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笔者在工作中通过与大量蛋鸡养殖户的接触,总结出以下几点养殖风险防范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1 研究市场规律,制定合理养殖计划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残酷,加之疫病暴发频繁,蛋鸡养殖市场行情变幻无常,所谓的“鸡周期”由3年左右逐步变为1年半或更短。众多养殖户感到市场扑朔迷离,养殖效益时好时坏,有的养殖户多年收益平均后几乎无利润可言,更有甚者血本无归,外债累累。因此,养殖者必须研究市场规律,控制规模,制定合理养殖计划。
1.1 控制养殖规模
据不完全计算,近年蛋鸡苗从出壳到育成期结束进入产蛋期的培育成本在30~35 元/只,养殖规模为 1 万只,照此计算,需要30 余万元的前期直接投入才能见到效益,且不包括鸡舍等固定资产投入。 基于此,笔者建议,养殖户应合理评估自己的资金实力,不要盲目贪大求全。 规模大小应以总资金除以 30 后稍有结余为宜。
1.2 合理制定养殖批次计划
均衡养殖是有效的方法。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不停地调整着蛋鸡业的波峰波谷,均衡养殖则可起到 “ 削峰填谷”的作用。“ 鸡周期”若以 1 年半计算,行情的 “ 优、中、差”分别为 6 个月,基本与鸡苗到进入产蛋高峰期的 170 天吻合, 养殖计划的制定可以此为参考。 通常蛋价处在 “ 鸡周期”的高峰期时,多数养殖户会加大再投入,导致鸡苗紧俏,价格可上涨至 3.5 元/只以上, 养殖者这时要避免从众心理,适度控制并减少规模,反其道而行之。“ 鸡周期”处在波谷时,养殖户则应逢低吸入,适度扩大下一批次的养殖规模。 而 “ 鸡周期”处于中间时,则应维持常态。
2 科学防范疫病
2.1 科学改善饲养环境条件
加强养殖场的疫病管理,完善消毒和隔离措施,规范防疫程序,净化和减少养殖场的疫病,并控制外来疫病。
2.2 严把鸡苗关
选择防疫及管理正规、有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医卫生许可证及引种证明的规模化大公司,且要保证商品鸡苗父母代种苗是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
2.3 把好疫苗关
要选择有国家正式批文来路正规的疫苗。
2.4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按鸡苗厂家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当前疾病流行情况,科学制订防疫程序, 有条件的最好依据检测抗体水平的结果而定。
3 提高养殖水平,控制养殖成本
3.1 重视育雏和5周龄的体重
5周龄体重能否达标对鸡群产蛋性能影响很大。 但在生产中常常只重视育雏期的成活率, 忽视 5 周龄体重,常因鸡群密度大、断喙不当、 饲料营养低等因素造成 5 周龄体重不达标。 单纯依赖药物提高成活率不利于后期生长和产蛋性能的提高,育雏期饲料 (开口料) 采用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等无抗生素技术, 重点保护雏鸡消化道健康, 能有效增强雏鸡体质,保证 5 周龄体重达标。
3.2 加强育成鸡饲养
有些养殖者错误地认为育成鸡不产蛋,用料好坏一个样。 事实上,若该阶段饲料营养水平低,会造成骨骼发育不良,产蛋期易出现脱肛、蛋重小、死亡率高等现象。 育成鸡是保证鸡群均匀度的重要时期, 应确保体重为“ 平均体重±10%”的鸡只占鸡群比例达到 90%以上。 在 6~8 周龄和 17~20 周龄可结合转群进行,低于平均体重 10%的鸡应淘汰, 高于平均体重10%的鸡应限饲。
3.3 平稳过渡预产期
育成鸡料过早或过晚过渡到蛋鸡料,会导致初产鸡腹泻,甚至出现瘫痪鸡、薄皮蛋、沙皮蛋、软壳蛋增多等现象。 应在鸡群 16 周龄至产蛋率为 5%阶段使用预产料,或将育成期饲料与产蛋期饲料按比例混合,逐步过渡为产蛋期饲料。
3.4 产蛋期的饲养
首先, 及时淘汰残次鸡、病弱鸡、寡产鸡。 其次,控制抗生素等药物使用,查清病因后,应按先窄谱后广谱的用药原则,切忌超范围、超剂量、超时间使用。 也要防止 “ 半量”投药,否则会因血液中达不到有效的杀菌浓度而产生耐药性。 治疗要彻底,否则细菌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反而会增加用药成本。用药要注意配伍禁忌, 如喹诺酮类与四环素、磺胺类与青霉素类、盐霉素与支原净、酸性药与碱性药不能配伍。 对于肠道疾病建议多采用增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 C,辅以微生态制剂加强肠道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修复。要防止缺水,使用经消毒合格的人用自来水。注重降温保暖,15~23℃的适宜温度不仅可满足鸡的生理需要,而且有利于提高产蛋、降低死淘率, 减少应激。
3.5 科学合理规划养殖园区
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和政策引导, 养殖园区和龙头养殖企业有大兴之风。虽然农业部制定了养殖园区建设规范,特别强调防疫条件, 但有些地方仍然规划与指导不到位,养殖场污物与净物不分道,无污物净化设施及防疫设施, 为养殖业埋下巨大的疫情隐患。
3.6 全面成本分析
养殖户往往只看鸡苗价、饲料和兽药的表面单价, 而忽视真正的养殖成本。雏鸡、育成鸡养殖要计算成活率、体重均匀度、饲料、鸡苗等成本;产蛋鸡要核算每千克鸡蛋成本、料蛋比与死淘率。 应根据蛋鸡日龄、产蛋率及淘汰鸡价,合理制定淘汰鸡出栏时间。
蛋鸡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把控好市场、疫病、饲养等环节,合理控制成本,才能避免或减少养殖风险。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戴德渊,张健,周鹏,邢豫川,王琳)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