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牧石小平:如何提高奶牛舒适度
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现在越来越多牧场主开始关心奶牛舒适度。奶牛舒适度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单产,而且对奶牛的健康繁育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改善奶牛舒适度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奶牛饲养者的认同。本期技术专题我们邀请了圣牧第八牧场场长石小平分享他牧场关于提高奶牛舒适度的经验。
牧场日常从哪些方面(指标)来观察、评估奶牛舒适度? 我们日常主要从几方面观察奶牛舒适度:
卧床沙子的平整度及沙子是否饱满。每天牛去挤奶时都会平整卧床,若缺沙,及时补充。
观察奶牛在卧床上站立和躺卧的比例。如果奶牛仅仅站立在卧床上没有躺卧,意味着并没有休息。根据牧场实际情况夏天热应激时奶牛躺卧比例低,站立多,秋天和冬天奶牛站立比例会偏低。
我们卧床使用的沙子是沙漠的干沙,无有机质,无土。所以日常不会板结,我们每天保证及时清理干净落在卧床上的牛粪。
2015年我们曾有一周24小时统计多少牛站在卧床上、躺在卧床上、站在饲喂道、呆在运动场上等,连续跟踪了一周。(见表1)
根据对比发现挤奶时间与站立饮水槽的时间长,躺卧时间不够,及时调整了挤奶流程及牛舍的通风,减少了热应激,增加了躺卧时间到12.6小时。
设计牧场时,哪些措施(或设施)提高了奶牛舒适度? 1.设计卧床时,将长度增加,每头牛的卧床长度2.6米。增加长度后,奶牛头对头接近的机会减少了。
2.建议设置胸挡板,这样可以减少奶牛粪便拉在卧床上。我们没有做胸挡板,但奶牛头部下面的沙子比别的位置稍微多一些厚一些。因为挨着沙漠,沙子松软,我们自制了疏松沙子的工具,每个班次都会平整疏松卧床。
3.增加待挤厅的面积。一般要求每头牛标准面积1.5平米以上,我们场的待挤厅是每头牛2.5平米。
4.在待挤厅增加喷淋与风扇,回牛通道使用喷淋。
在日常管理中,如何关注、改善奶牛的舒适度?(犊牛、后备牛、泌乳牛、产房等不同牛群有何区别?) 牛场处于沙漠带,所以卧床垫料选择沙子,含土量很少,很松软。卧床沙子不足时及时补充,再平整。
牛舍及通道等设施日常管理(防滑、平整、过道清粪等) 清粪 每天分三个班次清粪,我公司制定的标准是:牛走粪清、料到平卧床。牛去挤奶时,工人开始清粪,把新鲜的料补上,再平整卧床。
防滑 牧场在所有牛站立的水泥地面上,每间隔8厘米切割2厘米的防滑槽。
减少奶牛日常应激(如清粪、转群、挤奶等) 清粪应激 基本不存在,因为牛场的清粪是在奶牛挤奶时进行。
转群应激 牛场在奶厅进行转群,当奶牛挤完奶回牛舍时就回到即将转去的群,所以应激不大。每个月大调一次,平时是小范围调整。
挤奶应激 牛场赶牛和挤奶时禁止打牛,不准喊叫,以拍手为赶牛的标准。
奶牛饲喂管理:如饲养密度、饲槽管理、饲槽尺寸和饲喂时间、饮水等。 奶牛饲喂管理:如饲养密度、饲槽管理、饲槽尺寸和饲喂时间、饮水等。
饲养密度 头胎牛85%,经产牛90%。特殊牛群如高产牛、围产牛、新产牛等都是85%。
饲槽管理 有3名员工24小时不停的推料,实行倒班制,保证推料及时性,奶牛随时能吃到料。剩料率控制在3%以内。
饲槽尺寸 每头牛拥有75公分的饲槽。以90%的密度计算,等于每头牛拥有83公分的饲槽尺寸。建议75公分为宜,每减少10公分将降低0.73公斤奶产量。
饮 水 保证水槽每天清理,必须清澈见底。我们牛场水槽的数量比较充足,拥有一般牧场加倍数量的水槽。每头牛拥有35公分左右的水槽长度。为了提高有机要求,我们的奶牛饮用纯净水,采用美国陶氏反渗透膜技术处理。由于成本较高,所以全场节约用水,全年平均每公斤奶消耗10.5公斤水,包括奶牛饮水、清洗挤机器、全场用水等。
牧场冬季和夏季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奶牛舒适度? 夏季 牛舍两侧窗户打开。牛场所在地最高温度40度,35度高温持续1个月左右。因为沙漠干燥,牛舍卧床上面采用冷风机,待挤厅采用喷淋加风扇,回牛的通道上采用喷淋,将奶牛喷湿回到牛舍里。饲喂道上新安装风机。
冬季 在刮风天气及夜间牛舍外运动场温度-10℃时,关闭运动场,牛在牛舍内。白天晴好,牛只可以自由去运动场晒太阳。牛舍两侧窗户关闭,牛舍顶部有1米宽的开放空间,保证牛舍内的湿度在60%以内,加上三班清粪基本可以保证牛舍内地面不上冻。所有的饮水槽都启动电加热,保证水不冻。
牧场夏季如何防止蚊蝇来维护奶牛舒适度? 牧场蚊蝇控制做的比较好。使用牛司令对挤奶牛背部喷洒,结合牛司令伴侣对奶牛及牧场四周环境进行处理,效果很好。蚊蝇控制好,奶牛自然舒适了。
牧场未来在改善奶牛舒适度方面有哪些计划? 计划夏季在奶牛的采食道上安装喷淋和风扇。
上一篇: 伊利股份成功创建母乳研究数据库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