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中国首个30万头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于中国青岛正式启动

中国首个30万头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于中国青岛正式启动


    近年来奶牛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不平衡的基础上的:规模牧场的营养、动保、管理水平很高,可以与国际接轨。但我们还是需要不停地从南半球引进一船又一船的母牛,不停地从北半球引进冻精。中国目前良种奶牛的存栏量估计有100万头,但是自主培育的奶牛和种公牛却少之又少。每年全行业技术会议、培训不计其数,但关于奶牛育种的讨论却少之又少。完善系谱、性能测定、基因组评估、后裔测定这些工作在全国奶牛养殖行业内推广程度还远不够。决定奶牛生产性能的根本——遗传育种不受重视似乎本末倒置。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6月1日,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在青岛鲁商凯悦酒店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由育种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校提供技术支持,汇集7家奶牛养殖企业,覆盖主要奶牛优势区30万头奶牛的集团化奶牛养殖企业参与的奶牛种业自主科技创新联盟正式运营。

    我国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于中国青岛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先生对联盟成立表示祝贺,指出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对于提升我国种牛自主培育能力的重大意义,并对联盟成员单位在奶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石有龙总畜牧师、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刘海良处长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发来贺信,对联盟启动表示祝贺。北京市奶业协会会长、北京首农集团副总经理常毅发表讲话,指出联盟成立的重大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盟成员中地乳业总裁张开展代表联盟成员致辞。

    其他出席会议的联盟成员包括:优然牧业总裁冯博、首农畜牧总裁曾浩、贺兰山奶业副总经理周吉清、上海荷斯坦奶牛科技有限公司陈锋;知名行业专家:北京市奶协副会长刘文奇,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首席路永强,中国农大教授张胜利、王雅春,北京农学院教授倪和民、郭凯军,中国奶协数据中心主任陈绍祜等。出席启动仪式的还有首农集团农牧部部长刘巧香,三元种业党委书记张宗义,牧业总经理刘云祥,首农畜牧副总裁李锡智、张九迎,北京奶牛中心副主任刘林、石万海等。


    我国育种的体系和规模上还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对国外良种资源依然有较大依赖。奶业提升,良种先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联合业内龙头奶牛养殖企业和众多科研单位共同成立了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以联盟现有资源,如果按1%的种质母牛选择强度,10%后备公牛的留种率,那么我们将拥有年培育1000头后备种公牛和100头优秀验证种公牛的能力,育种规模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甚至超越以色列。

    09年来,奶牛养殖也发展迅速,群体遗传改良进展较大。但是目前种源依赖国外,规模化奶牛良种自主繁育体系亟待健全。正基于此,北京奶牛中心联合六家企业打造自主培育体系,分享成功经验,构建我国最大的良种奶牛自主育种体系,发挥示范作用。

    我们国家从解放初期人均奶消费0.4公斤到现在人均33公斤,行业发展迅速。其中育种对行业贡献率达到40%以上,但是我们自主繁育的奶牛品系却很少。联盟的基础在于拥有覆盖面很高的良种资源,联盟的生命力在于共同的利益连接。

    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正式启动

    联盟启动后召开了第一届联盟理事会,讨论通过了联盟章程、专家委员会人选、专家委员会主任、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和秘书长。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包括:张沅、张胜利、路永强、王雅春、孙东晓、郭勇、陈绍祜、温万、朱化彬。会议决定由张沅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麻柱担任第一届理事长,刘林担任第一届秘书长。

    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拥有43年专业奶牛育种经验与科技优势,汇集7家奶牛养殖旗舰企业,良种奶牛资源群体超过30万头,覆盖主要奶牛养殖优势区。联盟成员北京奶牛中心下辖国家奶牛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奶牛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级引智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奶牛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为联盟自主创新提供坚实的科研支撑平台。

    联盟整合成员良种资源、技术、人才、平台等优势,联合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市畜牧总站、宁夏畜牧改良站等科研机构,重点在种牛联合培育、牛群遗传改良、种质创新技术研发、育种大数据平台、繁育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最大、国际一流的奶牛良种自主培育航母舰队。

    全国畜牧总站几十年来一直在从事与联合育种工作,取得了很多进展。现在这个联盟的成立是育种工作由国家化向社会下推进的重要一步。联盟的意义首先是人才联合,其次是育种素材的互补,另外就是信息的互通有无,最后才是技术资源的交流协作。联盟的基础是需要真诚态度,真诚的接纳和融入;资源信息的毫无保留互通有无;另外就是一定要有野心和明确目标。


    我国奶牛所有制地域分割,如果能够整合良种资源,培育自主繁育体系,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创新。而且这种形势也是一种归真,以国外经验都是先有母牛群,以母牛群发展公牛站,以此循环不断发展,这个联盟就是这样的模式。希望联盟是一个战略伙伴联盟,将各家企业的目标调整为一致,在行业内树立标杆。在育种上培育高产核心群,在核心群的基础上建立公牛站,从而摆脱对国外遗传物质的依赖。

   “合作创新共享、振兴民族品牌”,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愿与中国奶业同仁共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与挑战,共同为中国奶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7家奶牛养殖旗舰企业强强联合组成理事会成团

    联盟自去年9年开始筹备,经过10月怀胎,今天一朝分娩,成立于六一国际儿童节,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引种是为了最终达到少引和不引的目的,但是没有一定数量优质母牛群这些工作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联盟的成立以6家企业超过30万头的良种奶牛群为基础,联合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以各位科学家为技术支持。我们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不辱使命,像我国的高铁和核电一样,见我们自己的良种奶牛出口到国外去,圆我们几代牛人的奶牛育种梦。

    北京奶牛中心

    北京奶牛中心隶属于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是我国建站最早、育种规模最大、科技实力最强的奶牛良种繁育及供种基地。中心长期致力于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是我国最早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单位之一,连续22年发布北京奶牛TPI总性能指数,为我国种公牛遗传评估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队技术设施一流,承担各类奶业科研项目158项,其中5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部、市级奖励,部分科研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拥有专业化奶牛养殖场37个,奶牛存栏约8万头,成母牛头年单产达到国内先进、世界一流水平;拥有国家级种公牛站、大型饲料加工基地及专业化的奶牛社会化技术服务团队。通过奶牛品种的自主选育,结合国内首创的“EDTM”现代化奶牛管理体系和“种养结合、区域集中、分群饲养、品种多元化”的“四要素”养殖模式,首农畜牧实现了从种源到良种奶牛,再到优质原料奶的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中地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以奶牛养殖、繁育、优质原料奶生产及种畜进出口为主营业务,在七个省市布局了七座现代化生态牧场,已运营牧场2015年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9.5吨;目前存栏奶牛50,000多头,其中成母牛25000多头,2016年末预计存栏将达到60,000多头。

    中鼎联合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专注于以奶牛养殖业务为核心的产业资源整合,融农牧乳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大型乳业集团。中鼎牧业整合分散中小牧场、依托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优质生态土地、打造有机乳业产业链条。通过委托、入股、自建模式整合牧场近100座,存栏100000头,目前日产原奶800吨。计划未来三年,实现奶牛存栏突破15万头,远东农业优质土地达10万公顷的奋斗目标。

    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新型畜牧业产业公司,业务辐射范围南至成都、北抵呼伦贝尔、东到杜尔伯特。目前,内蒙古优然牧业在全国建设了31座牧场,存栏量8万余头,年原奶产量40万余吨。

    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

    公司现拥有10个规模化国有奶牛场和2个国有控(参)股奶牛场,奶牛存栏近20000头,其中进口后备牛12000头,分布在三个5000-7000头大型规模新牛场。宁夏农垦自繁自育奶牛8200头,成母牛5000头,日产鲜奶120吨。还监管奶牛一万余头。

    上海荷斯坦奶牛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自2011年起正式加入拥有五万多头高产奶牛的上海牛奶集团,隶属于牛奶集团鼎牛饲料有限公司。公司第一直属实验牧场—昆山向阳奶牛场目前饲养奶牛2000头,生产水平连续6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处引领地位,对提升我国南方奶牛生产水平起到了榜样作用。

    全球奶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自1928年第一篇关于奶牛遗传育种的文章发表算起,NCBI共收录奶牛遗传育种有影响力的SCI论文5344篇,而且数量每年递增。2016年1月1日到5月30日,仅5个月有202篇论文发表,数量已经接近去年的一半,而且发表在其中影响因子较高的刊物上的比例逐年增加。

    与之相比,奶牛营养类文献2494篇,奶牛兽医类4214篇,奶牛福利类842篇,由此可见奶牛遗传育种在全球范围内受重视程度之高。

    美国荷斯坦奶牛育种趋势的改变

    在美国,奶牛遗传评估系统已有近80年的历史,自1936年首次对产奶量、乳脂性状遗传评估以来,如今的奶牛遗传评估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和稳健。比如遗传基础每5年会更新一次,综合选择指数公式也会根据育种趋势不定期修订,还会视牧场需求和数据记录情况适时增加新性状的遗传评估。2008年推出基因组评估,育种家和牧场使用更多的青年公牛冻精,缩短世代间隔并增加了选择强度。2010年1月12日,美国荷斯坦协会发布新的总性能指数TPI公式进行遗传评估,该公式增加了生产寿命(PL)和女儿妊娠率(DPR)的权重,稍微降低了体型大小和产量的权重,从侧面反应出美国荷斯坦奶牛育种方向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奶牛遗传育种工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笔者读书时,教授就曾教导过我们,虽然动物遗传育种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是进展的可延续的。一个牧场通过改变饲料配方可以在半年内将将单产提高几公斤;通过使用几个产品,将体细胞降低几十万。而我们遗传育种,世代间隔导致了进展缓慢,一胎就是一年,长大还要一年,牧场主们都是等不及的。而且提高的一点点产量,还可能要被饲养管理抢去功劳。尽管如此,遗传育种所取得的进展却是稳定提高与实打实的进步。通过育种达成的奶牛种群生产性能的提高是烙印在牛只基因组中、牛群的基因池里,通过优质基因型和QTL的选择,为牛群打下坚实的基础。大自然赋予生物通过DNA表达自己的方式,我们也要利用DNA来解决问题。优秀种群才能使营养、管理、兽医发挥用武之地,一百个营养专家加一百个兽医工作一百年也无法让一头黄牛每年产出5吨奶;但给一个育种专家20年时间,他能够育成一群稳定高产杂交黄牛。

    中国奶牛业需要自己的优秀种公牛

    奶牛育种的重点是培育优秀种公牛,优秀种公牛是十分重要的。每头种公牛每年可以承担1万头以上的母牛的配种,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贡献超过75%。公牛本身不会产奶,但是它的女儿的产奶性能高低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与她父亲的血液,这就是遗传力,通俗来讲就是奶牛某一性状受到其祖先遗传因子影响程度的高低。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奶牛泌乳量的遗传力估计为0.25-0.39之间;乳脂遗传力在0.3-0.4之间;乳蛋白遗传力在0.35-0.5之间。而且例如体细胞,乳房炎发病率、肢蹄病发病率、乳区发育等等性状都有各自的遗传力指标。这就说明足够优秀的祖先的性能可以传递给后代,尽管没有表现出来,但依然存在其基因组中,通过测定女儿的性能表现指标,来推算出父本公牛的遗传性能,这就是种公牛后裔测定。后裔测定是国际上迄今选择优秀公牛最科学、可靠的方法。

上一篇: 草原和牛探寻乳肉兼营的第四代牧场模式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