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及防控措施

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及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经常污染饲料。(1)霉菌可以引起饲料的变质,使饲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饲料被霉菌污染后,霉菌毒素可引起畜禽中毒致死,或使畜禽的免疫机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降低生产性能,使畜禽免疫失败和频频发病,同时,通过肉、蛋、奶等食物链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1 检测霉菌毒素的方法

    霉菌毒素可以污染饲料,所以,饲料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目测检验饲料霉变是检测霉菌毒素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实验检测霉菌毒素的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

    1.1 目测法

    在饲养畜禽实践中,如果出现拒食,饲料和谷物发热,有轻度异味,色泽变暗,饲料结块等迹象时应考虑饲料可能霉变。菌丝体可与饲料纵横交织,形成菌丝蛛网状物,这些结构使得饲料结块。在我们肉眼所能够观察到这些菌丝网状物以前,菌丝体已经在大范围内生长繁殖,这就表明已经存在霉菌毒素。因此,饲
料结块是诊断饲料霉变的最简易实用的方法之一。

    1.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ELISA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将已知抗原吸附在酶标板上,加入酶标记抗体和样品提取液并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后用去离子水洗去多余抗体,再加入酶的底物,产生有色物质,最后加入终止液使反应终止,用酶标仪测定酶底物的降解量,参照标准曲线计算试样中的抗原量。如,黄曲霉毒素B1,烟曲霉毒素的检测。ELISA法一般对样品作净化处理,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选。

    1.3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这项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霉菌毒素的检测。例如T-2毒素等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由于其羟基洐生化处理之后有良好的挥发性,常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例如检测谷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等。气质联用法能对霉菌毒素做准确的定性分析,并且灵敏度也有比较大的提高,检测限更低。

    2 霉菌毒素的危害

    2.1 降低饲料的营养及适口性

    饲料产生霉菌毒素后营养物质含量大大降低,并散发一股难闻的霉味,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发生质变。饲料霉菌的生长会发出难闻的气味,从而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

    2.2 引起畜禽免疫抑制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核心危害是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及对免疫应答的强烈抑制,可表现为降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降低补体和干扰素的活性,损害抗原呈递细胞或噬菌细胞的功能。

    在所有的霉菌毒素当中,黄曲霉毒素可高强度抑制动物免疫系统。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毒性取决于摄入毒素的数量,饲料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黄曲霉毒素时,食入这类饲料的畜禽才会出现临床症状。畜禽长期少量摄入黄曲霉毒素,虽不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但毒素能损害畜禽的免疫机能,引起畜禽抵抗力下降,引发继发性传染病。

    2.3 影响畜禽生殖功能和生长发育

    黄曲霉毒素中毒会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及产仔数减少;母猪的卵巢畸形,子宫黏膜对雌激素感受性受到抑制;导致母畜发情周期延长、繁殖力下降及公畜睾丸萎缩、雌性化。黄曲霉毒素可降低某些胰腺酶的活性,抑制酶及其他激素的合成,导致吸收和代谢障碍。有些霉菌毒素甚至有致癌作用。

    3 防控措施

    (1)保持环境、用具、饲料、垫料清洁、干燥,防止饲草、饲料发霉。

    (2)饲料贮存温度应低于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下。防止饲料发热、受潮。定期检查饲料,霉变者及时挑除,防止霉菌扩散。

    (3)添加高于NRC标准30%~40%的蛋氨酸,以降低毒性,提高维生素及硒的添加量。

    (4)饲料防霉可采用气体法、固体防霉剂法和电离辐射法。常用防霉剂有丙酸钠、丙酸钙,每1000kg饲料中添加1~2kg。

    (5)去毒法。饲料受黄曲霉污染后,可用化学方法、水冲法、物理吸附法和微生物去毒法去毒。流水冲洗法把饲料盛入容器内,以流水冲洗,直至冲洗用水无色。吸附脱毒法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可用霉可吸,在1000kg饲料添加1kg即可吸附80%以上的霉菌毒素。

    (6)定期监测。严防饲料霉菌。

    4 小结与展望

    霉菌毒素是霉菌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化学污染物,对人和动物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拿黄曲霉毒素来说,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被人误食后容易出现肝脏病变,甚至导致肝癌,因此,霉菌毒素检测是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越早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就越容易将霉菌毒素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如果在饲料原料采购环节就采用快速筛选的方法,查看饲料原料是否含有霉菌毒素,则可以使企业避免使用含霉菌毒素的原料生产饲料,或者在原料紧缺又必须生产的情况下,可以针对检测结果采取有效的霉菌毒素处理技术,全面降低霉菌毒素的毒害性。所以,研制对霉菌毒素快速、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如此之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时常防止饲料霉变的产生,特别是要求饲料管理员在管理饲料过程中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和科学素质,熟悉防止饲料霉变的常规方法,一旦发生异常要及时报告处理,使霉菌毒素的危害降到最低。

    (涪陵区畜牧兽医局,古莉)

上一篇: 家畜疾病辅助疗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