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通威股份今年主要战略动作揭晓

通威股份今年主要战略动作揭晓

         
  4月10日,由海南海壹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简称“海南海壹”)举办的“通威质量万里行·海南海壹资产倍增计划”论坛在海口举行,海南当地200余名对虾养殖从业者参会。
  
  “通威质量万里行”是通威股份新任总裁郭异忠提出的发展思路,来自于其多年来在市场一线对养殖行业需求的理解。他认为“质量”应该是一个广义的、大涵盖范围的名词,不仅是产品质量,还包括了企业整个系统如技术、管理、服务、研发等等多个方面的质量,通过系统的整体提升最终促成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以“质量”为主题指导思想的内部调整升级与外部宣讲推广将贯穿全年,成为通威股份今年的主要动作。归属于通威股份虾特料片区的海南海壹举办本次论坛,无疑也是凸显“质量”一词。有意思的是,论坛的首个报告由海南海壹品管部经理杨卫国主讲,细致之处也体现海南海壹对“质量”的重视。
         
         
  通威股份虾特料片区总裁刘明锋兼任海南海壹总经理。据了解,刘明锋执管惠州通威时将其从连续5年亏损的境地,在短短两年内扭亏为盈,并使惠州通威的饲料销量由3万多吨增长至去年接近14万吨。刘明锋透露,虾特料片区的经营方针为“构建质量体系、推进服务模式、打造激情团队、实现规模效益”,2016年开始海南海壹将主动出击(占据行业至高点,利用科研成果,主动引导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快速突破(打造极致的产品,聚势聚焦,动员片区资源,集中优势,快速突破)、野蛮增长(看低利润,与经销商、养殖户共成长,协同动保、种苗等优势,实现区域市场的绝对占有率第一)、持续经营(绝不计较一时之利,保持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放眼未来,扎根海南)。
         
  杨卫国:对虾料做了四大升级调整
  
  据杨卫国介绍,目前公司针对养殖户所关注的饲料产品,已经做了四方面的升级,包括配方升级、原料优中选优、设备改造升级和管控更严格。其中,配方上采用“鱼粉豆粕型”配方思路,为对虾提供更多的优质蛋白,并提高诱食性。“虾料的设计思路,我们会考虑前期以对虾健康为主,后期侧重改善肥满度,从而提高养殖效益。”杨卫国说。
  
  饲料作为来料加工型产品,原料的质量对饲料产品的效果表达非常关键,杨卫国表示公司采取源头控制的方式,合作前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符合标准列入合格供方目录,所有原料只能从合格供方名录中进行采购。“现在我们优质原料的直供率达到95%以上,所有大宗原料几乎都来自于国内或国际大厂家,实行战略合作,原料质量稳定。”与此同时,升级原料验收标准,以及充分利用近红外分析仪检测快速准确的特点,提高原料的检测频次。
  
  设备改造升级方面,交流过程中杨卫国主要谈了六个点:虾料小包装生产线安装自动封口机,确保封口质量;自动码包机的安装使用,降低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安装一条时产12吨膨化线,提升饲料耐水性及生产效率;膨化线后喷涂称重式计量设备的安装,确保油脂添加的准确性;散装车及散装仓的配备;破碎料分级筛改造。
  
  除此之外,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五度(原料粉碎细度、配料精度、混合均匀度、调质温度、计量包装准确度)一率(含粉率)”的质量控制,成品水分、耐水性、含粉率、成品重量等主要指标每隔一个小时检测或抽查一次,并对蛋白、脂肪等常规指标检测实行批批检。
         
  陈效儒:虾肝强助力通威虾料逆势增长15%
  
  “目前对虾养殖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养殖成活率,而服务营销、渠道整合、市场操作只能缓解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只能靠技术突破。”通威股份特种水产研究所所长、通威股份虾特料片区技术总监陈效儒博士认为,尽管行业内的企业面对困境做了很多的应对措施,比如渠道整合、市场操作、全产业链、资金支持、服务营销等方面来对行业进行革新,希望引领行业走出困境,但离突破还差那么一点,并未真正成为企业面对竞争时的王牌。
  
  为此,2013年通威股份开展“提高虾成活率”研发项目,在之前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整合通威11个研究所500余人的全部力量,30多个国内外专业院校的100多位专家,每年耗资1000万以上,全力研究“如何提高虾成活率”;2014年底推出虾肝强技术和虾肝强产品,主要通过保肝护肝、促消化、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四个层面实现成活率的提升,2015年在虾特料片区全面推广。
         
  据陈效儒提供的数据,2015年7月23日-28日对中山、大鳌、台山、斗门等珠三角养虾重点区域,9月1日- 4日对广西、湛江、珠三角等市场进行第二次调研,综合市场对通威虾肝强的良性评价达到83.52%。在9月中下旬广东遭遇持续高温低压天气,珠三角养虾85%-90%发病率,养殖成功率不足20%的市场背景下,第三次市场调研结果显示虾肝强客户养殖成功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30%。“2015年虾肝强产品及相关配套技术,能提高白虾成活率30%以上。在行业震荡中,2015年在虾料行业平均下降20%以上的前提下,通威虾料增长15%。”陈效儒称。
  
  黄翔鹄:卵囊藻有助于对虾养殖成功
  
  “虾塘‘倒藻’、虾池无藻、有毒藻的存在,引起养殖环境恶化,是对虾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专注于藻类研究的广东海洋大学黄翔鹄教授表示。其中,养殖环境中“倒藻”现象的发生,主要是海洋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一些生长速度快的微藻成为优势种,使海域的微藻群构趋向于不利于对虾养殖的方向发展,以及人为将一些不利于虾池藻相稳定的微藻投入养殖环境,使这些微藻在海域中成为优势,在引入虾塘时,这些微藻种常常成为虾塘的主要藻种;这两个方面最终都会导致藻相不稳定,从而使对虾养殖失败。
  
  而虾池中无藻则是缺少藻种,其原因很简单,主要是良好的沙滤系统导致虾池无藻种,以及养殖用水严格的消毒处理杀死了藻种。虾池中存在有毒藻,黄翔鹄认为是大量换水的开放式养殖,无法阻止含有藻毒素的微藻进入池塘水环境,如裸甲藻,颤藻等。“有毒藻产生的毒素会直接毒害对虾,这也是对虾出现偷死的一个重要原因。”黄翔鹄说。因此,他表示引入生命力强、种群稳定的藻种,控制藻相,稳定水质,改善养殖环境,是对虾养殖成功的保证。
  
  据了解,卵囊藻是生活于对虾池塘中后期的优势种微藻,形成水色为翠绿色或黄绿色,具有持续时间长和种群稳定等特点。能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因子的浓度,提高水中的溶氧,使水环境长时间处于良性的平衡状态,抑抑制弧菌的生长。相关数据显示,卵囊藻在养殖前、中和后期占微藻总量分别达到98.0%、78.9%和45.1%,优势持续时间长达77天;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降低51.7%和30.2%,对Zn2+ 和Cu2+的吸附率达81.4%和52.5%;并能抑制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繁殖。

上一篇: 大北农2015年报三大亮点,2016年六大规划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