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分布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地中海水牛,是目前世界上河流型水牛中产奶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 也是目前世界上针对乳用性能选育程度较高的一个品种, 目前已被引进到英国、 荷兰、 巴西、 美国、 澳大利亚等国家。据国际水牛联合会常务秘书长安东尼奥教授(Antonio borghese)2013 年 4 月来访时提供的意大利 2009 年资料显示, 其泌乳期(270d)产奶量可达到 2 221kg, 部分高产牛群可达4 000kg ~ 5 000kg, 平均乳脂率 8. 24%, 乳蛋白率4. 66%。经中度育肥的 15 月龄 ~ 16 月龄公牛活重达 400kg ~440kg, 日增重 800g ~ 1 000g, 胴体率62%, 屠宰率 52%。地中海水牛乳肉性能均相当出色, 是当前各国水牛产业开发不可多得的优良遗传资源。
2007 年 7 月, 广西水牛研究所在国内首次引进地中海水牛冻精, 与摩拉水牛、 尼里/拉菲水牛以及本地水牛进行人工授精, 并对杂交后代进行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研究, 至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培育了一定数量的杂种群体, 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优质种源。我区是国内开展水牛杂交改良最早的省区之一, 利用杂种水牛生产优质水牛奶已形成一定规模, 是我区的特色产业。但从产业化角度看, 还存在奶水牛存栏量不足和单产偏低的问题, 引入优质种源、 加快扩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地中海水牛的引入和推广, 将有力提升我区水牛杂交改良水平。本文从地中海水牛环境适应性、 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 分析地中海水牛在我区的推广应用前景。
1 我区水牛奶业发展现状
奶水牛是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 。《中国奶业年鉴》 2013 卷显示, 2012 年广西奶水牛存栏 6. 90万头, 同 比 增 长 15. 38%, 占 全 部 奶 牛 存 栏 的78. 68%, 水牛奶年产量 3. 30 万吨, 占全区产奶比重为 32. 74%。从分布面上看, 奶水牛向规模场或小区养殖方向发展, 形成了以钦州、 北海、 玉林、 南宁、 来宾五市为主体的奶水牛产区, 2012 年这些产区奶水牛存栏占广西存栏总数的 95. 80%。2012年广西总人口 4 712 万人, 奶产量 10. 08 万吨, 人均奶类占有量为 2. 12 千克, 约占全国人均 27 千克的 7. 85%。
从存栏、 产量和分布数据看, 我区形成了奶牛和水牛并举、 各具特色的态势。奶水牛具有覆盖面广、 养殖从业人数多、 发展速度加快等特点, 水牛品种改良和产业发展将惠及更多的农民。从人均奶类占有量看, 我区牛奶自给率极低, 为奶水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也说明新的优质奶水牛品种推广具有良好前景。
2 地中海水牛的环境适应性
地中海水牛原产地意大利, 其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引入地广西, 地处中、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具有气候温暖、 热量丰富、 降水丰沛等气候特点。为了摸清地中海水牛引进我区的气候适应性及其生长发育情况, 广西水牛研究所对地中海水牛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前期阶段(0 月龄 ~12月龄)的有关数据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地中海水牛及其杂交后代的体温、 呼吸、 脉搏等生理数值和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差异, 并与先前引进的摩拉、尼里及其杂种水牛数值相似。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初生重差异不显著, 随着月龄的增长, 地 × 摩、 地× 尼杂交后代的各月龄体重增长速度比地 × 本地杂种水牛高, 但差异不显著, 而地 × 摩、 地 × 尼杂种水牛在 0 月龄 ~ 12 月龄之间的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地 × 摩、 地 × 尼和地 × 本地的杂种水牛 1 月龄~12 月龄的体高、 体斜长、 胸围和腹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测试结果表明地中海水牛杂交后代能够适应广西的环境气候条件, 表现出良好的生长优势。
3 新种源的推广渠道和方式
我区是我国最早开展水牛品种改良的省区之一, 目前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品改服务网络, 形成了省级种公牛站→市、 县冻精站→乡、 村品改员→农户、 养殖场的品改体系。同时各水牛品改片区还有农户专门饲养用于本交的种公牛, 形成了冻配 +本交两条腿走路的局面, 两种方法侧重不同、 优势互补, 都是水牛品种改良的有效手段, 共同促进了水牛品改工作的发展。地中海水牛的推广工作完全可以沿用现有的良种水牛推广渠道进行面上推广。我区还在奶水牛品改工作扎实、 奶水牛普及较广的市(县)划定了品改重点市(县), 地中海水牛的推广也可在重点市(县)先行推广。
4 新种源的预期推广效益
推广效益是衡量一个品种是否值得推广的重要因素。我区自 1957 年和 1974 年分别获得印度的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以来, 在完成保种扩繁和杂交试验后逐步进行了面上推广,目前奶水牛已发展成为我区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奶水牛养殖业已成为当今广西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据测算奶农每养殖一头奶水牛平均每年可获利 3 000 元左右。
近十年以来, 随着政府对品种改良的推进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奶水牛产业快速发展, 奶水牛已向规模场或小区养殖方向发展, 形成了以钦州、 北海、 玉林、 南宁、 来宾五市为主体的奶水牛产区。水牛奶加工企业有皇氏、 壮牛和百强等, 2012 年加工水牛奶产品 4. 5 万吨, 奶水牛产业的发展已为广大奶农和奶企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推广奶水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 饲养水牛需要大量的青粗饲料, 而我区仅种植业每年就可出产 4 000 多万吨的农作物副产品, 如玉米秆、 甘蔗叶、 菠萝渣、 木薯渣等, 鲜喂或贮存使用都是水牛难得的饲料。发展奶水牛养殖, 农作物副产品通过牛肚子实现“过腹还田” ,变废为宝, 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很有意义。地中海水牛乳肉性能优良, 饲养方式与摩拉水牛、 尼里/拉菲水牛相同, 适应广西的环境气候条件, 而且产奶指数比后两者更高, 推广效益更好。
5 水牛品种改良的政策支持
新兴产业的起步和壮大发展需要政府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扶持。我区各级政府自从开展水牛品改以来, 历来重视对奶水牛产业发展的支持,明确指出 “水牛奶业是我区优势明显、 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 , 把支持水牛产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奶水牛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政策支持, 例如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于 2012 年印发了《广西奶水牛产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2011—2015 年)》 。
《规划》 中明确了全面实施“龙头带动, 技术支撑;重点突破, 分步建设, 整体推进, 稳步发展” 的框架布局 。《规划》 还安排实施良种繁育及杂交改良工程、 奶源基地建设等重大建设项目, 从种源、 饲养和饲料等方面加大投入促进产业的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4 年 1 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水牛奶业的意见》 ( 桂政发[ 2014] 16 号), 《意见》 提出广西奶水牛产业发展目标:到 2015 年, 产奶水牛存栏 4 万头, 水牛奶总产量达到 6 万吨, 水牛奶业总产值力争达到 20 亿元 , 《意见》 制定了设立自治区水牛奶业发展专项资金、 建立水牛奶产业扶持机制、 将水牛奶业作为自治区农业优势产业, 享受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奖励政策等。
6 结语
我区有着全国第一的水牛存栏量, 杂种水牛的养殖有着广泛且良好的氛围和基础, 杂交改良工作受众面广, 特别是在水牛奶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和相关开发项目的推动下, 杂种水牛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政府和民众高度重视, 地中海水牛在我区的推广顺应了当前形势需求。区外赵开典 2004 年就提出了用地中海水牛在云南省开展杂交改良的建议, 湖北省也于 2008 年引进了地中海水牛冻精、2012 年引入了地中海活体水牛进行研究开发, 因此我区应发挥品改先行优势, 加快地中海水牛的推广步伐, 提升我区水牛杂交改良水平, 促进我区奶水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农业部(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 陈明棠,黄锋,郑威;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 郑威)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