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CPMA核心免疫工程
规模化猪场若要控制疾病间的混合感染和交叉感染,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需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并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1猪场疾病现状
目前,规模化猪场疾病的感染日益复杂化,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繁殖障碍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混合感染和交叉感染,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对这些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并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1.1免疫抑制性疾病
蓝耳病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双重免疫抑制是目前猪场疾病问题复杂化的根源,另外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亚临床感染和免疫抑制也非常严重,还有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肺脏巨噬细胞抗原递呈能力的下降都会造成免疫抑制。由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导致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多发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多种疾病混合和循环感染的主要原因。同时免疫抑制造成自身抵抗力下降,对疾病更易感,同时影响免疫程序中其他疫苗的正常免疫效果。
1.2呼吸道疾病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复杂,既有病毒性病原,也有细菌性病原,经常并发和继发感染。分析如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萎缩性鼻炎;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咳嗽气喘为特征的喘气病,支原体破坏了支气管纤毛系统,极易诱发其他病原感染引起呼吸道疾病;猪蓝耳病毒主要侵害和破坏肺巨噬细胞和单核淋巴细胞,使得病猪免疫功能下降和免疫抑制;以突发咳嗽、体温升高以及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猪流感,破坏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屏障功能;以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口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为特征的传染性胸膜肺炎;还有猪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伪狂犬病毒、猪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1.3繁殖障碍疾病
病毒性因素主要有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等。细菌性因素如链球菌、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衣原体、附红细胞体以及弓形体等病原感染引起流产、死胎的现象也常有发生。猪伪狂犬病会引起初产或经产妊娠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或死胎。猪蓝耳病会导致母猪临近分娩时发生流产或早产,仔猪断奶死亡率高。猪钩端螺旋体病主要通过黏膜感染,导致母猪妊娠后发生流产和死胎。猪布氏杆菌病以母猪不孕和流产等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此外,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非典型猪瘟、猪乙型脑炎、猪流感、猪衣原体病、猪附红细胞体及弓形体病等均可引起母猪不孕、流产、早产、木乃伊胎和死胎。
1.4消化道疾病
猪瘟病毒会导致消化道黏膜的广泛性出血和坏死,消化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废竭。另外,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还有:伪狂犬病毒、大肠杆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这些病原既可单独感染,也可混合或继发感染。近年来的仔猪病毒性腹泻是危害最严重的消化道疾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必须免疫的疾病
通过猪群四大类疾病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是猪场疾病防控的核心,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核心。其次,重视基础疫苗的免疫:猪瘟、伪狂犬和口蹄疫。再次,引起呼吸道疾病的萎缩性鼻炎、喘气病以及季节性的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以及病毒性腹泻等重要疾病的免疫防控也不可缺少。
3如何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科学的制定免疫程序并结合猪场综合管理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保护猪群健康,使效益最大化。制定免疫程序时须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必须免疫安全有效的疫苗。2)目标原则,要明确接种疫苗要达到的目标,如保护胎儿、仔猪、母仔、育肥猪以及未发病猪群等。3)病毒性疫苗优先原则,制定免疫程序时病毒疫苗优先免疫,关键免疫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其主要危害是引起免疫抑制和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基础免疫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母猪重点免疫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选择性免疫支原体肺炎、传染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猪丹毒、猪肺疫及大肠杆菌病等。4)季节性原则,蚊虫大量繁殖的夏季易发乙型脑炎,高温多湿的夏季易发链球菌病、猪肺疫、猪丹毒、大肠杆菌等,寒冷冬春季节易发口蹄疫和病毒性腹泻等。5)区域性原则,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本场免疫程序,不要去抄袭或照搬其他猪场免疫程序。6)避免干扰原则,避免母源抗体、疫苗之间、药物以及应激的干扰。7)免疫监测原则,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免疫程序和评估免疫效果。
4规模化猪场CPMA核心免疫工程
4.1定义
“规模化猪场CPMA核心免疫工程”是针对三大猪群(后备种猪、生产种猪和仔猪)的六大核心疾病(CSF、PRRS、PCV2、PR、MH和AR)的严密免疫方案,为控制不同猪群呼吸系统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免疫抑制性疾病提供科学的综合性免疫方案和防控体系,旨在源头控制,建立规模化猪场核心免疫工程。
4.2理念
“在合适的时间对猪场需要免疫的猪群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若免疫程序不合理或存在漏洞,则后患无穷。规模化猪场疾病复杂多变,科学的免疫程序是重中之重,当前猪场疾病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日益复杂化,单一疾病疫苗的接种已收效甚微,综合防疫才是关键,特别是核心疾病防控,同时重视免疫时机和免疫密度,通过规模化猪场CPMA核心免疫工程的建设为规模化猪场建立一道科学严密的免疫防护墙。
4.3内容
1)现场调查:免疫程序及管理措施;临床观察及剖检;猪场生产成绩:PSY、全群料比、阶段料比、日增重、死亡率/发病率、兽药成本、疫苗成本、饲料成本;整体生产水平评估。
2)实验室检测:主要疾病抗体分析,CPMA方案实施前后主要疾病(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的抗体分析,方法:ELISA、IPMA;主要疾病病原分析,方法:PCR、ELISA;主要疾病病原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3)免疫程序优化:基于实验室检测、临床观察和生产成绩的情况进行研讨、分析与优化。
4)生产数据跟踪:月生产成绩、季度生产成绩、年生产成绩。
5)现场培训指导:生物安全理念与方案的培训与执行。
6)结合生产数据与试验数据分析CPMA实施效果,总结、复制和提高。
7)海利生物规模化猪场CPMA核心免疫工程三大猪群参考免疫程序(如表1、2、3所示)。
4.4意义
海利生物“规模化猪场CPMA核心免疫工程”理论来自于多年的临床实践,又重新指导实践,它为规模化猪场疾病综合防控提供了全面保障。海利生物以精心呵护猪群健康为使命,致力于不断研究、开发和推广创新产品,提供品质卓越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并不断超越;以帮助养殖业主预防疾病、减轻损失以及提高养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为己任,在服务中创造价值,为规模化猪场的疾病防控作出贡献,成为动保行业的楷模。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郭林,肖焕星,李江,赖庆光)
上一篇: 双胞胎饲料高性价比是怎样炼成的?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