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联盟成立啦!
“当前,成立中小牧场发展联盟是大势所趋。联盟成立是为了反映中小牧场的诉求,为中小牧场服务,与大牧场一起共同促进中国奶业协调、稳定、健康有序发展,而不是为了联合起来与乳企和大牧场进行对抗。”这是山东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在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联盟筹备会议上谈到的。
中鼎牧业总裁孙国强则认为“目前全国900万头荷斯坦牛,其中规模牧场奶牛150万头,其余的700多万头都来自中小牧场。中小牧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管理平台、技术平台、资本平台,需要和国家沟通的话语平台。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成立中小牧场联盟,把中小牧场真正的诉求和声音传递出去。同时联盟要做到三实: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联盟经过半年筹备,10月18日在山东德州揭牌成立!它由山东、河北、河南等奶业主产省中小牧场组成,代表所有成员单位、中小牧场及农户的全体共同利益。联盟英文名称为China Small & Medium Dairy Farm Development Alliance(CDDA)。联盟下设三个组织板块:全体大会、专家委员会和联盟秘书处。其中联盟秘书处设在山东省奶业协会。
出席本次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联盟成立筹备会议的嘉宾有山东奶协会长张志民、中鼎牧业总裁孙国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玉满、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河南奶办副主任宋洛文、河北奶协秘书长袁运生、天津奶协副秘书长何茹及若干省的奶农代表等30多人。
中小牧场联盟是大势所趋 中小牧场发展联盟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中小牧场发展的良好开端。这些年来,中小牧场的发展支撑了中国奶业的发展。欧洲、澳洲、美洲等地区都是以家庭牧场为主。历史上,中小牧场一直在不断发展。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些发展规律,坚持中小牧场这条路线。我认为中小牧场或散户发展应该呈渐进式规律,不是突发的。
我们成立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联盟目的是反映中小牧场的诉求,为中小牧场展开服务,与大牧场一起共同促进中国奶业协调、稳定、健康有序发展,而不是为了与乳企、大牧场进行对抗。面对当前奶业寒冬,中国奶业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因此,我们成立中小牧场发展联盟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中鼎牧业为中国中小牧场发声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大型牧业集团,二是中小牧场包括部分小区。国内大型牧业集团要么是上市企业,要么是国有龙头,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们在行业有非常大的话语权,它们对国家政策、产业政策、补助补贴政策等有绝对话语权。而中小牧场恰恰没有这样的平台,没有一个组织代表他们发声。
另外,据了解,目前全国900万头荷斯坦牛,其中第一种形式的奶牛150万头,其余的700多万头就来自中小牧场。中小牧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管理平台、技术平台、资本平台,需要和国家沟通的话语平台。
在联盟筹备和创建过程中,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成立这个联盟,让大家团结一起,提高单产和效益。联盟的成立将旗帜鲜明地解决中小牧场当前面临的问题。中鼎牧业作为唯一的奶农代表出席了D20,得到中央的首肯,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养牛户”。这几年,中鼎也一直为中小牧场发声。但仅仅通过中鼎这一个平台做的太慢,规模太小,影响力太小,如果能将行业上下游企业、各省的中小牧场纳入进来,那么在制定国家产业政策、收奶标准时,面对每次产业变化时,能有我们中小牧场的话语权,这就是我们成立联盟的基本想法。
同时,我认为联盟要做到三实: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哪怕一年只做一件实事,通过我们联盟平台进行呼吁,把中小牧场真正的诉求和声音传递出去。通过常设机构、秘书处,定期和大家通报联盟对外的沟通活动。让大家集思广益,把力量集中到这个平台上,以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联盟为起点,和国外类似的组织结构接轨。
成立中小牧场发展联盟非常必要 我认为中小牧场成立这样的联盟非常必要。因为我们国家最弱的就是产业组织体系不健全,尤其中小牧场没有自己的组织。没有组织就会导致很多意见和诉求无法和政府部门、乳品企业等进行沟通。单个的牧场规模很小,声音很弱,诉求很难送达到相关政府部门,也很难和企业讨价还价。
中小牧场是非常弱势的群体,但他们对奶业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我们国家的奶业从无到有,改革开放后才迎来奶业发展的春天。无论是蒙牛还是伊利,实际上都是从中小牧场开始发展。但现在供给形势发生变化,中小牧场处于非常困难的发展时期,所以在这个形势下,成立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联盟,实际上是中国奶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呼吁政府或者企业牵头做的事情。
我考察过很多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对奶业进行过系统的调研,发现每个国家奶牛产业都是一个有组织的产业。我们成立中小牧场联盟有非常必要。通过联盟,可以为中小牧场做很多具体的工作。
联盟要为中小牧场制作技术操作指导书 提高单产 目前,中小牧场发展遇到瓶颈:1.技术上缺少标准操作指导。成立中小牧场发展联盟后,要结合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小牧场生产技术操作的指导书。2.在经营模式上,联盟要联合大家一起如何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单产上着手,提高生鲜乳质量。
联盟规模需定位 突出地域性和品种性 联盟的成立表示肯定,但也提出3点建议:1.成立联盟的初衷就是为中小牧场解决问题,那么如果大牧场想加入组织,是吸收还是不吸收?另外,假设现在中小牧场定位2000头以下规模的牧场,那如果牧场发展规模超过2000头以后,是退出联盟还是怎样?需要考虑!2.从另外一个思路考虑,建议突出是中国奶牛养殖牧场的联盟,同时体现地域性和品种性。3.发展统计职能必须体现在会员义务里,定期向联盟报送真实信息。
联盟运作方式、作用和成果需重新探讨 成立中小牧场发展联盟是个大活,联盟发展起来以后,运作方式、达到的目的和成果等,最终起到什么作用,我们都应该好好探讨。联盟成立后,涉及方方面面,这么多方面的人组织到一起成立和运营这个联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好多类型的会议自娱自乐,但真正的老百姓却不知道什么是好奶,所以在和政府对接方面,联盟能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我很关注的。
小编后记:中国奶业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发展,大型牧场和中小牧场和谐共存是中国奶业现实性的问题,也是多样性存在的体现。希望中国中小牧场联盟能真正为中小牧场发声,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它们的发展道路。
上一篇: 白羽肉鸡36巨头宣誓让国人吃上安全鸡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