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2016年全球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全球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生猪养殖:有限的弹性,确定性的增长,配置首选

  在经历了两年猪价低迷后,行业持续去产能,能繁殖母猪存栏量较高点下降24%,创历史新低。同期扣除繁殖母猪的生猪存栏量下降20%,也创下历史新低。2015年 10月份能繁殖母猪环比下跌0.3%,跌幅较上月有所收窄,去产能接近尾声。但是从母猪补栏到商品猪出栏需要10个月,即使考虑补栏2016年生猪供应量难以根本改善。

  由于经历了两年行业低迷,养殖户资金压力大,养殖户本轮补栏积极性不高,因此将拉长行业景气周期。考虑到生猪养殖周期,猪肉景气行情有望延续至2016年三季度。此外,2015年9月份以来,玉米收购价格下调至2元/公斤左右。目前玉米、豆粕等饲料主要原料价格均处于历史低位,并且供给过剩的状况短期无法改变,未来仍然有下降空间。在饲料价格低迷下,预计2016年生猪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但是将保持高位运行。我们测算玉米下跌10%,养殖利润大概上涨15%,预计2016年生猪养殖利润将创新高。

  二、肉鸡养殖:大周期底部反转,鸡肉价格持续上涨,进攻首选

  2014年“三公消费”因素开始衰减,鸡肉消费降幅收窄。2015年以来,猪肉价格攀升,猪鸡价格比维持在2以上的高位,替代效应明显,预计明年鸡肉消费量有望企稳回升。微观上看鸡肉消费大户KFC在中国大陆仍然有5.8%左右的增长。长期来看,鸡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动物蛋白,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我国肉类消费中禽肉占比21.6%,显着低于美国的40%,仍有1倍提升空间。

  鸡肉消费量开始企稳

  猪鸡价格比

  按照每年消耗1300万吨鸡肉计算,我国祖代鸡引种量需求约为80-100万套。在白羽鸡肉鸡联盟协调下,2015年计划将祖代鸡引种量将控制在110万套以内。

  但是2015年1月,美国禽流感爆发,国家发文禁止进口美国种鸡,因此进口量大幅下降,预计2015年全年引种量仅为70万套。同时按照白羽鸡联盟共识,组代种鸡满50周(科宝52周)必须淘汰。由于从祖代鸡引种到商品鸡出栏共需14个月,2016年鸡价将步入景气通道。

  祖代鸡引种量持续下降

  此次法国 H5N1 禽流感病毒传染性和致病性比去年美国的更强,农业部已经禁止从法国进口。2015年1-10月,我国共进口祖代白羽肉种鸡50万套,其中96.8%的祖代鸡均从法国进口。目前与我国签订检疫条款的除美国和发国外只剩下新西兰,而新西兰祖代鸡产能只有20-30万套。如果2016年美国继续禁运,祖代鸡引种量将大幅下降,进而影响2017-2018年商品肉鸡供应。而美国目前部分州仍有零星疫情,中美双方持续谈判,最早或于2016年下半年解禁。因此,法国禽流感至少导致祖代鸡引种断档6个月,行业景气周期被拉长。

  2016年与2011年供求情况相比,我们发现供给方面2015年祖代鸡引种量低于2010年至少20%;需求方面2016年预计与2011年鸡肉消费类持平,在宽松的流动性和猪肉高价位催化下,2016年鸡肉价格涨幅有望超越2011年。

  三、肉牛养殖:长期供给不足,跨境收购优质牛源是关键

  中等偏上及更高收入的人群牛肉消费是低收入人群的1.5-2倍。随着收入的增长,中产阶级迅速扩大,牛肉消费量呈递增的趋势,自2007-2014年我国牛肉消费复合增速高达14.64%。2013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4.92公斤左右,而世界人均消费量为10公斤,还存在1倍的差距。但是我国牛肉供给增长缓慢,进口依存度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在出栏量增加的同时,肉牛存栏量持续下降,未来牛肉供需缺口长期存在。

  牛肉消费持续增长

  国内牛肉供给不足

  牛属于单胎动物,一胎只能生产一头小牛。而且牛的生长周期漫长,从母牛出生到肉牛出栏整个周期可达3.6年,其中从母牛怀孕到成长为牛犊 (脱离哺乳期)需要 18个月。如果企业从事肉牛繁育环节,周转就将大大放慢,从而占用大量的场地和资金,但如果企业收购牛犊育肥,8个月就能实现周转。因此企业专注于育肥和屠宰加工环节,98%以上的母牛和小牛则掌握在农户手中。

    肉牛饲养周期长

  每公斤牛肉生产成本约为21.13元,较每公斤猪肉生产成本高出33%。散养肉牛头均成本8878.24元,是散养生猪的近5倍。肉牛养殖对农户资金要求高,通常出栏量50 头左右的养殖场需要投入资金50W。再加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落后,农业贷款规模小,导致我国养殖场规模总体偏小,年出栏量超过50头的仅占27.3%。而养殖周期长叠加养殖规模小,农户养母牛和小牛的效益相对于养猪或者外出打工不高,农户积极性差。

  散养肉牛和散养生猪成本(单位:元/头/年)

  我国的肉牛品种仍处于以黄牛为主的状态,良种率低,改良肉牛比例仅占30%~40%,而澳大利亚改良肉牛比例占 90%以上。澳大利亚牛种,包括安格斯、西门塔尔,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肉用品质好、屠宰出肉率高等特征。我国平均为201.5千克,世界平均水平为205千克,而澳大利亚等肉牛业发达国家肉牛胴体重平均在295千克以上。就出栏体重而言,我国肉牛12~18月龄体重(250~350千克),而澳大利亚等肉牛业发达国家的12~18月龄肉牛出栏体重则高达450~550千克。

  澳大利亚在肉牛育肥期之前主要饲喂牧场生长的禾本科牧草、人工种植的新鲜苜蓿、大麦及干草。育肥期也以大麦、苜蓿为主要饲料。而人工种植苜蓿草1年可收获7-12季(中国只能收获3-4季)。因此澳大利亚饲料成本低于国内。此外,澳大利亚草地资源丰富(中国肥沃草场缺乏),在育肥期以前,肉牛以放养为主;育肥期以后以规模养殖为主,机械化程度高,因此澳大利亚肉牛养殖人力成本甚至低于国内。饲料和人工成本在肉牛养殖总成本中占比高达31.44%,因此在饲料、人工成本优势下,澳大利亚肉牛养殖成本比国内低40%-80%左右。即使考虑关税和运费,澳大利亚的肉牛仍然比国内便宜30%以上。

  澳大利亚牧场养殖规模较大,存栏量100头以下的养殖场仅占19%,而存栏量超过1600头的养殖场贡献了52%的存栏量。 在肉牛产业链上游养殖环节,育种场和母牛繁育场数量和平均存栏量远高于育肥养殖场。育种场和母牛繁育场农场数量多,平均存量高保证了澳大利亚牛犊供应充足。而在产业链下游屠宰环节市场较为集中,JBS、Cargill、Nippo meat三家企业合计市占率超过50%。产业环节的行业集中度正好对应了其盈利能力,上游养殖环节盈利能力较弱,总资本回报率平均在0.5%左右;而下游纯屠宰环节1总资本收益率可以高达20%左右。

上一篇: 水中捞“金”——江西九江湖口县做大特种水产纪实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