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摘要:猪经典蓝耳病现已成为危害猪场主要五大疫病之一,该文介绍猪场发生经典蓝耳病经过,叙述其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提出防控措施,为该病临床上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现俗称经典蓝耳病, 已成为猪场主要防疫之一, 其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是通过患猪和带毒猪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持续感染健康猪,猪机体抵抗力一旦下降,易暴发该病,造成猪场经济损失。
1 发生情况
云霄县陈某养猪场饲养 30 头母猪, 自繁自养,猪场免疫程序:28 日龄和 65 日龄各免疫猪瘟疫苗一次,35 日龄和 75 日龄各免疫口蹄疫疫苗一次,45 日龄免疫链球菌病疫苗一次, 3 日龄免疫伪狂犬病疫苗一次, 未免疫经典蓝耳病和圆环病毒Ⅱ型疫苗。 2014 年 3 月,该猪场有四栏共 43 头生猪(体重40~50 kg) 有个别出现精神状态不好、 体温升高现象,部分猪身上潮红或耳尖发绀,食欲减退;起初出现几头患猪,4~5 d 后迅速波及同一批猪群。 业主应用大量青霉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边治边死,经过 12 d 治疗,死亡 6 头,病情不见明显好转,3 月 25 日邀请笔者前往诊治。
2 临床症状
多数表现为体温升高,呈高热(40~41 ℃),精神状态不佳、沉郁,食欲减退或厌食,出现喷嚏、咳嗽、呼吸急促,患猪耳、腹部、背部潮红或无毛处发绀,以耳尖最多,四肢发绀,皮下出现蓝紫色血斑或块,发病率达 30%;后期咳嗽明显,有浆液性黏液流出,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食欲废绝,被毛粗乱,消瘦。
3 病理变化
解剖 1 头死猪和 1 头濒死患猪, 鼻孔有带血丝和泡沫状浆液性分泌物流出,耳、腹下、四肢呈蓝紫色,眼圈、肛门也呈蓝紫色;剖检可见肺部严重病变,肺组织呈大理石样变(暗红色肉变)、肿胀,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出血性浆液性黏液,胸腔和心包积液,肝肿大,色泽不均,质脆,胆汁黏稠,脾肿胀,肾苍白、肿胀,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猪蓝耳病。为进一步确诊,无菌采集剖检的病死猪肺、肝等脏器病料冰冻保存,送福建省畜禽水产疾病诊疗中心检测,荧光 PCR 检测结果,两份病料经典蓝耳病均呈阳性,高致病性蓝耳病均呈阴性,确诊为经典蓝耳病。
5 防治措施
1)做好患猪隔离和消毒工作,先将症状明显的患猪隔离饲养,独立治疗,加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所有猪栏用戊二醛消毒液按 1:500 喷洒消毒, 每天1 次,直至猪群恢复正常。
2)加强猪群饲养管理,除了加强患病猪群管理,更重要的是做好种猪和仔猪健康管理,转栏坚持“全进全出”,同时给予药物预防控制感染。 建议对健康猪群, 每吨饲料添加圆蓝瘟毒康 1 000 g+磷酸泰乐菌素粉 500 g,连用 7 d,降低感染或继发感染发生。
3)由于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采用对症治疗,对患猪进行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5 mL/头)+蓝圆康泰注射液(10 mL/头) 利高霉素注射液(5 mL/头)注射,早晚各注射 1 次,同群猪每吨饲料中添加圆蓝瘟毒康 1 000 g+磷酸泰乐菌素粉 750 g,连用 5 d。
4)加强疫苗免疫接种,全场种猪和仔猪群先用70%阿莫西林粉 500 g/t 和圆蓝瘟毒康 500 g/t 添加至饲料中饲喂,连用 5 d,确保猪群健康无异常后,接种经典蓝耳病弱毒疫苗, 种猪群每头免疫 2.0 头份,仔猪首次免疫 1.2 头份/头、二免 2.0 头份/头。 尔后,种猪每年接种 2 次,生猪 15 日龄首免 1.2 头份/头,35 日龄二免 2.0 头份/头。经 7 d 用药治疗和精心管理, 患病猪群除再死亡 3 头和淘汰重症患猪 3 头后, 逐步康复,10 d 后猪群饮食和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6 讨论
1)由于该病经常并发圆环病毒Ⅱ型或继发猪瘟等疾病,临床上要注意鉴别诊断。圆环病毒Ⅱ型引起临床上特征变化的呼吸道症状,会伴有渐进性消瘦;猪瘟则是猪体表有出血点或斑; 猪附红细胞体病则无明显呼吸道症状,猪体表呈贫血性苍白或黄疸。
2)该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不分年龄大小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潜伏期短,患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 接触性感染和垂直传播是该病主要传播方式。因此,要重视猪舍卫生干净、环境消毒,加强对患猪、带毒猪以及被污染环境、用具的消毒,从而降低猪场内有害病原微生物污染程度, 降低蓝耳病病毒存在和感染发生机会。
3)采用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较好手段,接种弱毒疫苗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弱毒疫苗免疫接种1 个月后可产生足够的保护抗体, 猪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免疫程序,同时兼顾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其他疫病免疫工作。
4)有条件的规模猪场有必要定期进行实验室抗体检测, 疫苗免疫效果或疫病感染情况可以通过检测抗体水平高低反映出来, 从而为猪场疫病防控提供依据,故定期对猪群进行监测(包括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是有重大意义的,猪场至少每年监测 1 次。
(福建省云霄县陈岱镇畜牧兽医站 汤荣辉)
上一篇: 猪病多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