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李酮病风险评估——五省区牛人首次隔空互动
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代谢病,2005年国外才确定有关酮病的检测标准流程并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和突破。近几年,国内规模牧场也逐步重视酮病风险评估。酮病发病特点及判定方法是什么?影响奶牛发生酮病的因素有哪些?酮病对牧场发展有什么影响?牧场如何做好酮病的检测和评估?……
7月31日,荷斯坦卫星大讲堂首次应用卫星互联网直播系统,让牧场牛人及行业同仁面对面近距离交流。中国农业大学曹杰副教授走进天津大老李奶牛场,对牛场的酮病风险进行现场实地评估讲解,并通过卫星互联网技术对原生态克东和平牧场实时远程评估。此外嘉立荷山东牧场、原生态克东和平牧场、8511完达山良种奶牛场、青岛高氏牧业、山东德州维多利亚牧场、宁夏骏华牧业、蒙牛奶源等通过荷斯坦卫星大讲堂卫星互联网直播系统现场实时面对面互动交流,为牛场在酮病风险评估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加荷斯坦卫星大讲堂卫星互联网直播的牧场纷纷表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远程培训,将是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改变传统培训观念的新载体,面对当前奶业形势,如何让牧场在深挖内功、提质增效、降低牧场运营成本下功夫,荷斯坦卫星大讲堂应用卫星互联网直播系统将真正为牧场实现了节本增效。这将是奶业未来培训的新模式,新方向,让牧场相关技术一线技术人员足不出户,在各自牧场就能学习到知识。
在为牧场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支持方面,荷斯坦卫星大讲堂一直在不断的努力探索。此次培训活动同时应用了网络互动直播平台专题直播此次培训。历经2个小时的培训在线人次累计突破1200人次,体现出牛人对知识的渴望。同时牧场一线人员通过荷斯坦镜头看到了曹杰老师的衣衫被汗水浸透。他关于牧场酮病风险评估的专题讲座却滋润了牛人的心田。透过曹杰老师在天津大老李牧场现场评估的背影,我们看到了牛人的可爱可敬!
天津奶协副秘书长何茹和天津武清畜牧局副局长付卫田亲临大老李牛场现场。何茹副秘书长表示,“这是首次把互动课堂主会场设在天津,是对天津奶业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大家多多交流,欢迎到天津莅临指导。”付卫田副局长指出,“这种培训方式非常新颖,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能让全国牛人远程看到天津的奶牛场,面对面远程指导。”荷斯坦杂志主编豆明讲到,这是首次将分会场和直播系统用于牛场,进行现场评估检测,后续也会在国外,包括美国、欧洲等做相关课程。
酮病的本质为葡萄糖缺乏或血液酮体的原发性升高,其原因可分为三种:产前脂肪肝;产后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原发性生酮先质摄入量过高。
酮病发病特点及判定方法:产后0~70天均可发病(5~50天高发),无胎次差异,与能量负平衡及体脂动员幅度有关。真胃变位、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蹄病等影响干物质采食量的疾病,与酮病高度相关。血液β-羟丁酸(BHBA)为检测金标准:≧1.4mmol/L为亚临床酮病;>3.0mmol/L为临床性酮病(但部分牛无临床表现)。
牛场水平酮病的预防:牛场酮病风险评估,每月1次,确定有无和类型,依据类型确定防控关键点,并可评估现有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国内67%的牧场面临脂肪肝型酮病风险。
防控关键点包括:干奶牛体况评分>3.5的奶牛控制在10%以内;围产期添加过瘤胃烟酸(烟酸及烟酰胺无效)或过瘤胃胆碱调控体脂代谢;肥胖牛使用科特壮控制脂肪肝、灌服生糖先质(丙酸钙、丙二醇)降低能量负平衡幅度;产前添加莫能菌素改善瘤胃发酵类型等。前提是产前21天绝不能人为减肥控制体况,防止体脂过度动员加剧脂肪肝程度。
大老李奶牛场现场评估 随机检测产后5-15天和15-50天的新产牛各6头,阳性牛(BHBA≧1.4mmol/L)头数有8头,其中5-15天奶牛3头,15-50天奶牛5头,抽检阳性率达到66.7%。兽医确认阳性牛中有两头15-50天的奶牛有真胃变位和子宫内膜炎,除掉这两头牛后,产后15天内和15天以后酮病阳性牛均为3头。首先确定青贮是否有问题,与场长现场确认干物质28%并且无泡水及二次发酵,排除青贮丁酸型酮病可能。现有可能的原因为:①与脂肪肝型酮病有关,应重新评价现有添加剂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②与热应激有关系,高湿热天气的热应激会造成所有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考虑到风扇喷淋工作已经到位,调整产后丙二醇灌服量及灌服持续时间,丙二醇灌服量从300mL调整为600mL/次/日,产后连续使用7天。
抽测的12头牛中,8头有酮病的奶牛,及时治疗。临床性酮病奶牛,50%葡萄糖500mL一次静脉输液,配合丙二醇灌服,600mL/次/日,连用3-5天,再检测是否痊愈;亚临床酮病奶牛灌服丙二醇即可。一般不建议使用地塞米松,因为地塞米松有降奶作用。
天津大老李主会场


这次的酮病风险评估为牧场今后的饲养管理指明了方向李晓军 大老李奶牛场总经理
这种创新的讲课模式非常接地气,给养牛人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以前我也比较关注酮病,今天的检测结果验证了我之前的看法,每年7-9月高温高湿天气很难解决,这个季节产犊就有很大的问题,之前只是靠感觉认为有酮病但没有确切的数据,曹老师的检测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做法,之前10-11月牛都是停配的,后来配了一部分牛,产后牛只有十几头,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很凸显了,确实是与热应激有很大的关系。感谢曹老师给我们牛场酮病评估及饲养管理方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通过数据可以监控牛群的情况。
Face to Face互动答疑 宁夏骏华牧业:对于4%和15%的亚临床酮病指标,夏季和冬季检测结果相差多少?国内平均流产率是指所有牛场还是规模牧场?围产前期不进行减肥,干奶期是否可以适当减肥?
曹杰:北京天津的牧场10月份基本检测不到酮病。对北京天津地区,每年7-9月份和2-4月份的冷、热应激阶段是酮病高发期。每个牧场面临的酮病风险季节不一样,应积累自己牧场的数据。
国外牧场平均流产率是3%-5%,国内面临的鼻气管炎、病毒性腹泻等疾病都会提高流产率,流产率是一年的应产头数做分母,实际流产头数做分子,按年流产率计算,国内牧场现在可接受的年流产率约为9~10%,如超过12%一定要考虑传染性鼻气管炎和布病的问题。
产前60天至产前21天可以人为调控体况,一旦进入产前21天就开始动员体脂,不能减肥。
嘉立荷山东牧场:如果有900头产后牛抽检比例怎么计算?
曹杰:按照每月产犊50头牛抽检12头计算,900头牛应抽检216头,如果抽检的牛头数减量,那么错过酮病的可能性就变大,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山东维多利亚牧场:产后7-15天的奶牛,亚临床酮病比例比较高,7天内都要灌服丙二醇治疗吗?
曹杰:现在的天气先考虑青贮,以及喷淋的问题,牛场环保压力再大,产后牛包括产前21天至产后50天的牛必须有喷淋,否则采食量会降低。产后15天内的亚临床酮病比例特别高,首先考虑脂肪肝性酮病的添加剂调控,丙二醇是第二通道,风险评估亚临床酮病高于30%,接下来1个月所有新产牛丙二醇灌服连用7天,丙二醇可以使能量负平衡和体脂动员的情况减缓。丙二醇不能稀释,一次灌服600ml,千万不要撒到料上,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如果分两次灌服300ml/次,会增加人的工作量和奶牛应激。
原生态克东和平牧场:测血酮需要温度限制,但是北方牧场冬季温度比较低,检测结果有影响吗?
曹杰:4-30℃是最佳检测温度,冬季温度过低,建议采完血后集中在车内开空调检测。
网络在线直播答疑 Q:丙酸钙怎么使用?是灌服还是添加在TMR日粮中?用量多少?
曹杰:不是丙酸钙,是丙二醇,丙酸钙只能用于产后补钙,产后第2-3天以后不建议再使用丙酸钙,因为钙离子补充过多会启动降钙素。丙二醇不能添加到饲料中,会影响适口性继而影响干物质采食量,因此只能产后灌服,一次500-600ml,一天灌服一次。
Q:血酮检测时间一般在采食后几小时检测为好,早上第一次挤奶回牛后就做血酮检测评估对检出比例会有影响吗
曹杰:看早晨第一次上料是几点,7点上料,11点检测最好,一般是在上料的4-6小时后评估比较好。
Q:酮病评估不看体况评分吗?
曹杰:如果在产后15天内发病率高,要评估干奶牛是否体况超标来进一步验证是否为脂肪肝型酮病。如果抽测了12头牛,有6头阳性牛并且都是产后15天之内的,这些牛产后体况下降又快,通过评估干奶牛体况评分,进一步验证是否是脂肪肝酮病。
Q:青贮对酮病有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曹杰:青贮制作时干物质不够会产生异常发酵继而产生丁酸,或者取料面有问题、泡水等造成二次发酵都会产生过量的丁酸,丁酸体内代谢会产生大量酮体造成酮病,并且丁酸过多直接影响干物质采食量,继而增大发生酮病的可能性。建议每个月评估青贮质量,1kg青贮含3-5g丁酸可以接受,1kg的坏青贮可能含有25g丁酸,牛每天摄入丁酸超过100g就会诱发酮病,一天采食5kg以上坏的青贮就可能诱发30%-40%的亚临床酮病。
上一篇: 三亚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治邦一行到访通威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