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中国水产行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养殖产量增速过快,出现结构性过剩,价贱伤农,饲料产能严重超过需求,产品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种苗良种良法普及率过低,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要么偏于理论难以落地,要么偏重营销难以复制,从饲料、种苗、养殖模式到流通,标准缺失严重,行业险象环生,混乱无序。
处于转型阵疼期的水产行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注入。其中,养殖模式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水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珠水123模式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廖国礼及其团队于2014年率先提出,经近3年实践探索,终有小成。面对广西钦州一百多名农户,珠水123模式正式向外发布推广。
养虾是高风险的投资,2016年现金为王的时代对浙籍来钦州养虾从业者来说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租塘、清塘、进苗、购买饲料等等一切都需要现金说话,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去年钦州养虾赚钱的不到5%,保本和微利的大约10%。这样的成绩极大的挫伤了浙籍养虾业者的热情。截止目前钦州浙籍养虾户放苗率不足25%,另外有50%的还在租塘和整修当中。钦州养虾面积约11万亩,其中外来浙籍养虾从业者占据了85%以上的份额。往年清明前后是放苗高峰期,但今年放苗时间明显推迟,表面看今年钦州养虾状态表现不佳,但平静中且蕴藏着重大转机。经过几年的沉淀与淘汰,钦州的浙江籍养殖户逐渐向规模化、低密度化、混养模式化转变,而今年这一趋势更是成为主流。
钦州尊龙水产的浙籍养殖户刘挺飞正是这种模式演变的代表。刘老板2003年到钦州养虾,13年间从一个20亩的养虾人发展到目前规模化、集成化的职业养虾人,他也见证了钦州养虾业的兴衰渐变。他认为,尽管困难重重但这条虾还是能养,养虾模式非常关键。去年钦州养虾赚钱的老乡们最大的体会就是养殖模式上的改变。刘老板表示:“钦州和珠三角的养殖条件、养殖现状都很相似。但珠三角去年不但养殖成功率改观很大,而且赚钱的模式也是多样化,刘老板经常来往珠三角,学习当地养虾理念和模式,他发现通过降低水底污染、提高水体营养效率、稳定水质底质是最重要的环节。去年也和几个浙江老乡按照这个模式转变,第一造虾也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个模式正是2015年佛山市珠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行先试的成功养虾模式:珠水“123”养殖模式。



上一篇: 王明闯:外用杀虫药的时代该终结了!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