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一只鸡能加工出多少种产品?山东春雪食品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300多种:鸡肉、鸡肝、鸡肠烹制成多种休闲食品,鸡骨架熬成鸡精、鸡汁……流水线上生产的每一种产品均同时销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针对国内外不同的产品标准,春雪公司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保证产品质量,而这,正是烟台市“三同”工程的一个缩影。
所谓“三同”,是指食品“同线同标同质”,经检验检疫部门许可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按照国际最高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同时供应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日前,烟台共有包括春雪公司在内33家企业登录国家“三同”服务平台,位居全省首位。
食品检测,按最高标准执行
在春雪公司的实验室内,两名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电脑屏幕上的参数,公司食品安全部经理周遵武介绍,这台液质联用仪用于检测食品的兽药残留,所有残留指标按最高标准执行。阿莫西林残留是兽药残留的检测内容之一,这一指标的国内标准为0.05毫克/公斤,国外最严标准为0.02毫克/公斤,检测中,工作人员按照最严标准对阿莫西林残留量进行检测。“从结果看,这批鸡肉制品没有检出阿莫西林残留,出厂后,出口和内销将同步进行。”周遵武说。
“最严标准”不仅存在于检测环节,在饲养、加工环节,春雪公司同样按照“三同”标准进行,所有内销和出口的鸡肉产品均出自同一品种、同样基因的肉鸡,这些肉鸡住着同样的鸡舍,吃一样的饲料,并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国内外最严标准进行精选加工。这种高标准生产的“三同鸡”制品,凭借过硬的质量远销日本、欧洲、中东、东南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沃尔玛、家家悦、德克士等大型商超及快餐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
春雪公司董事长郑维新坦言,此前,公司一直深耕海外市场,但是近年来,受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对外出口的利润已降至5%以下。而在国内市场,虽然春雪公司鸡肉制品的质量始终与国际接轨,但由于同质化竞争严重,优质产品被埋没。1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局公示了首批“三同”示范企业名单,春雪公司榜上有名。郑维新说:“实行‘三同’工程后,国内的消费者可以认识到我们公司产品的优势所在,下步,公司计划在商超设立‘三同’专柜,提升品牌竞争力。”
效益初显,企业任重而道远
在“三同”示范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品牌战略为春雪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初步显现。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国内销售额增长了3000多万元,春雪食品副总裁陈飞表示,这一数字的背后,离不开检验检疫部门的热情服务。今年,烟台检验检疫局在推进“三同”工程的过程中,针对春雪公司急需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帮助公司进一步完善HACCP体系管理,为更好地拓展国内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烟台检验检疫局认证注册科科长陈冰表示,并非每一家食品出口企业按照同一标准生产的产品都符合“三同”标准。要生产“三同”食品,相关企业须获得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口备案注册资质,且有实际的出口食品。出口企业通过自我声明,承诺严格按“三同”要求加工食品,并接受检验检疫部门监督。此外,企业还需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食品质量控制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并有效运行。
对于开辟国内市场,陈冰坦言,目前“三同”示范企业的产品在国内销售仍存在难点,由于出口企业从原料到加工过程的成本较高,因此产品价位往往高于其它同类产品,一些消费者很难接受,作为出口企业,国内的销售渠道较少,在国内让公众认识和接受产品也需要一个过程。“‘三同’工程在提供高品质商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当事企业由出口转内销是任重道远的。”陈冰说。
提振信心,“三同”建设仍在路上
除了春雪公司,烟台的欣和集团、龙大集团同样入围全国首批“三同”示范企业名单,入围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今年5月,国内首个“同线同标同质”食品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和线下体验中心同日运营,“三同”食品正式投放国内市场。目前,全国已有1162家出口食品企业登录“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烟台方面,包括上述3家示范企业在内,共有33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上线。
陈冰科长表示,此前国内多次出现“海淘热”,许多消费者为追求高质量产品,不惜重金出国购物。而在出国之后,不少人却发现,国外的产品包装上竟写着“中国制造”,“海淘热”暴露出来的,是人们对国货消费信心的不足。在这一大环境下,“三同”工程对于提高供给质量、提振消费信心、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显而易见。
日前,烟台检验检疫局针对永益集团、烟台海和、中鲁远洋等有意愿参加“三同”工程的企业,检验检疫部门通过专题座谈,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及时制定和采取帮扶措施。“三同”企业2016年度产品内销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7亿元,烟台的出口水产、肉食、方便食品等企业成功实现了内销转型,引领和推动内销企业转型升级。“今后,我们仍将积极引导优秀的出口企业参与到“三同”工程中,让国货精品造福港城市民。”陈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