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四川会东县畜牧业发展特点及成效分析

四川会东县畜牧业发展特点及成效分析

    会东县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会东县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其作用和地位日显突出,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研究和探索了会东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特点及建议,以使畜牧业成为会东县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生机的产业之一。

  据调查,目前四川会东县畜牧业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内部产业结构, 基本实现了由计划指导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 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逐步成为会东县农业经济的“生力军”。2010 年会东县完成畜牧业产值 18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 220 元以上。年末四畜存栏 188.62 万头 (只), 同比增长 13.5%[其中大牲畜27.9 万头,同比增长 10.1%;生猪 65.92 万头,同比增长 17%;羊 94.8 万只,同比增长 12.2%(其中黑山羊70.4 万只 )];四畜出栏 159.75 万头 (只 ),同比增长15%[其中大牲畜 9.13 万头,同比增长 16.6%;生猪77.5 万头,同比增长 13.9%;羊 73.12 万只,同比增长16.1%(其中黑山羊 58.82 万只)]; 完成肉类总产量9.46 万 t,同比增长 12.8%。

  会东县畜牧业发展的特点

  目前,农民分户小规模饲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等仍是会东县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 农户饲养畜禽规模太小,组织化程度太低,不仅影响了畜牧业发展的经济效能提高,而且养殖环境差,管理水平低,畜禽发病率高。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链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差距较大。

  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长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很重视,实行县、乡、村行政技术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年初乡村两级签订责任书,定指标,定任务,对防疫工作实行行政部门报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制执行”的原则,把“两强一打”作为重点防疫措施,组织防疫人员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动物防疫的重要性,严格“两强一打”防疫措施,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 但我县的大部分散养户都是人畜禽混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 出入圈舍时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上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

  由于农户发展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我县畜牧业科技推广进程缓慢, 先进的科技成果难以得到转换,畜禽良种繁育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 猪人工授精把握好“四不五要”

下一篇: "乾元浩杯"兽药竞赛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