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首届中国中小牧场发展战略论坛在德州召开(2)

首届中国中小牧场发展战略论坛在德州召开(2)

    上接:首届中国中小牧场发展战略论坛在德州召开(1)

    山东奶协开拓创新 探索自主经营新道路


    2010年,国家提出奶业双提行动: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提高消费信心水平。多年来,我国奶业发展整体水平、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确实有了大幅度提高。国家出台一系列产业准入门槛,加强对乳制品生产的各种监督检查及质量检测,保障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但从消费信心提高来说,依然是个缓慢过程。要提高消费信心,首先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信心。

    2014年奶业低谷延续到现在也没有明显回升,但每年组织的会议交流越来越多,大家参与精神和意识非常强,说明行业从业人员充满信心。我们坚信行业一定能越来越好。

    山东奶协多年来致力于带领广大奶牛养殖场在产业波动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开拓创新,探索出自主经营的奶吧发展路子,这在全国来说是很大的创举。当前奶吧在南北方掀起奶农自主发展创新道路,是可圈可点的一个举措。


    两个联盟将对中小牧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提供新平台


    此次大会是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良好的开端,也是首次专题研究中小牧场的发展议题。这次论坛将成为中国中小牧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规模大、范围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对中小牧场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坚定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小牧场发展上提供更多优惠政策,为中小牧场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中小牧场要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一是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中小牧场不能只会养牛,更要会经营管理,这样才会适应社会发展;二是在发展方式上种养结合、产销结合,走种养产销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三是要不断降本增效,提高饲料转化率,饲养肉奶兼用牛。

    我对中国中小牧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国中小牧场发展联盟和中国鲜奶吧联盟的成立将对中国中小牧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

    大会报告

    扶持中小牧场就是保护中国奶业未来

    奶业未来的竞争力在于养殖环节。养殖环节在奶业中处于基础地位,养殖环节强大产业链才能强大。改变养加利益分配格局,巩固基础地位。产业的扭曲发展掩盖了中小牧场优势,价格的扭曲和政策的扭曲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价格扭曲掩盖了不同经营主体的真实效率,目前的奶业扶持政策是一种非普惠式的,存在严重的排他性,选择性的扶持政策同样掩盖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真实效率。

    养殖环节的未来竞争力在于中小牧场,中小牧场具有成本优势、减排优势,在种养一体化上也具有优势。未来奶业的出路在于改变,需要闯“四关”即产品安全关、生产成本关、生态环保关、动物福利关,需要改变发展理念,改变发展模式,改变发展道路。

    中鼎牧业带大家一起养好牛

    中鼎牧业模式是在政府指导帮助下,通过对现有小区和中小牧场改造升级和存量整合,输出技术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帮助现有牧场实现产奶品质和经营效益的“双提升”。

    中鼎牧业的定位是“中国恒天然”、“牧业希尔顿”,我们将牧场放到整个产业链中整合,从养殖前、养殖中和养殖后,都由中鼎实施全程全权管理。另外,中鼎完善的系统运作和成熟的方法体系,便于新牧场迅速接驳。中鼎已整合管理现存牧场140余座,奶牛存栏量突破10万头。中鼎将用中小牧场转型的最佳整合平台、奶业技术研发平台、牧场信息化平台、畜牧人才培养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和中国现代化农业集合平台等六大平台带大家一起养好牛。

    巴氏杀菌技术将引领中国奶业整体突围

    巴氏杀菌技术是牛奶热处理工艺的技术基础,是适用面最广的热处理工艺,也是引领我国奶业转型的核心工艺。降低能耗,提升乳制品加工业的环境友好性;完善冷链基础设施,提升健康事业的安全可靠性;尽最大可能保住活性,提升消费信心;促进奶业合理布局,围绕奶源布局加工企业。

    我们之所以提倡巴氏杀菌,着眼点似乎是一个产品“巴氏杀菌奶”,但着力点是在“低热伤害程度”的整个技术平台上。这是全世界的奶制品加工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平台,我们不能缺失或淡化这个平台。

    我国奶业发展确实需要速度,但更需要质量,没有质量的速度必将滑入歧途。如果“弯道超越”可以在我们这一代奶业工作者手上实现,那么提高全社会对奶类食物的认知,确立“防腐保鲜”和“防热伤害保活性”并重的理念,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雀巢新模式——培养奶业的专业人才

    雀巢奶牛培训中心位于黑龙江双城,交通方便。目前存栏1500头,其中成母牛780头,泌乳牛750头,体细胞12万,年产量大于10吨,乳脂肪4.2%,乳蛋白3.4%,职工28人。

    培训中心课程分四个级别:一级是牧场基础业务培训,培训3天,主要针对奶牛养殖场技术人员。二级是牧场专业技术培训,培训5-7天,主要针对牧场繁育主管、兽医主管、奶厅主管、修蹄主管等,课程一半在课堂,一半在牧场手把手教学。三级是牧场经营管理培训,10-15天,主要针对牧场技术场长或场长。四级是高级培训课程,将最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成果带到课堂上,主要针对高校博士、硕士和教授等,目的是培养成奶业领军人物。DFI培训中心有六个顶级试验室。截至9月15日,今年培养了1059名学员,比2015年增长68%。

    奶牛个体选配技术

    选种是选配的基础和前提。选配是根据需要,人为的确定种牛个体间的交配,目的在于得到预期理想的后代。奶牛场制定选配计划需要完整的牛群信息、选择适合的公牛和正确的使用公牛实现群体改良。品质选配包括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

    奶牛场挑选优质公牛的要点包括:根据基因组育种值使用青年公牛,根据遗传评定结果选择验证公牛(CPI、GCPI),根据验证公牛遗传改良效果,明确自己的需要(改良重点),有针对选择公牛冻精,根据市场营销状况选择,注意遗传多样性。

    建议奶牛场最理想的策略是:70%以下的冻精来自优秀验证公牛,30%以上的冻精来自青年公牛(后测试配)。

    此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成功引入互联网+,由荷斯坦杂志主编豆明在北京荷斯坦总部直播间,通过荷斯坦网真视频培训系统,远程向山东会场牛人分享了颠覆传统培训方式的荷斯坦互联网+。

    传播奶牛科技互联网+ 颠覆传统培训方式

    互联网+培训可实现专家集中讲课,牧场会议室参会,全国互动讨论;专家现场实操,多牧场参会,实时互动讨论;国外专家讲课+现场实操,全球多牧场参会+互动讨论。互联网+培训实现了更多牧场一线人员培训互动,解决了牧场间防疫,实现远程参观对话,突破了时间限制,牧场可实时学习互动。同时,一次投入节省了频繁出差学习成本,还节约了专家时间成本和国际专家巨额差旅费。

    荷斯坦互联网+培训体系包括荷斯坦规模牧场网真培训系统、荷斯坦卫星大讲堂和荷斯坦海外数字化牧场教室等多种培训方式。其中,荷斯坦网真视频培训系统优势有远程多点教学、远程现场咨询诊断、远程现场实时交流、远程现场会议直播。它只需一次性硬件投入,可节约牧场培训成本,实现更多牧场一线技术人员远程现场&会议现场实时互动。同时,可实现多个分会场,多个牧场现场互动交流,不受时间地区限制,实现跨区域远程多点互动,真正实现国内外专家在本地,远程对牧场技术诊断的互联网+培训新模式。

上一篇: 首届中国中小牧场发展战略论坛在德州召开(1)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