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上陵牧业良心牛奶是怎样“炼”成的

上陵牧业良心牛奶是怎样“炼”成的

    奶制品行业已到了“奶源为王”的时代。

    作为国内最先进的奶牛养殖企业之一,宁夏上陵牧业股份公司拥有独特配方饲草料,通过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生产的牛奶品质高且长期供不应求。

    决定养牛的第一天起,上陵牧业就决心做高品质牛奶,一直坚守精耕细作。

    高品质牛奶背后的故事

    围个栅栏就能养牛,有必要花5000万建奶牛场吗?

    这是上陵牧业投建翔达牧场时的一次会议议题。

    最大的质疑来自银行界投资界人士,他们看了相关规划后直撇嘴:简直是胡闹,建这么好的养牛场,成本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来!银行也不愿放贷。

    上陵集团高层很坚定:生产高品质牛奶,必须建高标准牧场。没有贷款集团注资!

    2010年翔达引进全套美国设备,建成宁夏首个现代化奶牛场,并一次性购进2000头荷斯坦奶牛。现在看来,当年的规模化现代化养殖颇具战略眼光。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奶业巨头形成一个共识:优质牛奶只能来自管理良好的规模化奶牛场。这也是我们建高标准规模化牧场原因。”上陵牧业董事长史仁说。

    2014年以来,受经济下行期、进口奶粉影响,乳企再次遭遇寒冬。上陵牧业源奶价格从每公斤5.5元降至4.1元,但2015年依旧投入4.6亿购进奶牛和饲料,投入上没有压缩一分钱。

   “从几百头到1.8万头,规模化养殖是高品质奶的保证,有利于奶牛结构调整。在奶业低谷期加大青年牛数量,高峰期增加泌乳牛数量,最大化控制成本提高产量。”史仁说。今年上陵牧业忍痛淘汰三千头低产能奶牛,损失1700多万。为生产高品质奶,上陵牧业不惜血本。从决定养奶牛时,就给自己戴上“紧箍”。

    位于贺兰山脚下的信旺牧场,是上陵牧业2000年建设的首个奶牛场。首批引进60头澳大利亚奶牛,是宁夏第一批进口奶牛。“那时条件特别艰苦,为养最好的牛,建最好的牛场,我们吃住在山下,米饭混着沙子吃。”回首往事,上陵牧业总经理史俭记忆犹新。

    2005年信旺牧场开始交奶,很快吸引蒙牛集团目光,通过层层“考验”,成为其签约的全球优质奶源基地,今年又成为伊利集团合作伙伴。如果说上陵牧业是匹“千里马”,蒙牛伊利则是“伯乐”。“它们给予技术和销售支持,对奶源严把质量关,深化了我们的认识。上陵牧业的壮大离不开他们,我们有信心提供更好的牛奶,实现双赢。”史俭说。

    上陵集团一直秉承“诚信、务实、创新、求效”理念,“诚信”排在第一位。“做牛奶靠得是良心,良心坏了,就生产不出好牛奶。这是我们骨子里流淌的东西。”史仁强调。

    信旺牧场被史俭称为“上陵牧业精神基地”。这种精神,就是那颗始终坚守高品质奶的初心吧。

    一杯良心考验的好牛奶

    履行永远比承诺更重要,一杯禁得住“考验”的牛奶就是最好的证明。

    12月24日,走进翔达牧场,整洁的院落中,很难想象这里养着4300多头奶牛。

    上陵牧业副总经理张宏宝手中一张蒙牛乳业出具的入库验收单,标注着当天生奶的各项指标:每百克蛋白质3.71克,乳脂4.27克,营养成分很高;菌落总数11.6万菌落/毫升。说明牛奶污染程度低、冷藏好,产奶牛很健康。这几个数据均优于国家标准和各大乳企自行制定的采购标准。

    电脑上是“奶业之星”绿色界面。张宏宝输入一个牛号,轻点搜索键,这只牛立刻亮出“身份证”,信息20多项,如出生信息、受精繁殖、乳房炎检测甚至照片。“奶业之星”对整个牧场的奶牛状态了如指掌,断奶的、发情初配的、怀孕的、待产的……2009年上陵牧业先后为7个牧场引进这套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实时监测每头奶牛身体状态,为我们制定喂养、防疫、配种方案,调整牛群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张宏宝说。

    他们还引进“奥特”发情检测圈、红外线光谱分析、奶牛B超仪、称重与蹄疫检测系统等高科技。上陵牧业投资数千万成为宁夏首家实现信息化养牛的牧业。

   “我们一直把牛当人养,只有吃好休息好,不生病,才有高品质奶。”这是上陵牧业几位高层口头禅。

    翔达产房区门口,标着“一切从娃娃抓起”,里面几头小牛犊卧在蓬松的稻草上休息。母牛人工授精时,选择的冻精来自世界前100名优质公牛,受精卵形成那刻起就携带着优秀基因。

   “小牛一出生就被悉心照顾。浴霸取暖,牛奶喂养,断奶后吃专门配备的开食料,其蛋白含量每公斤达18%以上。”张宏宝站到一间小牛舍前,抓起饲料闻了闻。稍稍长大的小牛就住进了冬暖夏凉的“单人间”。

    在钢筋立柱打造的牛棚里,奶牛们很悠闲,有的卧在干燥沙床上,有的低头吃饲料。2009年上陵牧业率先建起散栏式奶牛自由卧床,一牛一床。

    上陵牧业最津津乐道的是独家配方饲料。在饲料加工区,堆积如山的燕麦草、苜蓿散发着淡淡草香味。几辆饲料车来来往往,把饲料运往不同牛区。

   “牛和人一样,吃得好吃得安全才能工作好。”张宏宝说,“我们选用不易霉变、容易消化的优质燕麦草,苜蓿大部分从美国进口,蛋白含量在18%到21%。每年青储收割时,公司派30人到地头轮流监督,夜里也不离开,草质检测达标后才能装车。那一个月,就像打一场硬仗。原料进厂后要经过微生物检测,不合格就不用。今年仅饲料投入就近1亿元。”为实现饲草料自给自足,除了配备一个1.77万亩的草业基地和年产3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上陵牧业还建设了宁夏唯一的饲料营养配方实验室,聘请宁夏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王玲教授为营养师。王玲是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博士,她介绍:“牛的年龄、体重、产奶量不同需要的营养不同,我们据此打造饲料配方的‘私人订制’,通过TMR机进行精准投放,以激发奶牛的最大产奶潜质。”

    挤奶是保证源奶不受污染的最后一关。上陵牧业为几个牧场安装了美国博美特自动挤奶设备。100多头奶牛整齐地站在挤奶台上,乳房检查,乳头消毒,套杯,脱杯。牛奶沿着管道冷却杀菌后直接灌进奶车,整个过程看不见一滴牛奶。

    高品质牛奶换来的是良性循环。纵观全国奶产业起起落落,13年来上陵牧业不但没有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也没有亏损过,仅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就超过1.1亿元,同比增长77.86%。

上一篇: 德州对接京津冀再传佳音 首农参股中澳打造鸭业龙头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