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中瑞奶业项目海外培训引入MBA授课模式

中瑞奶业项目海外培训引入MBA授课模式

     10月12日-16日,中瑞现代化奶牛场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培训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海外培训;共有来自蒙牛、辉山、君乐宝、广东燕塘、广州风行、上海旺旺、四川新希望、西安银桥和黑龙江农垦畜牧兽医研究所的15位优秀学员赴瑞典“参与式”接受了多方位的技术培训;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晶老师和利拉伐中国牛奶质量方案经理刘英霞博士担任全程翻译。
          
     打破传统的“学徒式”老师单向授课方式,利拉伐全球培训团队携手利乐经过逾2月的精心设计、引入MBA“参与式”教学模式,提升牧场技术培训的务实性、实践性和操作性,让学员通过为期一周的瑞典培训,真正能吸纳国外先进的养牛技术、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思牛之所思,将所学知识真正落地自己的牧场,实现效率化、规模化、可持续的科学养牛,收获更多优质牛奶。

     奶牛养殖是一种学术与实践、理论与生产密切集合的行业,奶牛研究者通过搜集牧场一线数据、素材和实例,进行整合、分析和总结,系统地升华出一套核心知识体系以及专业的牧场管理方法、经验和模式,而牧场的职业经理人如何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并落地到国内牧场的实际生产中是本次培训的目的。

     中瑞奶业人才培训围绕现代化牧场牛群管理、繁育、营养饲喂、疾病防控、环境控制等内容展开,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由国内理论培训、牧场见习和国外考察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为期半年的国内理论培训和牧场见习,优秀学生被推荐到瑞典考察学习一周,主要学习奶牛场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方式、可持续养牛理念和思路以及世界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
          
     课堂讲解+牧场实操+小组讨论的模块化学习

     ·  全球奶业纵览,了解奶价走势,定位养牛未来

     ·  人与奶牛和谐共处的秘籍分享+现场演示;少了应激、没了人牛冲突、正确赶牛,奶牛更开心、更健康、更高产

     ·  关奶牛注营养及与体况评分的关系,最影响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信号“落地”拆解

     ·  从奶牛的视角看牛舍设计规划,思牛之所思;牧场规划建设,实用工具分享

     ·  四家不同类型规模牧场实地考察,运营评估及分析

     ·  资深修蹄专家牧场现授牛蹄护理经验和技巧

     ·  瑞典农业大学实验牧场参观学习,奶牛专家分享“奶牛大餐”制作经验

     ·  Hamra牧场博物馆参观,了解挤奶机的百年发展历程

     ·  Hamra牧场参观,学习VMS机器人挤奶系统,了解智能化养牛思路

     ·  探访利拉伐瑞典总部,了解VMS机器人组装流程,学习LEAN精益生产工艺
                                   
     “我与中瑞项目的缘分很深,早在20多年前,我就参与到中瑞两国的奶业培训项目之中,利拉伐仍将继续参与下去。使可持续的食品生产成为现实是我们的愿景,我们与兄弟公司利乐对该项目的支持,也是本着这个愿景。本次培训班的学员组成非常多元,都是来自国内非常优秀的乳品企业,有些负责牧场运营、有些负责奶源、有些负责牛奶销售,有些已经成为牧场经理人、有些即将成为牧场经理人,如此有意思的成员组合势必会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利拉伐全球总裁Joakim  Rosengren,“大家在Hamra牧场度过一半的时间,Hamra牧场是利拉伐的自有牧场,一个非常棒的牧场,既是一座商业运作的传统牧场,又是一座实验牧场,利拉伐将最新的技术产品投放于此,还是一座培训授课的牧场,为利拉伐全球的员工和中瑞奶业项目学员提供技术培训的场所。祝愿大家在瑞典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有所收获,将所学的知识、经验和技术运用到自己的牧场、分享给国内同仁,提升国内的牧场养殖效率。”
          
     本次海外培训的学员被进行2种模式的分组:模式1 全班被分为3个大组,理论课结束后做小组总结和课堂笔记整理与分享;模式2 随机分配2人组成迷你搭档,做牧场实地评估和分析各个生产环节,找出牧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解决方案,每天晚上做小组总结汇报。培训班的学员背景非常多元,都是来自国内非常优秀的乳品企业,有些负责牧场运营、有些负责奶源、有些负责牛奶销售,大家从不同的视角和思路去看待奶牛养殖,每一次小组讨论都激烈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督导老师Claes Johansson(利拉伐牧场设计及奶牛行为专家)也在讨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鼓励并引导学员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勇于发现和创新,他幽默诙谐且惟妙惟肖地讲解,让学员的参与度和热情更为高涨。

     本次培训除了学习参观利拉伐的Hamra自有牧场外,还安排了4家牧场,总存栏从600头到1500头不等,养殖方式非常多样:

     既有使用VMS机器人挤奶系统的智能化牧场,也有使用转盘式或者并列式挤奶机的传统牧场;

     既有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型牧场,也有纯粹的商用型牧场;

     既有一个老板、一个家庭独立负责的牧场,也有多个股东、多个家庭共同管理的牧场。

     案例牧场1:逾千头规模的牧场,其员工只有7个人,奶牛单产10多吨,养牛人充满品质的养牛、品质的生活是如何实现?学员们将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小组实践讨论的一些思路分享:

     讨论中,扩展使用了“问题决策与分析”工具之一5W提问法 ( 即5 Why,五个为什么) ,透过在牧场中看到的某种好/不好的现场,多次反问,结合所学知识,推理出根本原因。比如,通过奶牛的眼神、耳朵、头部动作、排泄行为和粪便情况等,解读出奶牛想要传递的信号,牧场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牛群舒适度如何?

     卧床舒适是否?

     奶牛个体竞争如何?

     奶牛感到拥挤吗?

     粪便为什么会拉在卧床上?是奶牛个体的原因还是卧床设计原因?

     卧床一定需要挡胸板吗?

     卧床垫料到底哪种好?怎样的卧床才是奶牛的喜好?

     对比不同牧场的奶牛舒适度,有哪些值得借鉴,有哪些不好?

     后蹄关节的伤来自哪里?

     ……

     “牧场管理是一个整体,各个环节均需到位。大家在牧场实践中看到,即使饲料配方一样,但是管理水平不同,牧场的单产也非常不同。同样的一家牧场,两易其主,爱奶牛的新主人将奶牛单产翻倍。牧场运营遵循木桶定律,牧场的管理水平和收益水平将受到短板环节的严重制约。牧场管理,一切从奶牛出发。” Charlotte Hallén Sandgren, 牧场资深管理咨询师、利拉伐全球奶牛技术推广与发展总监。
          
     学员之声

     创新型培训模式,更大的激发了我们的兴趣;
         
     外国授课专家实战经验丰富,更感谢中国农大教授的王雅晶老师和利拉伐的刘英霞博士到位的翻译,让我们得意深入理解外国专家的技术精髓;

     与全国各地的牛人一起留学瑞典,收获知识,更收获了友情,大家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带回国内,助力中国奶牛养殖业;

     意犹未尽,牧场实践可以再多些;

     利拉伐和利乐公司安排得非常细致,从学习、居住到餐食,都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惊喜。
 
     项目背景:奶业是中国畜牧业中充满活力且极具潜力的产业;瑞典作为世界农业和食品产业领先国家之一,与中国在奶业领域的合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1984年的中瑞北京奶业培训-产品开发中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奶业培训、产品开发机构。作为中国和瑞典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该中心为中国奶业培养了4000多名奶业技术人才,其中多数已成为当今中国奶业的骨干力量。利乐与利拉伐公司也一直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支持者。2012年8月,农业部韩长赋部长访问瑞典,两国农业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瑞典农村事务部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奶业合作是两部农业合作重点领域。继续中瑞奶业人才培训项目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现代化奶牛场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中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秉承百年经验及不断创新之精神,利拉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牧场解决方案。利拉伐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对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和客户经济效益有利;与客户共同承担社会责任,为创造一个更高产、更盈利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奶业而努力www.delaval.cn

上一篇: 湘潭:食用菌渣饲喂湘沙猪试验为农村废弃物利用提供新途径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