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金色8月,岭东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活力无限。
已对韩日出口产品60万斤的青山花菇基地,开始扩大规模和技术升级;对俄肉制品加工基地,土建工程正在火热建设中;引进俄木材进行精深加工的木业园区,已完成“三通一平”,建成后可引进11家浙商进园“抱团”进军欧盟市场。
一系列成绩取得的背后,凸显出的是岭东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抢抓机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和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一带一路”,它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将成为一条为全球繁荣创造新机遇、激发新活力的增长通道,也必将为“中国制造”创造出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
自古不谋长久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面对广阔的市场、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未来,老区岭东应该如何创新破局,借“一带一路”之势谋发展新篇?区委书记张志福洞察秋毫、胸有成竹。
作为我市煤炭开发的老区,岭东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与先进地区相比,岭东虽然有些落后,但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区位优势,以开放为引领、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实现射线效应。相信,借助于‘一带一路’战略,岭东的经济增长是可预期的。”对此,以张志福为首的区委区政府领导一班人,信心和决心都是满满的。
抢抓机遇,掘金“一带一路”,一刻也不能等!伴随这一理念的日益清晰,岭东区的项目建设逐步向外向型纵深发展。
自我定位把准脉,与市场需求共舞。时机恰到好处,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布局,在岭东悄然展开。
布局一:按照“农业建点,旅游穿线,绿色围城,彰显特色”的发展思路,实施“区林合作,林农结合,山地合一”的发展举措,建设集旅游观光、种植采摘、农业体验于一体的上游休闲农业观光带,青山大瓜籽、东兴大樱桃、北冰红葡萄、中双无公害蔬菜以及食用菌等主导产品,已基本形成了品牌优势。
其中,应对韩日市场需求,由浙江三江源菌业有限公出资成立的双鸭山青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菌类培育及菌类产品(食品、药品、保健品)的研发和加工。该项目占地面积500亩,计划年种植花菇500万棒,年产鲜菇5000吨,精深加工花菇1000吨。现培育完成的30万棒花菇已移入采菇棚,其生产的高质量花菇产品通过冷链运输全部出口到了韩国。同时,加工车间及冷库正在扩建中,预计年末完成花菇培育基地建设。
7月末,岭东区邀请浙江丽水庆元县食用菌研发中心、国家一级养菌师吴择红和青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金海为来自岭东周边的200多名乡村居民、林场养殖户和社区失业人员培训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为群众打开一条新的致富大门,实现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扶贫开发一体推进。
8月3日,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法国食用菌专家米歇尔先生及夫人不远万里来到岭东区上游农业观光示范园区食用菌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在实地参观考察了花菇培育大棚后,米歇尔先生对当地的生态条件、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品质表示认可。
在现场,张志福与外国专家交流洽谈了花菇产业的发展远景,并恳请米歇尔先生在给予技术指导的同时,利用自身影响力帮助开发欧盟市场,使岭东的精美食用菌坐上已开通的“哈欧”铁路货运班列进入欧洲美食市场,米歇尔先生对此欣然应允。
众所周知,融入“一带一路,企业力量自不可或缺。
布局二:在岭东区中小企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从事生猪饲养、种群扩繁,屠宰和肉制品深加工以及对俄出口贸易的肉业加工生产基地。
双鸭山市双乐肉制品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2亿元,在这里建起一个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年屠宰生猪20万头、生产肉制品3000吨的现代化生产线,以及一个种群繁育基地。目前项目已开工,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计划年内完成加工车间、冷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预计今年11月份能够试生产。
据公司董事长高朋乐介绍,未来其产品除了投放哈尔滨、北京等国内大中型城市外,还主攻俄罗斯远东市场。为此,公司将极力打造绿色生态畜牧养殖加工地方品牌,真正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安全放心的肉制品。
为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区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亲临建设工地,现场办公解难题保进度。8月3日中午,在项目建设工地记者遇到了区长王国强,他说,为了扶持好该项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对接企业,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使其成为岭东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布局三:引进外商,携手合作,规划建设木业园区。依托同江、抚远、饶河等口岸优势,利用俄罗斯原木材,由浙江商会出资建设占地2平方公里的集物流配送、木器设计、交易平台以及木糠加工、板材生产、门业家具、木艺木偶为一体的大规模木材交易市场和木制品集散地。
来到规划设计175万平方米的木业园区现场,记者看到原有的几处破旧的房屋已被夷为平地,园区按照“三通一平”的标准正在加紧完善。据了解,园区建成后,计划首批引进11家木制品加工及配套生产企业进园。
王国强告诉记者,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强化项目集聚和要素保障,逐步形成现代化服务管理体制,力争在短时间内打造一个对内对外贸易繁荣昌盛的新兴产业园区,最终把园区建设成为岭东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非煤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一带一路”已经明确点出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我们将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积极应对新常态、把握产业优势、打造新增长点,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主要任务,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聚焦龙江丝路带、加快发展岭东区”作为主题行动,努力使各项工作与“龙江丝路带”要求思路相衔接、工作相结合、步调相适应、举措相协调,真正把这一战略转化成为建设宜工宜游宜居新岭东的新引擎、新动力。张志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事预则立,谋而后成。岭东区眼盯世界,心怀谋略,志在四方。
谋略一:打造大通道,构建大平台。开展招商引企,吸引商贸物流、货运企业落户。立足区位优势,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争取与市级规划、交通部门衔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市规划标准接轨。以滨水大道、兴东大道为主框架,全面加强对外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尽快实现与周边市区通道布局相连接,构建完善的货物运输通道。
谋略二:承载大项目,完善大园区。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加强对外战略合作。以转型发展为重点,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务求“以煤为基、多业并举”,务求“打开大通道、念好山水经”。加强中小企业园区建设,构建对蒙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板块,重点发展钢铁吃配项目、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等主导和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增效,拓展对俄贸易市场,壮大地方工业企业出口规模。
谋略三:推进大服务,形成大体系。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商贸流通、信息、金融等服务水平,促进对俄经济快速发展。完善商贸物流体系,打造物流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大型物流和专业物流企业。引导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建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培育本土的电商龙头。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对俄合作投融资平台。
谋略四:实现大合作,释放大效益。加大与俄远东地区能源资源合作与开发,释放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的经济社会效益。旅游上,完善提升景区功能,整合旅游资源品牌,强化国内外旅游文化交流合作;工业上,建设好木业园区,努力培育外向型骨干企业,鼓励支持本土新能源企业赴俄远东开发建设;农业上,壮大对俄合作主体,加强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建设绿色有机果蔬、花卉等生产出口基地,重点推进中国(东北)花菇生产项目,加快对俄肉制品加工基地建设,力争实现进出口外贸大幅增长。
可以预见,外向型项目的强筋壮骨,必将为岭东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开希望之门。
(东北网)
上一篇: 四川:爱心企业捐赠种猪 促进灾区产业惠民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