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在六安市,提到现代渔业,人们自然要说起安徽省劳模、华润科技养殖公司董事长邬凌云。水产同行们,则称他为发展现代渔业的开路先锋,他是他们养殖致富的科技“芯片”。
痴心创业 披荆斩棘
1992年,一个特殊原因,让在江苏打工事业正蒸蒸日上的邬凌云,回到家乡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开始了水产养殖。干一行、爱一行的他虽然知道是“误入歧途”,但从不服输的他一头钻进去。
他起先做的是养鸡养鱼循环养殖,花十几万元在鱼塘边建成养鸡场,一边养鱼,一边养鸡。然而,刚刚起步,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由于电线失火引发火灾,鸡场及场内的几万只鸡被烧得一干二净。此时,他们已经欠下8万多元的债务。夫妻俩面对窘境,心情低落,然而顽强的邬凌云并没有就此沉沦,决定和妻子重头再来。他们贷款5000元再次启航创业之路。通过艰辛劳动,终于苦尽甘来,获得了他们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
对邬凌云来说,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当时,附近的陵波村有1000亩荒废闲置的鱼塘,位于淠河总干渠坝脚下,水源充足,无污染,四周无村庄,生态好,对于发展水产养殖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2002年初,他一举拿下千亩鱼塘的承包权,这也为他今后的养殖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然而万事开头难,千亩鱼塘由于长时间无人管无人问,荒草连天,堤坝倒塌。当第一天,他带着十几个工人去干活时,别人一看扭头就走,谁也不想在这样的地方劳动。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是远近知名小老板的邬凌云,只好卷着铺盖,带着父亲的责备、妻子的埋怨,一个人住在这一片荒凉的渔场中。邬凌云逐步改变了鱼塘的破落景象,附近农民也陆续开始走进鱼场做工人。
如今,他的鱼场越做越好,发展为华润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并在水产基地内建了一个种禽厂和一个孵化厂,拥有固定资产达3000多万元。2011年,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菜篮子”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13年,公司被评为安徽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潜心科技 全国领先
邬凌云对发展现代渔业情有独钟,在投入上毫不含糊。2010年,邬凌云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对整个渔业生产基地按照现代渔业的要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基地,场区环境优美,池塘标准规范,水、电、路配套合理完善,养殖设施先进。2012年又投入160万元,为基地安装了渔业物联网,实现了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周围百姓戏称他把鱼养在了互联网上。
邬凌云对水产养殖的技术研究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致胜的法宝。公司先后与美国大豆协会、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他自创了黄颡鱼人工繁育、池塘曝气推水增氧机械、中草药防治鱼病、水产健康养殖饲料配方等许多独特方法。2013年,美国大豆协会在我国推广“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他经过反复的学习和揣摩,对该项技术进行继续升级改进,2014年,投资80万元,建设“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设施3套,当年投产,获得成功,特别是自主设计的鱼粪自动收集设备效果明显好于美国,受到美国专家的称赞,并获邀赴美国奥本大学交流考察。
真心帮扶 带富一方
“树高千尺不忘本,致富思源报党恩”。近十几年的发展,邬凌云的确富了,但奉献社会、带领乡邻共同致富才是他最终的追求。在他公司的125名员工中,招收的特困人员就有近40人,不仅使他们脱了贫,更把他们培养成养殖能手,成为业界“香饽饽”。他热衷公益事业,多次资助贫困学生。
邬凌云不是一个保守的人,他常说,船多不误路。如今他的水产养殖基地是组织部门“双培双带”示范基地,每年都在此开展义务培训基层党员工作。2014年,他帮助安徽省内12家企业建设了“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设施,并无偿提供技术支持。他还编制了《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手册》和《水产健康养殖新技术》等图书手册免费赠送给水产养殖户。
现在,邬凌云每月都要接待来自北京、上海、湖北、山西、山东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水产养殖户,向他们讲授技术、赠送图书、带领观摩,累并快乐着!他说,把自己的技术传授出去,就像自己酷爱的书法艺术一样,那都是“走心”的享受!
(六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