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感染类型猪场的蓝耳病防控监测要点
一、蓝耳病病毒的流行特点
目前,猪场的蓝耳病问题是我国养猪业的头号问题。猪蓝耳病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在感染的过程中缺乏矫正机制,从而造成蓝耳病病毒的高突变率,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率是其他DNA病毒的1000倍,是哺乳动物基因组的100万倍。除了变异之外,蓝耳病病毒还有以下特点:对巨噬细胞的严格限制性嗜性;毒株间的广泛变异与重组;病毒增殖的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中和抗体产生延迟;在猪场导致持续性感染;导致猪的免疫抑制问题。所以猪蓝耳病号称世界养猪业的头号疑难杂症。正是由于蓝耳病的复杂多变,要求我们在防控猪场蓝耳病过程中采取个性化的防控方案。
二、猪场蓝耳病的感染状态分类
猪场防控蓝耳病,首先要对自己猪场蓝耳病的感染状态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选择不同的防控和监测方案。按蓝耳病血清抗体结合生产成绩来划分,我们把猪场蓝耳病分为4种类型。如表
三、猪场蓝耳病不同感染状态防控监控要点 (一)猪场蓝耳病阴性场
防控监测要点:1、以抗体监测为主;2、种猪蓝耳病抗体;3、商品猪蓝耳病抗体;4、每3~4个月监测1次。
(二)猪场蓝耳病稳定或病毒不活跃场
防控监测要点:1、蓝耳病监测是以抗体为主,病原监测为辅;2、种猪群和商品猪(保育/育肥)检测抗体; 3、病原监测:产床弱仔/保育病死猪检测病原,并将分离到的病毒测序分类;4、检测频率:3个月一次。
(三)蓝耳病不稳定猪场或病毒活跃场
防控监测要点:1、以病原监测为主,抗体监测为辅;2、病原监测:流产死胎/产床弱仔/保育病残,并将分离到的病毒测序分类;3、抗体监测:种猪群和育肥猪群;4、每2个月1次,病料每个月收集。
(四)蓝耳病暴发场
防控监测要点:采发病猪的病料和血清检测病原,监测项目:蓝耳病/猪瘟/伪狂犬/圆环。
四、案例 湖南某存栏2000头母猪场,该场一直没有使用过蓝耳病疫苗,且猪场生产情况稳定,种猪群无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情况。从蓝耳病感染类型分类属于蓝耳病稳定且病毒不活跃场。该场在我司技术服务部老师的建议下,坚持每3个月对猪场的蓝耳病情况做监测。在2月份的监测中,我司老师发现了该场的种猪群蓝耳病抗体出现异常(如图)。
根据监测检测表明,猪场种猪群的蓝耳病抗体部分转阳,个别指标S/P≥2.5,属于蓝耳病从稳定转向不稳定。但当时该场的种猪群生产比较稳定且无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异常情况。我司技术人员根据检测情况,及时向该场发出了蓝耳病暴发预警,建议该场采取紧急措施(加抗生素和做好蓝耳病疫苗筛选)。在3月初开始种猪群陆陆续续出现了大面积流产和死胎,经过之前的充分沟通,采取了蓝耳病暴发的紧急方案,全群添加替米考星,并紧急接种GDr180 蓝耳苗。经过1个月的时间将种猪的流产平息。
五、结语 猪场按照蓝耳病的感染类型来制定相应的防控监测方案,能够及时预警本场的蓝耳病变化;提前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方案,缩短蓝耳病发病病程,把猪场因蓝耳病造成的损伤减少最低,使猪场的蓝耳病从不稳定场变为稳定场,稳定场变为持续稳定场。
上一篇: 樊兴国:3万只白羽肉鸡笼养鸡舍,设计湿帘面积宜不小于121平方米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