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在由水产前沿、中国水产频道联合主办,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对虾养殖高手年会上,来自新加坡的Jimmy老师分享了他在水产养殖仿生学在对虾养殖方面的研究。
据Jimmy介绍,“水产养殖仿生学”这一概念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泰国。当时泰国对虾养殖面临着我们现在的困境,疾病增多防治困难。偶然的机会,人们注意到谷糠对保持虾类健康有积极的效果。通过不断的试验,经历无数的挫折,“水产养殖仿生学”技术最终成型。相比于微藻和生物絮团这两种目前流行的虾池环境控制技术,水产养殖仿生学能够在低成本情况下稳定地保持养殖池水体条件。
“水产养殖仿生学”的主要方向就是人为地模拟自然条件,利用浮游生物和益生菌在池塘内的平衡,起到稳定水质和提供生物饵料的作用。在泰国,养殖户会使用铁链等工作,拖动池底,使底池翻滚,提高池底的氧化还原电位,同时释放池底的营养物质,起到培养浮游生物的作用。
另外,在水产养殖仿生的池塘中,养殖户会大量使用米糖或麦糠发酵后泼洒到池塘,一方面可以补碳源稳定水体生态环境,另外,发酵液能培养浮游生物给养殖动物带来生物饵料,提高营养。此外,养殖户还会在池塘中养殖贝类和鱼类,一方面可以调节水质,一方面则用于增加收入。
水产养殖仿生学的几个优势比如动物全面营养更好,水质波动带来的压力更小,有利于致病原的自然条件被减小。水产养殖仿生学另外一个作用是平衡生态,减少疾病爆发。在Jimmy老师看来,水产养殖仿生环境中,不存在EMS这种病害,因为整个环境是平衡的。
水产养殖仿生学有两个主要的缺点:室内系统使用不便和土地需求相对较高。这个技术在室内跑道系统的运用效果比生物絮团技术要好但是需要移除不可再利用的沉淀物。为了解决大型处理池塘的问题,目前在努力减小处理池和育成池的比例。
由于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方式更加可持续化,虾的质量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仿生学这个概念在全世界快速地被推广并运用在高位池,生态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
上一篇: 南安拟保留173家规模养猪场存栏500-1500头的明年底前成改造,奖励30万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