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奶牛氨基酸需要不只是需要玉米
(Essi Evans 译 者 张树金)
在北美奶牛场,奶牛日粮高度依赖于玉米。就像玉米粒,玉米青贮是一种主要的原料。除了用作奶牛饲料,大量的玉米用于人类消费和乙醇生产。
这些玉米的利用产生了可用于饲料工业的大量副产品成分,如玉米面筋粉、玉米面筋饲料、玉米胚饼粉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这些副产品增加了玉米用于奶牛日粮的机会,意味着多个日粮含有多种来源的玉米。
通常,玉米及其副产品富含能量,且消化率高。特别是玉米青贮比其它饲草作物提供更多的能量。由于玉米也是一种高产作物,所以与其它谷物及谷物副产品相比,这些成分通常负担得起。
除了能量,玉米及其副产品提供奶牛获得的很大一部分总蛋白。遗憾的是,这种蛋白质来源的氨基酸平衡对奶牛并不理想。
十分均衡的日粮以极小的过剩提供母牛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当氨基酸不平衡时,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是:母牛没有获得足够的必需氨基酸来达到产乳高峰;为满足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某些氨基酸必须过量饲喂,从而导致浪费。
对母牛来说,这两种情况都不可取。如果氨基酸缺乏,母牛就会竭力产奶,并满足像维持其免疫系统和肌肉生长等其它蛋白质的需要。相反,如果母牛的所有氨基酸都得到满足,但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母牛有过剩的蛋白质,那么她必须处理不需要的额外蛋白质。
十种氨基酸是必不可少的: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表1列出了几种原料的氨基酸含量。
因为一些原料的表列数据不包括色氨酸,所以有意不将其纳入表中。为了发挥其正常功能,这些氨基酸必须通过日粮或者来自瘤胃微生物可供母牛利用。
对外行人来说,所有玉米产品及其副产品的氨基酸含量的相似性可能并不明显。玉米产品含有大量的亮氨酸。遗憾的是,在奶牛日粮中,这种氨基酸通常不在最重要的限制氨基酸之列。
另一方面,相对于母牛的牛奶生产需要量,所有玉米产品的精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边际蛋氨酸的含量较低。这意味着这些氨基酸需要由富含这些养分的日粮成分来提供,以弥补玉米的不足。
在加拿大和美国母牛日粮中,这种情况很平常,诸如苜蓿等饲草也提供一部分日粮蛋白质。苜蓿是精氨酸的一个极好来源,其赖氨酸含量比玉米高,但是组氨酸和蛋氨酸含量比许多玉米产品低。由于这个原因,苜蓿不应该作为平衡玉米氨基酸含量的唯一方法。
除了DDGS,最容易获得的植物蛋白质是双低菜籽粕和豆粕。通过提供精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以及相似的稍高的蛋氨酸含量,双低菜籽粕与玉米蛋白质互为补充。豆粕是精氨酸和赖氨酸的一个良好来源,组氨酸含量与玉米相似,但是像苜蓿一样,蛋氨酸含量较低。
而玉米蛋白质来源,如DDGS,是经济的,为了更好地平衡氨基酸,采用其它原料蛋白质替代一部分玉米蛋白质,DDGS是有优势的,并且更有效。
表2提供了一项双低菜籽粕替代日粮中部分玉米蛋白质的研究结果。
配制成的日粮含15%粗蛋白。玉米是谷物的主要来源,大约占总日粮的35%。在10%粗蛋白中,玉米粒给日粮贡献了3.5%蛋白质。
日粮同时含27.5%玉米青贮。在9.5%粗蛋白中,这种原料给日粮提供另外2.6%的蛋白质。
对照日粮含10.5%DDGS,而DDGS含32%粗蛋白,给配方提供另外3.3%的蛋白质。因此,对照日粮有63%的总蛋白质来自玉米(15%中占9.4个百分点)。
试验日粮1,采用双低菜籽粕蛋白质替代来自DDGS三分之一的蛋白质。由于相当于日粮1.1%蛋白质这小小的改变(3.3%由DDGS提供,再除以3),牛奶成分趋于提高。
试验日粮2,采用双低菜籽粕蛋白质替代来自DDGS三分之二的蛋白质。结果,产奶量和牛奶成分增加,饲料转化率改善。
这个日粮的蛋白质利用效率也提高了。这涉及用另一种来源的蛋白质–在本例中是双低菜籽粕,替代由一种玉米产品提供的仅2.2%日粮蛋白质总量。
玉米仍然是奶牛日粮中最重要的原料,将会继续提供母牛获得的大部分蛋白质。采用双低菜籽粕等互补的蛋白质平衡玉米,使营养学家在高效日粮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玉米。
(编译自Progressive Dairyman-Canada 2016-5-31)
上一篇: 克东县实施“粮改饲”力促乳业快发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