甲醛生成最快,而这两个过程都是高温过程,酶催化生成甲醛的作用贡献不大,而甲醛生成却仍很明显,说明高温过程中有化学分解等途径参与甲醛的生成。在加热过程中TMAO 在酶和非酶共同作用下形成了DMA,低于 40℃大部分 DMA 在酶作用下产生,高于40℃时酶作用会受到干扰。 因此,不管是否存在天然酶,DMA和TMA 的生成在高温情况下都有非酶途径的参与。

上一篇: 做好妊娠母猪保胎护胎管理工作

下一篇: "乾元浩杯"兽药竞赛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