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藏猪习惯性流产的诊治

藏猪习惯性流产的诊治

     摘要:介绍了藏猪流产的发病情况,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生殖内分泌因素几方面分析其病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藏猪习惯性流产为自然流产连续 3 次以上者,且每次流产往往发生在相同怀孕时间段。 2012 年以来,西藏工布江达一带发生多起以妊娠 100 d 左右的母猪食欲明显下降、体温略偏高,次日母猪外阴红肿 阴门变松弛并排出胎儿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习惯性流产。

     1  发病情况

     2012 年以来,西藏工布江达县以错高乡藏猪原种保护区为主, 先后发生多起妊娠 90~110 d 左右的母猪以兴奋不安、食欲明显下降、体温略偏高,母猪乳房肿大、外阴红肿、阴门变松弛,频频努责并排出胎儿为临床症状的习惯性流产。 排出胎儿多为弱仔猪,妊娠至 100~110 d 时排出的仔猪如抢救及时还有一定的成活率。

     2  病因分析

     2.1  遗传因素

     由于藏区农牧民缺乏藏猪的选育意识,粗放的饲养管理模式和小群体近亲繁殖严重等因素影响了藏猪的生产性能,使其繁殖力降低且生长速度缓慢。 近亲繁殖使血缘关系越来越近 造成胎儿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发育至一定时期常因不能存活而导致流产。

     2.2  免疫因素

     藏猪妊娠期, 习惯性流产者体内缺乏抑制具有对胚胎细胞杀伤功能的由母体产生的致敏 T 细胞, 母体内存在未被抑制的细胞毒细胞,这些细胞直接作用于胚胎,或通过释放炎性介质间接损害胎儿或胎盘,从而导致流产的发生。

     2.3  生殖内分泌因素

     粗放的饲养条件下,藏猪妊娠期处于高原青黄不接的阶段,母猪采食的饲草料营养不平衡,母猪体内孕激素分泌不足,尤其是蛋白质、VE、Ca、Mg 等的缺乏, 使胎儿营养物质代谢容易发生障碍,子宫蜕膜易发育不良,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最终引起流产。

     3  诊断

     问诊对于藏猪习惯性流产的诊断极为重要。通过向畜主询问, 发病藏母猪多为曾有正常妊娠,在妊娠至 100~110 d 时连续 2 次以上自然流产 ,即可确诊为藏猪习惯性流产。

     4  防治

     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和细菌性流产,同时还要使用保胎药物来抑制子宫的收缩。 ①青霉素 G钾,6 支×80 万 IU/支, 肌肉注射②肌注人用黄体酮,20 mg/(d ·次),每 3 d 用 1 次。 ③人用亚硒酸钠片,每天 2 mg/头,连用 7 d,同时,复合多维 100 g/t拌料。

     5  防治与体会

     对连续 2 次按习惯性流产治疗的妊娠母猪仍然流产者,应及时淘汰;对治愈者,加大对妊娠藏猪的精料补饲量,既可防治妊娠母猪的营养不平衡带来的生殖内分泌紊乱,又可防治领地意识强的个体因争食打斗而导致妊娠母猪流产,尤其是体况差的个体,流产后子宫修复不彻底,造成内分泌机能紊乱等最终导致习惯性流产;对出生 3~5 周的公猪进行睾丸摘除术,避免近亲繁殖;在妊娠后期,补饲精料中应添加复合多维,可保护体内组织细胞和某些活性物质免受过氧化物危害,调节妊娠母猪能够正常新陈代谢,同时还可保障胎儿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陈晓英,夏晨阳,马金英)

上一篇: 龙江县出台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验收办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