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呙于明:扶正祛邪——无抗饲料营养关键技术

呙于明:扶正祛邪——无抗饲料营养关键技术

    呙于明:“大家都知道我们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我们很多养猪的人在断奶仔猪上都长期、超期使用,很多养鸡的人也长期、超期使用生长料,以及不注意停药期。究竟我们产品抗生素残留怎样,养殖的人自己心里也清楚。要做好这个无抗饲料,替代抗生素,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今天我通过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当前抗生素使用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柱形图,解释的是,在无菌环境,饲养动物是没用必要添加抗生素的。但是在常规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添加抗生素对改善生产效率非常有效。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提高的生产效率就可以达到4.5%。这说明是微生物影响了生产性能。
 
    我们现在使用抗生素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饲养环境太差,病原微生物严重,包括细菌和肠道寄生虫等,严重影响了生产性能。第二,现在大家都不考虑剔除抗生素,就是想控制成本。舍不得投钱,希望成本越低越好,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实,对于抗生素的利弊我们都是很清楚的。好处很多,可以改善肠道健康,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投入成本低廉,等等。而抗生素的弊端则是,会带来畜禽产品残留(科学停药期可避免),会导致超级细菌出现,会危害人类健康。
 
    如果我们有这份社会责任感,考虑人类健康,考虑人类安全,那么抗生素现在就应该禁用。

    ■ 第二部分 无抗饲料的前提与核心
 
    要想禁用抗生素,实现无抗饲料养殖,需要注意几个重要条件。首先就是“清洁养殖”。清洁养殖、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是重要前提。清洁养殖包括了畜禽舍清洁、笼具清洁、垫料清洁、人员清洁、种畜禽清洁、幼畜禽清洁、饮水清洁、空气清洁、饲料清洁等。

    作为一个搞饲料的人,我在这里与大家谈谈“清洁饲料“。清洁饲料包括饲料外在和内在的清洁,总体来讲,但凡含有以下六种物质的饲料,就可以定为不清洁。这六种物质分别是:

    1)抗原微生物

    2)霉菌毒素

    3)有毒有害重金属

    4)免疫应激原型物质

    5)抗营养因子

    6)过量养分

    其中有的是外在的污染物,比如霉菌毒素等,有的内在的比如抗营养因子、过量养分等。
         
    其次,病从口入。健康肠道是实现无抗养殖的核心。什么是健康肠道?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指标:

    1)功能最强状态:消化吸收功能、屏障结构功能

    2)平衡的肠道菌群:多样性越好,结构越稳定,越不生病。同时要有最小负荷的总量。健康的肠道必须能够发挥最强的功能,能有平衡的肠道菌群,动物机体才能保持健康。
 
    ■ 第三部分 无抗饲料管理与加工

    通过饲料的管理和加工,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实现无抗饲料。

    1 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控制

    首先,通过严格执行卫生标准采购饲料原料,减少饲料原料中的沙门氏菌。其次,避免使用动物性原料,尽量减少,家禽能不用就不用,母猪能减少就减少;同时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杆菌等也是家禽出现坏死性肠炎的罪魁祸首。
 
    2 高温高压加工

    现代饲料加工技术,可以通过制粒、膨化等高温高压技术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同时这些技术也可以破坏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3 适宜的粒度

    适宜的粒度对肠道中的不同菌属有着不同的作用。举例来说,小麦的颗粒料和粉料,有试验数据,其中足够大的颗粒比细粉,能够更有效控制沙门氏菌。整粒小麦饲喂效果比粉碎小麦控制产气荚膜杆菌要好。因此,我们可以研究不同的粒度,来控制肠道疾病,减少抗生素使用。
 
    4 控制霉菌污染,消除霉菌毒素

    饲料中还有霉菌毒素,对免疫功能伤害是非常严重的。有无数的数据证明,我们需要对饲料进行处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采购饲料原料。同时实行防霉变仓储技术,比如说饲料是放在料仓三天还是两天,其酸败和氧化的速度非常快的。另外就是饲料霉菌毒素消解技术,吸毒脱毒、消解脱毒。
 
    ■ 第四部分 肠道健康营养技术
 
    1 肠道屏障功能

    动物肠道除了消化吸收功能外,还有屏障功能。畜禽屏障分为四个屏障:微生物、化学、屋里、免疫等屏障功能。正常菌群,相互形成了微生物屏障;一些化学分泌如抗体等物质就构成了化学屏障;而物理屏障则是指细胞上皮结构等构成的屏障;肠道相关的一些免疫组织如淋巴组织等构成的屏障,则为免疫屏障。

    我们从微生物层面看,家禽每一部分肠道细菌机构不一样,但从整个肠道来看,前段、中段、中后段都是乳酸菌为优势菌,所以很多人用乳酸菌做益生菌,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其有利于粘膜免疫系统发育,竞争性排斥病菌,产生抗菌化合物抑杀病原菌,提高能量利用率(发酵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微生物基因组克编码宿主还未形成的一些生化途径,产生特异功能等。

    这一领域是当前研究非常活跃的领域。
 
    2 肠道失衡状态

    肠道微生态失衡的时候,是有害菌占据优势的。肠道疾病的原因,通常归纳为四类,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霉菌毒素污染、氧化损伤(饲料养分过氧化损伤了肠道)肠道疾病的共性反应在五个方面:

    1)肠道微生态失衡

    2)免疫屏障损伤

    3)炎症反应:肠道蠕动食糜流通加快

    4)养分吸收障碍(对微量元素影响非常大)、应激代谢

    5)生产性能下降、死淘率升高
 
    3 肠道健康营养技术

    肠道健康营养技术归纳起来是六个方面问题:

    1)蛋白原料选择与低蛋白日粮技术

    举例来说,植物性低蛋白日粮,可以减少肠道病原菌如产气荚膜梭菌的产生。另外,在利用合成氨基酸的时候,氨基酸不平衡状态下,反而会导致一些肠道菌群失衡。
 
    2)非淀粉多糖高效利用技术

    非淀粉多糖的高效利用,已经是相对成熟的了。我们的一些研究表明,非淀粉多糖是可以改善肠道健康的,比如木聚糖的使用,可以减少内毒素,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我把酶制剂当成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是有依据的
 
    3)有害菌粘附阻断与杀灭技术

    有害菌粘附阻断中,可以使用寡糖、酸化剂、植物提取剂等。比如丁酸,不仅可以促进肠道发育,还可以杀菌,并促进抗菌肽分泌。而植物精油,在美国和欧洲都有非常广泛的使用,很多实验都证明有效。
 
    4)肠道粘膜上皮屏障营养技术

    肠道粘膜上皮屏障营养技术可以通过一些丁酸、功能性氨基酸、微量元素、功能性多糖等来解决,这里就不在赘述。
 
    5)益生菌优势构建及营养技术

    主要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的一些研究。
 
    6)霉菌毒素脱除与消解技术

    这里包括吸附、脱毒、降解等技术手段,也是相对成熟的领域。
 
    ■ 第五部分 生物饲料技术

    生物饲料包括六大类,益生菌制剂及其培养物、功能性糖(多糖、寡糖),寡肽、生物活性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发酵饲料,预消化饲料原料。

    这些生物饲料的关键问题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1 发酵饼粕饲料:发酵工艺及产物稳定性

    2 发酵配合饲料:规模化、工程化

    3 直接饲喂微生物制剂:活性与功效稳定性

    4 益生菌培养物添加剂:有效成分不明

    ■总结:无抗饲料营养关键技术

    简单一句话,无抗饲料营养关键技术就是要“扶正祛邪”,总结下来就是五点:

    1 清除病原、抗原、毒素

    2 维持消化道有益菌优势

    3 强健肠道上皮屏障

    4 改善饲料消化吸收

    5 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本文根据2016年4月20日呙于明教授在太阳鸟动物营养与创新会议上的演讲整理,未经作者审议,如有谬误,属整理者勘误。鸣谢呙于明老师精彩演讲,鸣谢《饲料工业》杂志上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演讲人| 呙于明     整理| 建明小J

上一篇: 2020年全省畜禽养殖及其加工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