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亚&首农泰山分享养牛真经 原生态牧业远程传授经验牛人全副武装参观泰安澳亚牧场
昨天(11日),2017国际奶牛营养论坛泰山峰会正式拉开序幕。今天会议精彩继续,来自澳亚集团的营养技术总监于洪富和首农畜牧常务副总裁李锡智分别和大家分享了“澳亚牧场的营养管理经验”及“粗饲料在奶牛中的饲喂策略”。原生态牧业总营养师李威通过互联网+远程分享了“牧场营养配方调整及饲养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亚士可特聘营养师Dr. Devis Ungheri探讨了“欧洲应对热应激的新思路”,上海科湃腾技术研发总监朱红宾介绍了“信息化管理——智慧物联 高效管理”。
第二届国际奶牛营养论坛泰山峰会由荷斯坦杂志和意大利亚士可联合主办,同时获得了上海科湃腾、索尔泰姆、长春博远饲料、德国绍曼、中机通达、澳欣(北京)、健源生物、意美特机械的大力支持。
牛人走进泰安澳亚牧场 澳亚牧场的营养管理和经验分享 提高单产需要尽量发挥泌乳牛的生产潜力。正确的选择饲料原料,用你牧场周围最佳的饲料原料去饲喂你的奶牛。根据市场饲料原料的价格变化及时调整配方掌控饲喂成本。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尤其是粗饲料。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原料。好的玉米青贮是牧场性价比最好的原料。定期将库存饲料原料进行送检,了解各种饲料原料的成分和特性。
新产牛 产后21天以内的牛,头胎牛和经产牛分群饲养,TMR日粮相同。每天饲喂4次,饲喂时间和挤奶时间相同。给初产牛距离挤奶厅最近的牛舍。饲养密度为牛头数占卧床数80-85%。产犊当天饲喂足够的长草,主要是苜蓿和燕麦草。饲喂量根据气候调整,每天上午第一次的饲喂量大于全天饲喂量的55%。剩料量控制在5%-10%。补充盐砖和小苏打。清洁饮水、清洁干燥的卧床。
高产牛 从产后21天产后200天的泌乳牛。饲喂次数、饲喂量 和初产牛一样。泌乳牛剩料率控制在3-5%。牛群密度为牛头数占卧床数的90%-95%。产后180天以内不调群。产后180天以上的牛群根据繁殖情况、产奶量、体况等调整。卧床垫料补充和深翻,提高舒适度。牛舍粪便每天清理3次。
泌乳中后期 从产后200天到干奶前的泌乳牛,主要目的是降成本。饲喂次数、饲喂量 和初产牛一样。泌乳牛剩料率控制3%以内。牛群密度为牛头数占卧床数的90%-95%。根据牛群的繁殖情况、产奶量、体况等调整分群。卧床垫料补充和深翻,提高舒适度。牛舍粪便每天清理3次。
关注后备牛 保证各阶段日粮粗蛋白水平,关注后备牛各个阶段生长发育指标,合理的后备牛饲养头数,减少后备牛饲养的现金投入。及时淘汰生长发育滞后的后备牛。
粗饲料在奶牛中的饲喂策略 根据需要搭配
围产期、新产牛饲喂更优质的粗饲料,日粮高优质粗饲料可提升奶牛健康水平和产量。干奶前期、后备牛饲喂相对低质量的粗饲料,节约成本。泌乳牛根据需要调整。
就近利用原则
玉米青贮的质量提升和最大限度的饲喂量。适合本地种植的粗饲料的种植和利用,比如花生秧、白薯秧、稻草、莜麦草、谷草、玉米秸秆和苜蓿青贮等。
特殊功能使用原则
豆科牧草高钙、高钾,是奶牛较好的钾来源,尤其在热应激状况下高钾日粮可有效缓解热应激。还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瘤胃酸中毒的风险。禾本科牧草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低钾、低钙特性,也可以预防产后低血钙和瘤胃酸中毒。
部分替代策略
高纤维含量、高纤维消化率粗饲料,比如玉米皮、全棉籽、大豆皮、甜菜粕等。
论坛嘉宾分别是光明荷斯坦牧业管理三部副部长钮水华、澳亚集团山东区副总/仙河澳亚场长武文在、中鼎牧业技术总监郭刚、河南中荷奶业总经理许文平、赛科星宁夏分公司总营养师蔡丽、浙江东兴奶牛场场长顾冻兴。还有嘉立荷山东牧场生产经理冯晋芳通过荷斯坦互联网+远程参与。论坛由首农畜牧常务副总裁李锡智主持。
营养配方调整的经验与教训 1.在高产牛日粮中添加劣质干草以降低饲料成本
案例:2016年1月20日-3月31日,在原生态牧业克东和平牧场高产牛日粮中添加1kg羊草,减少苜蓿的使用量,饲料成本进一步降低。
后续影响:公斤奶成本下降0.06元/kg,按35kg单产计算,可节省2.1元。从4月份开始使用加羊草配方后,单产显著下降,从3月份的35.9kg到5月份的34.11kg,下降达到1.79kg,奶价按照3.5元/kg计算,则损失6.27元。损失的要远高于节省的,损失达到4.17元。影响更大的是后续牛群的产奶高峰很难再升上去。
经验教训:不要试图通过使用低质的原料来降低成本,得不偿失,损失更大。永远的真理:高投入方能有高回报!
2.随意增加日粮配方以降低饲料成本
案例:2017年3月,由于奶价低迷,在原高产日粮基础上增加一个中产配方(泌乳天数≥200天的牛只使用),实现以不降低产奶量的前提下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效果。
后续影响:由于日粮更换对牛群造成应激,故产奶量影响较大。从3月21日与3月24日分两批牛群使用中产配方,使用后产奶量发生较大波动,单产从最高的34.5kg下降到33.2kg,达到1.3kg。按照奶价3.5元/kg计算,则损失为4.55元。公斤奶成本降低0.11元,按单产35kg计算则节省成本3.85元。但损失的要高于节省的,损失为0.5元。
经验教训:调整配方一定要慎重,更换配方带来的应激损失有可能会比降低的饲料成本更高。饲养奶牛以稳定为基础。
3.制作日粮配方时过于依赖检测数据而忽视实际
案例:2016年12月份,我们开始使用高水分玉米,经过检测后用配方软件制作成日粮配方,但是饲喂效果不好。
通过去牛舍实地观察,发现日粮中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高水分玉米冻块,牛群无法采食,故能量摄入不足,淀粉利用率降低,从而没有达到配方中预测的产奶量。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暂停使用高水分玉米,等到4月份天气转暖才恢复使用。
经验教训:原料检测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原料的真实情况,营养师更要深入现场全方位观察该原料是否发生变化,只有这样方能使制作的配方更贴切实际。
4.制作日粮配方时刻意追求各种营养元素间的最佳含量
案例:以国内使用较多的围产期低能日粮为例:NEL要达到15Mcal/d;MP要达到1200-1400g,至少要达到1100g。既要满足NEL又同时要满足MP非常困难。要么NEL达到了15Mcal/d而MP不足1100g,要么MP达到1100g而NEL又超出15Mcal/d了。
经验教训:每一个营养指标达到最佳是营养师最终的追求。当有时无法做到时需要满足一些重要的营养指标,其他指标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该经验不成熟,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总结 在当今奶价低迷大环境下考虑降低成本是应该的,但不能牺牲产奶量,否则成本非但降不下来,反而会更高。提升产奶量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营养师调整日粮配方前一定要深入现场实地了解各种原料的基本情况,而不能只通过数据就要修改配方。
福尔邦是超级瘤胃发酵增强剂 缓解热应激 降低日粮配置成本 饲料,尤其是纤维饲料转换为肉和奶的实际转换效率并不是很高。摄入的能量仅10%-35%被捕获转化为净能量,因为纤维素的20%-70%不被动物消化。如果反刍动物能利用草料总膳食能量中的更高比例,就可以配置更低成本的日粮,环境资源将被更有效地使用!
福尔邦是微生物发酵工艺的独特组合,主要由干酵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米曲霉发酵提取物、黑曲霉发酵提取物等几个微生物种群在同一个发酵培养基中一起存在并生长成新的生物体,能够最大化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其营养。协同混合能够提升瘤胃微生物发酵效果和增加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增强饲料利用率和营养物质消化。在产前14天至产后120天,整个泌乳期使用效果更佳,特别是热应激时。不易消化饲料出现时,以及高淀粉日粮,可加入配合饲料、预混料或TMR日粮中。奶牛:15-30g/头/天,根据饲喂计划以及奶牛条件而定。
福尔邦显而易见的效果:1.增加产奶量;2.增加微生物蛋白产量;3.提升饲料利用率;4.增加NDF和淀粉消化率;5.提高饲料采食量;6.延长奶牛利用年限。
信息化管理——智慧物联 高效管理 目前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这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方面,随着发展如何利用手机移动端查看数据,汇总工作也成了牧场的主流需求。
利用APP采集数据 利用统一的APP,牧场可以选择不同的需求类型,包括应用、信息、服务三方面。而通过数据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集团公司、牧场管理者可以从牛群管理、产量管理、繁育管理、兽医保健、犊牛产房、饲喂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8个方面进行数据汇总,并可以利用的云计算中心进行大数据处理。
牧场管理面临的几大问题 目前牧场管理中,可能会面临数据无法互通、数据采集来源不精准、人员工作忙乱、人员考核困难、饲喂过程损耗大等问题。这需要管理者通过把控数据来源、提高生产效率、考核人员绩效等方面入手调整,而科湃腾TMRWatch饲喂监控以及移动终端APP,可以帮助牧场解决以上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上一篇: 海南三大畜禽生产呈“两好一坏”态势 存在问题急需关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