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冠生物:“仿生发酵工艺”降解抗营养因子
“豆粕蛋白质有25%无法被消化,被白白浪费掉。” 在2016江西猪业博览会暨高效养猪高峰论坛上,江西微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罗博一语惊醒在场养殖户。他解释,在豆粕所含蛋白质的吸收率上,小猪能吸收72%,中大猪吸收率为78%,全程平均吸收率为75%,近四分之一的蛋白质难被吸收,继而被自然界的杂菌所利用,产生恶臭,污染环境。
饲料发酵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提高营养消化吸收率的手段,但由于国内养猪业在使用该技术时,存在原料失真、菌种与发酵控制不专业、固体发酵不科学和工艺设备落后等现实问题,发酵技术始终与疑虑相伴。罗博认为用仿生发酵技术,模仿动物肠胃,将食物预消化,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的饲料利用率,并减少抗营养因子等有害物质。
罗博介绍,动物消化的本质是饲粮在动物胃肠中被发酵的过程,但由于动物消化道短,食物停留仅3-5小时,消化不充分,而仿生发酵技术能起到代替动物体内消化,延长消化时间的作用。经过有效的饲料发酵,可以提升能量效率10%-20%,提高蛋白质利用率20%,减少饲料浪费和动物肠胃负担。
要做到对饲料的合理发酵,在工艺上需要好氧菌群(胃)和厌氧菌群(肠道)协同作用,需要高密度的菌群进行深层液体发酵,而仿生固体发酵工艺能实现发酵过程中不同菌群的分别控制、错峰发酵。
罗博介绍了该套仿生发酵技术的核心——从460余种中草药中分离筛选出来的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抗逆性、抑制肠道致病菌的能力。此外该技术还把酵母菌、乳酸菌的使用加入发酵工艺中。
在微冠生物的展位上,该公司展出了一套封闭式全自动仿生固体发酵系统,能控制发酵最佳的温度、湿度,给好氧菌翻料均匀充氧、给厌氧菌隔绝空气,引来同行、养猪人的驻足。
上一篇: 诺倍威牛中伟:喷鼻免疫有小技巧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