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第九届长三角奶业大会暨奶业展览会在扬州成功举办

第九届长三角奶业大会暨奶业展览会在扬州成功举办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10月28日—29日,第九届长三角奶业大会暨奶业展览会在美丽的扬州成功举办。会议由江苏省奶业协会、上海奶业行业协会、浙江省奶牛业协会、安徽省奶业协会、福建省奶业协会主办。会议主题为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坚持不懈推进优质乳工程。会上,为长三角地区优胜奶牛场颁发了奖杯。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总畜牧兽医师黄焱,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上海市农委畜牧兽医办公室主任李建颖,江苏省农委畜牧处处长孙宏进,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崇建,上海光明集团原副总裁庄国蔚,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朱从余,安徽省奶业协会会长吴明楼、秘书长王志耕,福建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大新,江苏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贡玉清,浙江省奶牛业协会秘书长杨金勇,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赞、总经理黄黎明等。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总畜牧兽医师黄焱致辞: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奶业是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全省奶牛存栏20万头,生鲜乳产量60万吨,全省共有48家乳品加工企业。2015年,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乳制品产量154万吨,其中液态奶141万吨。近年来,全省持续推进奶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奶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区域规模优势逐步显现,全省初步形成了4个奶业经济带。二是规模养殖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奶牛养殖场户从2014年的2001个下降到904个。三是标准化养殖水平显著提升。四是乳品加工持续稳定发展。江苏的奶业呈现鲜明的城市型乳业的特征,乳品加工企业和奶源基地联系紧密,乳品结构以鲜奶、酸奶等冷链产品为主。

    当前,奶业发展正在进行着全面转型,在新的发展阶段,振兴奶业要注重绿色发展,着力降成本,优结构,创品牌,增活力,实现奶业跨越式发展。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崇建致辞:

    此次大会旨在为大家搭建一个经验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是中外奶业专家进行学术讨论、技术切磋的研讨会,也是长三角乳品企业业务洽谈的大会,更是奶业同仁增进友谊,相聚瘦西湖畔的大会,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学到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技术。本次大会将表彰长三角地区优胜的牧场,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持不懈的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优质乳工程,使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奶业现代化,为中国奶业腾飞作出贡献。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致辞:

    我国奶业发展总体基础稳固、态势向好。突出表现有四点,第一,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870万吨,多年稳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奶类消费量36.1公斤,比2008年增加5.9公斤。第二,现代奶业建设步伐加快,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第三,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第四,奶业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但同任何产业一样,在国际和国内经济总体疲软的大背景下,我国奶业也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第一,消费增长缓慢。第二,进口快速增长。第三,奶牛养殖效益偏低。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历经困难和挑战的磨练,奶业正加快转型升级。从长远看,我国奶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长三角奶业大会已成功举办八届,每届都办得很精彩,希望与会专家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共同探索,为长三角奶业发展,为南方奶业发展,乃至全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树立典范。

    中国优质乳工程——理论与实践

    未来10年,我国奶业振兴面临两个主要难题,一是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导致消费信心不足;二是奶业链利益分配失衡,导致奶农效益偏低,实施优质乳工程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难题。

    优质乳是我国奶业发展的方向,优质乳工程包括:一是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优质乳标识要求每一盒乳制品包装上都要明确标识原料奶的质量等级和加工参数。消费者只要拿到一盒乳制品,就能一目了然其质量等级和加工程度,真正做到明白消费、安全消费、有信心消费,这是提升国产乳制品消费信心的根本途径。二是保障优质原料乳生产,让加工企业必须依靠奶农,合理分配产业利益,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利益联结一体化。三是优质乳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没有优质原料奶,没有优质工艺,就没有优质乳产品。四是优质乳工程的实践,如新希望雪兰,成功进行了优质巴氏乳的创新。

    优质乳涵盖所有奶产品,起源于技术的创新,体现于产品的创造,理想是消费的引领,目标是产业的转型。

    高效奶厅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

    奶厅管理包括如何挤奶,挤奶效率,设备、数据的管理,奶牛和乳房炎的管理及牛奶质量的管理。

    一、如何挤奶

    要注重挤奶流程的关键环节,大部分牧场对牛的预刺激不够或不一致,可以有不同的挤奶流程,但最好的挤奶流程是在时间上始终一致,目标是10秒或更长的预刺激时间,开始前3把奶后60秒上杯(泌乳早期),泌乳晚期可延迟到90秒上杯。

    二、挤奶效率

    需计算每小时挤奶牛头数,合理的工作量为每人负责8—12个挤奶点,牛群大小与奶厅大小相匹配,奶厅中空位较多会严重降低挤奶效率,持续不断的有牛等在待挤区是实现高效的基本。

    三、设备、数据的管理

    包括挤奶、制冷、清洗功能,挤奶记录和高质量的数据。进行数据准确性的管理,确保所有奶量计功能完善。

    四、奶牛和乳房炎的管理

    保持细菌远离乳头,拥有清洁的居住环境;健康的乳头末端状况,使乳房有抵御细菌的能力。

    五、牛奶质量的管理

    牧场的标准应高于加工厂的要求,以确保获得最佳的价格,确保较低的乳房炎水平。

    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的防控:挑战与机遇

    结核病、布病目前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我国牛场结核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牛结核病不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引起布病的布鲁菌可感染人类及多种家畜,但人类感染后一般不发生人与人的水平传播。对于牛结核病及布病的防控和根除计划,目标是现阶段尽可能净化,即在特定区域或者场所对其实施有计划的消灭过程,达到该范围内个体不发病和无感染状态。

    奶牛布病净化评估标准:牛场群检,布鲁菌抗体检测阳性;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现场综合审查通过。结核病评估标准:牛场群检,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阴性;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现场综合审查通过。同时满足以上要求,视为达到非免疫净化标准。

    奶牛结核病主要有三个类别的检测技术:微生物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目前最方便最安全的是免疫学方法,包括细胞免疫(PPD皮试和γ-干扰素)和体液免疫(ELISA、乳胶凝集和胶体金),国家标准诊断筛选及确诊方法为牛型PDD皮内变态反应和比较皮内变态反应。牛γ-干扰素试验是一种高特异性和高敏感度的诊断方法,但成本较高,目前发达国家以该方法辅助进行结核病根除计划。

    诊断布病的常规检测方法:细菌学诊断方法、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血清学方法,包括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我国奶牛“两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同时采取检测、检疫、扑杀、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技术措施。

    我国奶业发展确实需要速度,但更需要质量。巴士杀菌技术是牛奶热处理工艺的技术基础,也是适用面最广的热处理工艺,更是引领我国奶业转型的核心工艺。

    我们今天之所以提倡巴士杀菌,着眼点似乎只是一个产品“巴氏杀菌奶”,但着力点是在“低热伤害程度”的整个技术平台上。这是全世界奶制品加工业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平台,我们不能缺失或者淡化这个平台。利用巴士杀菌技术,尽可能保住“活性”,提升消费信心;降低能耗,提升乳制品加工业的环境友好性;完善冷链基础设施,提升健康事业的安全可靠性;促进奶业合理布局,围绕市场和奶源,布局加工企业。

    长三角奶业应成为中国奶业的脊梁,提高全社会对奶类食物的认知,确立“防腐保鲜”和“防热伤害保活性”并重的理念,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长三角城镇奶业遍布南北,发展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制定。发展规划还需要统筹“草养加”全产业链,涉及各种资源配置的协调。

    关于奶业供给侧改革的升级创新,应顺应当前国内市场需求,按各地奶源质量实际状态,分期分批加入“优质乳工程”。经过加工工艺的优化,使各地的优质生乳获得当地消费市场的认可。城郊型奶源应以优质液态奶产品为主,积极开发液态脱脂奶和稀奶油类产品。除了满足本地的优质液态奶以外,应以优质浓缩干燥奶制品为主,起步研发奶酪加工。为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奶源宜率先实现“奶畜疾病净化”和“生乳即食化”,为全国奶源建设发挥示范基地作用。即食奶源除了供作优质液态奶和优质浓干奶制品外,必须逐步转向以酶法成熟的高端奶酪为主。


    同期举办的奶业展览会吸引了近50家企业参展,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上海荷斯坦奶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鼎牛饲料有限公司、利拉伐(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出了新技术新成果。

    29日,南方规模化奶牛场技术论坛和奶业新技术论坛将为大家带来新信息、新技术的分享,专家学者在互动交流中畅所欲言,为现代奶业建设建言献策。

    长三角奶业大会为行业搭建了经验交流的平台,为长三角奶业发展,为南方奶业发展,乃至全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上一篇: 娃哈哈欲竞购美国乳业巨头迪恩止颓势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