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对于进口肉是否影响我国生猪市场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整体来看,大致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是,进口肉在160万吨左右,占全国猪肉需求量5300万吨的3%,几乎占就牛之一毛,对市场影响甚微。另一种观点是,进口肉虽然量不大,但是进口肉代表了国家对猪价的宏观调控,对市场心理层面的影响较大。就企业来看,温氏董秘就曾经发表过进口肉对市场影响不大的观点。而新希望六和,则保持的是第二种观点。那么今天,静书想要提出我们猪易传媒的看法,就是进口肉虽然量不大,但是进口主体因为是屠宰、食品企业为主,因此进口肉成为屠宰、食品企业降低成本,以及施压国内生猪市场的有力武器。特别是在节日前集中向市场抛售,往往会缓冲节日对猪价的拉动,从而拖累猪价上行。
而今天,为了能够说明进口肉对猪价的影响,我们以双汇为例。
从图1中来看,2015年双汇收入出现了下降,2016年出现了大幅增长。根据双汇报告来看,2016年收入为518亿,相比2015年增长了15.89%。就收入上来说,双汇2016年的表现相当抢眼,特别是在2016年生猪供应短缺,猪价大涨的这一年。
就净利润而言,2014年-2016年呈现的是逐年增长的态势。,2016年净利润为44亿,相比2015年增长了3.5%。
我们知道,对于双汇来说,这两年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肉制品市场进入了滞涨的阶段,原本的高温肉制品消费难以保持增长,正逐步在低温肉制品上发力。
而就屠宰业务来说,由于2016年猪价大涨,不少屠宰企业都陷入亏损,甚至停产,为何双汇还能够实现净利润的增长?
我们来看双汇肉制品、屠宰业务的表现。
就肉制品来看,不论是收入、成本、还是销量,2016年与2016年都大致持平、也就是说,在肉制品上,双汇在2016年并没有太大突破。特别是其推出的史密斯费尔德的纯正美国味系列的产品,屡次爆出在各大商超销售遇冷的情况。
既然肉制品没有太大气色,那么屠宰业务如何呢?
就屠宰来看,2016年为1235万头,与去年相比减少了4万头。而生鲜冻品的销量、成本、收入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特别是销量,2016年双汇生鲜冻品的销量是136万吨,相比2015年增长了18.8万吨。按照一头猪230斤来算,18.8万吨就是81万头猪。但是上文已经提到,2016年屠宰量是1253万头,相比2015年还减少了4万头。
那么,屠宰的猪减少,为何销售的生鲜冻品数量却是增长的?
答案是,进口肉。
2016年双汇进口肉的金额为41亿,相比2015年增长了136%。并且,就全国进口肉企业排名来看,双汇预计为全国进口肉最大的企业。
按照40亿的进口金额来看,双汇进口量达到30万吨以上,其中将有80%的猪肉被外销,也就是直接向市场销售,而不是我们认为的做成了火腿肠。
接下来,我们就要看,双汇到底是如何利用进口肉来平抑成本以及获取利润的。这一部分,让双汇自己来回答。
万州国际(美国+中国业务),肉制品的经营利润下降1.6%至1,475百万美元,原因是中国的经营利润于2016年基于生猪价格高企而减少。为维持稳定的经营利润率,我们通过调整库存及扩大进口来谨慎管理原材料成本。由于我们的进口量于年内大幅增加,我们采用了更多的进口肉类来生产肉制品,以降低本地猪价高企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为应对供需变化及其所导致的生猪价格变动,我们不时调整各市场的屠宰量及肉类价格。
在中国,生猪屠宰量下跌0.3%,此乃由于我们在致力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份額作为其中一项较长期增长战略的同时,也受制于今年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并持续高企导致的需求放缓。另一方面,美国生猪屠宰量则伴随全国供应增加的趋势而较去年上升1.8%。
生鲜猪肉的外部销量于年内为4.2百万公吨,较二零一五年上升7.2%。于中国及美国的销量分别增加16.2%及3.2%,因为我们的经营战略是合理调整内外销的规模,以争取机会实现利润最大化。于中国而言,我们还引进口了更多进口猪肉,直接向市场销售。
在中国,尽管需求因上半年生猪价格急速上升且持续高企而受到抑制,致使向市场转嫁价格的难度提高,但随着生猪价格于下半年逐步回落,市场情况已有所改善。此外,我们增加销售具有竞争力的进口猪肉,也为我们的业务带来額外利润来源。
而根据猪易传媒对市场的了解,以双汇为首的进口肉企业大多会选择在重大节日期间进行销售,比如2016年的10月份。当时大量进口肉冲击市场,成为猪价在十一期间迅速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同样是屠宰巨头的雨润来说,屠宰产能高达5000万头,但是2016年的业绩是亏损20亿人民币。现在回头看,双汇2013年收购史密斯费尔德简直是太明智。但是,双汇也必须清楚认识到,进口肉带来的是仅是短期的红利,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双汇肉制品业绩下滑的命运。
上一篇: 温氏乳业:打造供港品质 力争行业楷模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