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2016年3月28-29日,第五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在江苏无锡锡州花园酒店隆重举行,作为华东地区的主养品种——异育银鲫,很多专家学者、行业翘楚在台上为大家带来了异育银鲫的相关报道。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谢骏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他的报告:《异育银鲫出血病与应激防控技术》,以下是谢骏的报告整理录音详细版:
近几年鲫鱼疾病频频爆发,其中,鲫鱼鳃出血病受到广泛关注。关注点也从最初的病原防控转移到鱼的状态。鱼的状态分为三种:正常状态、发病状态、应激状态。而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应激状态,造成病害防控上的纰漏。有外国学者提出,水生和陆生动物的区别在于水生的病原总是存在的,是否发病取决于当时的状态。处于应激状态的鱼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从而容易发病,故,鲫鱼的鳃出血病可以理解为鲫鱼在应激状态下疱疹病毒的感染。相应的,应激来源可以区分为天气和人为操作产生的应激,高温、高密度、捕捞等都会造成鱼的应激。工厂化养殖是封闭的,稳定的屏蔽性系统,发病几率大大下降,而池塘养殖是开放性系统,天气则产生中长期影响,从而增加发病率。或许可以通过对年份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预测疾病的爆发,规避病害的应激状态。虽然2015年苏北等地区鲫鱼鳃出血病爆发导致大量死亡,但相比于2011年到2013年患有鳃出血病的鲫鱼一拿上岸就淌血,2015年的症状大多是鱼鳍发红,说明病毒的攻击力在下降,鱼的病症在减轻。用最毒的毒株去攻击草鱼也并没有受到感染,鳃出血病只发生在鲫鱼身上。今年会是鲫鱼养殖业的丰产年,鳃出血病整体比2015年大大好转,鼓励养异育银鲫,出热水鱼,在6-8月份高温天气增多,要注意细菌性疾病暴发。
鱼在应激状态下的变化
鱼在应激状态下是一个耗能状态,急需糖代谢,而蛋白质难以消化,养户投高档料反而会使鱼的负担加重进而使鱼的发病状态加剧;同时,在应激状态下氧气的需求量增加。应激状态下耗氧,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下降。这时如果投入枯草芽孢等耗氧型调水剂会造成新的应激;再者,免疫能力急剧下降,此时如果采取换水等措施或使用消毒剂等会对鱼体造成进一步的刺激。在正常情况下,鱼与病原是和谐相处的,鲫鱼的出血病病毒一直在鱼身上携带着,但并没有对鱼的生长,游动等造成影响。病原到处存在,只是在应激状态下才会爆发。
鱼的三道防线
气-水界面主要功能是气体-液体交换的场所,也是生产者——藻类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场所,需要有很好的藻相,避免蓝藻藻相的形成。而养殖所需要的良好的藻相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肥水管理因此,要求施肥应穿于养殖过程的始终。池塘养殖所需要的90%溶氧供给来自于气-水界面,池塘养殖离不开大功率的叶轮式增氧机,无论池塘是否有底层微孔增氧设备;因此,形成和维持一个畅通的高通量的交换界面是气-水界面管理的关键所在。
肠道健康中粘液健康是很重要的,而必需强调粘膜健康。粘膜有两个保护系统,鳃液和皮肤的粘液与肠道粘液,分别由不同的基因调控处理。泥-水界面是池塘物质转换的主要场所,在养殖期不要用颗粒型消毒剂来消毒,在养殖后期,多使用生物底质改良剂和底层增氧设施来加强物质转换效率。
应激状态该如何缓解?
防控体系分三部分:预防技术体系(正常期)、预-控技术体系(应激期)、控制技术体系(发病期)。在预-防应激技术体系里面严禁用药,包括消毒剂。整体来讲,基本判断是在防-控抵御设施的时候可以将药物从1000块钱降低到200块钱,但可能将调水产品增加。在用药技术里面主要是减少病原体,就是减少继发性感染,可以用消毒剂。在控制技术体系里面,病毒病无法治疗,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源头,降低爆发的几率,这时必需使用消毒剂和抗生素。目的是让鱼进入稳定期,修养期。一般发病后会采取不换水、不投喂、不用药原则。不投喂只是短期的三五天不投喂。草鱼假如30天不投喂,抵抗力明显下降,45天是关键点。长期不投喂会产生饥饿应激,会产生很多损伤。鲫鱼比草鱼灵敏,团头鲂则更加灵敏。在饥饿一个星期以上要投入正常时期的1/4的饲料,再逐渐增加50%,直至回复正常水平。如果死亡量超过2000尾,建议出塘或者熬塘。熬塘是在能够判断气温能很快上升,鱼的发作机会少,或者是鱼太小不值钱就可以熬塘。养殖户需要注意气候的短期变化,对病情和天气的了解,对天气的整体走势有一个预判。天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是缓解的关键。
第一是提高免疫力可以通过免疫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鲫鱼除了可以进行浸泡,也能通过打针处理;第二是免疫增强剂的广泛使用也有其必要性,要有针对性的对肠道健康、肝胆健康、粘膜健康进行区分;第三是均衡增氧技术,增加增氧机、微孔盘、增氧剂等;第四是三道防线的生态调控;第五是切断传播途径,许多大型的养殖场都是通过自己育苗来全程控制苗种来源。苗种方面可以通过抗病育种技术,连续通过打针,即第一代打针增强免疫力,第二代再打针等,通过控制打针的代数来增强抗病力,现在正朝这个方向发展。除了这几个措施之外,饲料添加剂中添加铁制剂或许是个重要的措施。因为在血红蛋白载氧能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需要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补充,这方面在神经科里面还在做一些实验。
上一篇: 包头市引进的水产新品种养殖试验成功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