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饲料中添加的蛋氨酸一直都要依靠进口,进口量逐年以较大幅度增长,国家每年都要消费大量美元。2001 年我国蛋氨酸进口量为 6 万 t,2006 年进口量达到 8 万 t,2009年我国市场上蛋氨酸的需求量达到 10 万 t,2010 年 1—11 月份,我国蛋氨酸累计进口量已达 9.7 万 t。巨额的进口量意味着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然而从蛋氨酸市场中很难看到中国生产商的影子。
据了解,全世界饲料级蛋氨酸均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现在全球蛋氨酸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0 万 t,年产量约为 80 万 t,实际需求约为 75 万 t。由于蛋氨酸合成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投资额巨大,因此,多年来全球蛋氨酸的生产集中在几家国际大公司手中,主要有 Evonik Degussa 公司(年生产能力 34 万 t)、美国 Novus International 公司(年生产能力 29 万 t)、法国 Adisseo公司(年生产能力 23 万 t)、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年生产能力 11 万 t)等,这几大公司垄断了全球 95%以上的市场。
不过,从 2011 年开始,这个状况可能将要发生巨大的改变。国内饲料添加剂蛋氨酸供应将华丽蜕变,重庆紫光蛋氨酸开始投放市场,中国国产的蛋氨酸将会陆续上市。未来一二年内即将投产的还有蓝星安迪苏南京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 14 万 t 蛋氨酸)、住友化学大连的2 万 t 蛋氨酸项目、赖氨酸巨头大成集团的发酵蛋氨酸项目、四川乐山和邦的 10 万 t 蛋氨酸项目。
加上希杰筹备中的发酵蛋氨酸项目和迪高沙在新加坡建设的面向亚太市场的 15 万 t 蛋氨酸项目,那么国内市场将至少有 7 家产量在 2 万 t 以上的蛋氨酸生产商。而中国年蛋氨酸消费量目前只有约 10 万 t 左右,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国内饲料级蛋氨酸产能将最高达到 50 万 t,目前全球产能约 130 万 t,实际产量只有不到 80 万 t。届时蛋氨酸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蛋氨酸价格预计也将大幅下降,同时考虑到低成本优势,中国势必将大量出口饲料级蛋氨酸。
上一篇: 2011年大豆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