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是中国奶业协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协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协会发展的根基和柱子,自成立以来,各专委会认真履行职能,开展了很多有意义、有影响的工作,从全产业链加快了奶业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新常态下,如何找准定位?如何发挥优势?为此,5月12日中国奶业协会在京召开了各专委会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副秘书长刘琳、杨秀文、邓荣臻、张智山,奶业经济专委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饲养饲料与环境专委会主任/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加启、育种专委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胜利、繁殖专委会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利国、工程与机械专委会主任/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研究员仪坤秀、乳品工业专委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奶水牛专委会主任/广西水牛研究所教授杨炳壮、奶山羊专委会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罗军、卫生保健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曹杰,以及各专委会秘书、中国奶协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并座谈。
中国奶协张智山副秘书长主持座谈会,刘亚清秘书长作总结讲话,各专委会主任汇报了前期工作的开展情况,交流了当前奶业的发展问题,围绕如何加强科技创新、产业扶持,以及增加消费、困惑破解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在总结讲话中,刘亚清秘书长表示:听取座谈很有收获,很振奋人心,加深了对9个专委会的了解。概括而言,有四点感触,一是各专委会对中国奶业发展都充满了责任心和事业心;二是各专委会都提出了一些独到而且精辟的见解;三是各专委会都有一套比较超前的思路与工作;四是各专委会主任都是精英人物,为人做事都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蓬勃感。
具体而言,她总结为16个字,四句话:
第一句话,强化服务。各个专委会都能够把自身的工作重点和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搭建了平台、开展了服务,比如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现场观摩等。这些服务活动都很有影响、很有吸引力,为什么,关键是定位准确、主题鲜明,抓住了产业命脉;关键是重质量、抓精品,搭建了真正有利于产业合作和共赢的交流平台。
第二句话,推动创新。在奶业重大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普及等方面,各专委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凸显了专委会的优势,探索了一条协会与政府、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建立了协会、企业、产业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增强了中国奶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句话,拓展提升。近年来,各专委会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既很好服务了政府科学决策,又很好促进了精准施策。比如各委员会都积极参与了规划编制、标准制(修)定,都密切关注了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情况、新变化,都针对行业发展难题和突出矛盾进行了深入调研,都反映了行业、企业的一些实际情况,都提出了一些实招建议。
第四句话,开放协同。突出表现是各项活动的国际化元素不断增强,在市场、科技、人才、资源等方面,既利用了国内外的,又利用了系统内外的,进一步强化了奶业内外的广泛协同。
2017年是“十三五”奶业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中国奶协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持续落实奶业发展规划,集成各项资源和平台,助推中国奶业发展。4月13日,在全国奶业秘书长会议上,就今后发展中国奶协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结合今天座谈会,中国奶协将重点落实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找准定位,紧盯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增添奶业发展的新功能。不管是中国奶协,还是各个专委会,在新形势、新常态下都要找准定位,紧盯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增添奶业发展的新功能。座谈中,各位分析了优势,找到了劣势,今后要不断提升优势,要不断攻关和克服劣势。新常态下,以低成本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产生的驱动力正大为减弱。未来靠什么?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当前,我国奶业正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国奶协和各专委会都要为政府提供大量的思路、建议。从工作汇报中得知,科技创新是各专委会的优势,中国奶协和各专委会要紧紧围绕中国奶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紧靠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难点问题,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市场衔接,为增添奶业发展新功能协力加油。
第二点,发挥优势,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实现振兴民族奶业的社会价值。这是中国奶协和各专委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思路,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也是中国奶业同仁的共同目标。当前,制约奶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生产成本偏高、养殖加工消费脱节、发展环境约束趋紧和进口影响加剧,等等,具体来说就是奶价比较低、销售比较难,奶农的收入比较少,企业的库存比较多,等等。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供给侧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作为联系政府、产业、从业者的桥梁纽带,中国奶协和各专委会既要了解国家政策,也要了解地方和企业的一些发展需求,更要了解行业发展的现实障碍,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发挥中国奶协和各专委会的独特优势。以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例,是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要理解政策,搞好宣传;要研究技术,做好支撑。在这些方面,中国奶协和各专委会有人员、有设备、有基础,要围绕粪便资源化利用,要围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深入研究,推动生产、生态协同发展。
第三点,加大力度,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释放行业的动能活力。要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要扎实推进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奶业各个领域、各个阶段的工作指导;要结合奶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普及、新材料应用和新标准实施,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产业、服务奶农的活动。听9个专委会汇报,大家的活动内容都非常有针对性,推进了产品、技术、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创新,这些创新涵盖了全产业链。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新型流通业态,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流通效率,发挥新的活力,释放新的功能。
第四点,突出特色,推动工作机制创新,拓展社会化服务职能。振兴民族奶业是百年大计,也是奶协和各专委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各专业委员会都是一个创新团队,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直接参与产业发展的经验,要突出特色,推动工作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奶业专业技术主力军的作用,努力建设开放型、区域型、平台型的专业委员会,不断拓展社会化的服务职能,更好地为产业服务,为中国的奶业创新发展服务,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帮助从业者对接项目、对接市场和对接资源,通过拓展工作领域,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开拓新的阵地,有效提升工作的成效和社会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听了9位专委会主任的汇报,收获非常大,坚定了发展好中国奶业、做好中国奶协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奶业兴旺,匹夫有责,愿与各位、愿与所有奶业同仁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开创中国奶业发展的新面貌、新格局。
上一篇: 黑龙江安达精心布局全产业链乳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