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集团助力内乡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瞄准国际市场,打造一流平台”
位于南阳市西南部毗邻湖北、陕西的内乡县交通便捷、风景秀丽,然而由于工业落后,却导致其成为南阳地区的“经济洼地”。致力于摆脱当前落后的工业面貌,2009年6月内乡县成立产业集聚区,借助产业集聚效应,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内乡工业崛起,构建出一个领跑内乡经济发展的产业高地。
9月23日,内乡工业发展再添新力,内乡县产业集聚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隆重举行,涉及农牧装备制造孵化园和机械电子园两个园区共8个项目将在此孵化。南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原永胜,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乔长恩,市统计局局长时德清,市工信委主任肖海有,市招商局局长刘永国,市大项目办主任王文巍,内乡县县委书记李长江,县长杨曙光,牧原董事长秦英林等出席仪式。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原永胜发表讲话,此次内乡产业集聚区集中开工的工业项目,对于内乡延伸完善产业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内乡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聚优势,继续以大气魄、大手笔谋划和推进项目建设,为实现内乡大跨越大发展,助推全市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乡县县长杨曙光在致辞中指出,8个工业项目举行隆重开工仪式是今年内乡开放招商成果的集中展示,必将为内乡工业的崛起增添新的动力;分析了8个工业项目具有符合内乡主打机械电子类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定位、创新开放招商以及批量引进企业的新模式、延展性较强的三大优势;同时也描绘了未来内乡产业集聚区走向全国,走向更远的宏伟蓝图。
近年来,内乡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机械电子、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产业,借助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构建老乡会开展乡情招商等形式来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已取得显著的成效。
牧原集团起源于内乡,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希望热土有着不一样的炽热情怀!多年来,牧原集团在内乡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施产业带动,促进居民就业,推动内乡经济增长;热衷内乡公益事业,帮助内乡贫困地区走上致富道路,同时也积极整合自身资源,以商招商,为内乡工业发展注入活力。
牧原集团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产业,其旗下上市公司牧原股份兼有科技研发、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繁育以及屠宰加工等,规模化养猪位于国内前列。牧原养猪,实施集群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已经开始应用机械化,正逐步实施自动化和智能化,并致力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合理的产业布局、高端的机械生产、逐步探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完备的生产链条让牧原集团拥有庞大的上下游群体,更为内乡“以商招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助力内乡产业集聚区做强做大。
2009年,牧原集团延伸产业链条,与山东龙大共同出资成立的年可屠宰生猪100万头的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于内乡产业园区建成投产,充实了工业集聚区内的产业布局,活跃了县域经济。近年来,牧原集团又不断整合资源,积极配合内乡县党委政府“以商招商”的政策,为优秀企业入驻内乡“搭桥牵线”。
本次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农牧装备制造孵化园的建立将充分发挥牧原集团作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据悉,随着农牧装备企业入驻园区,牧原集团的研发机构也将同步入驻,依托牧原集团迅速扩张产能所释放的牧业装备产品市场,将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为农牧企业提供上游的装备配套;更重要的是农牧装备制造孵化园的成熟和完善,也为未来打造农牧装备制造产业园,成为全国性的大中小型牧业企业设备制造基地,形成农牧装备制造业和农牧服务业两种产业业态集聚奠定基础,大大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延伸性。
“现在的养殖业,从小养殖户到规模化养殖,对应的设备更换也将是一个大的缺口,我们的设备不仅要供国内,也要有世界眼光,将来国外的设备更换也可能就会来这里投资,这里以后会是一个小的世界平台。”牧原董事长秦英林信心满怀,期待内乡县产业集聚区能成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投资发展平台,同时也期望入驻的企业能够注重科技研发,生产出高标准、世界化的设备。
上一篇: 傲农:集团2016年基层财务人员会议在漳州科技园召开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