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一)猪场常见数据
1.种猪档案。主要包含耳号、耳缺号、品种、品系、指数、近交系数、出生日期、出生地点、初生重、断奶日龄、断奶重、左乳头数、右乳头数、进场日期、离场日期、离场原因等信息。系谱包含3代次的父本和母本信息。
2.日常生产事件。
公猪:采精及精液配制。
母猪:后备母猪发情、配种、分娩、断奶、返情、流产、空怀、淘汰、死亡。
肉猪:转群、死亡、淘汰、销售。
3.物资相关数据。包括饲料、药品及易耗品的采购入库、出库相关信息。
(二)数据管理方式
1.手工管理。小规模猪场(低于200头母猪)采用的管理方式。此类猪场母猪存栏少,员工操作电脑的能力有限,数据主要记录在母猪档案卡上或墙上,包括配种、返情、流产、分娩等信息,主要用于当前生产管理的实时指导,几乎未能发挥数据的积累及统计分析的价值。
2.EXCEL管理。中等规模猪场(200~1000头母猪)普遍采用的数据管理方式,对人员的使用电脑的要求较高,同时还要有养猪专业知识作为基础。通过对上述基础数据的整理加工,计算一些指标如存栏、分娩率、成活率等,制作周报表及月报表。笔者走访大量猪场发现,每个猪场对指标的理解和算法都有一定的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具有可比性。另外,对于一些更深入的统计分析,如WSI(断奶-配种时间间隔)对下一胎产仔数的影响、妊娠天数与死胎数的关系等,对于统计员及场长来说是一大挑战。
3.软件管理。软件的开发很好的解决了上述2种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及其价值。目前市场上的猪场管理系统比较多,下表列举几种常用的软件及功能比较。
(三)基础术语
饲养母猪数:包括后备母猪和基础母猪的总数。
基础母猪数:已经至少配种一次并且未离场的母猪数。
基础母猪天数:从第一次配种直到离场的天数之和。
后备母猪:进入种群但还未分娩的母猪。
后备母猪非生产天数:进入种群之日起到配种日期的天数或进入种群后未配种则淘汰的天数。
生产天数:妊娠天数与哺乳天数之和。
配种后但未能成功分娩的妊娠天数不算生产天数。
非生产天数:除开生产天数即为非生产天数,一般按年计算。
基础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包括后备母猪配种到离场、后备母猪配种到未分娩再次配种、基础母猪断奶到发情配种间隔、配种到未分娩再次配种、配种到未分娩即离场(死亡、淘汰)、断奶到离场(未配种)的天数之和。
非生产天数对效益的影响:每头断奶仔猪的盈亏平衡点×PSY/365=1天NPD的成本。
影响非生产天数的因素:
断奶-发情配种时间间隔:通常情况下85%~90%的断奶母猪能在7天内发情,7天后未发情的母猪应特别关注,加强饲养管理和淘汰机制(断奶后30天不发情的猪应及时淘汰),追踪分析不善可能延长该间隔至60~100天。
第1次配种到再次配种的时间间隔:包括返情、流产、空怀的母猪的再次配种。通常情况下在母猪配种21天左右重点查情(公猪)及25~30天用B超进行妊娠检查,及时发现妊娠失败的母猪,集中管理以便及时配种,缩短该间隔时间。母猪群的健康管理不善如发生蓝耳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可能是该间隔时间增加至81天。反复返情的母猪也将增加该间隔时间,猪场应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如连续2次返情的猪应及时淘汰。
断奶-淘汰离场的间隔时间:该时间主要由人为因素决定,有的猪场在断奶那天即执行淘汰,而有的猪场要饲喂一段时间直到有收猪的车,或有点猪场有固定的淘汰日期。
死亡损失:配种后为分娩而死亡的母猪将大大的增加NPD,假设一头母猪妊娠113天时死亡,该死亡损失造成的NPD即113天。
(四)数据分析思路
1.常规指标。
PSY: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断奶仔猪数,也称为母猪年生产力。
LSY:平均每头母猪每年分娩胎数,也称为胎指数,主要受非生产天数的影响。
NPD:包括必须的非生产天数和非必须的非生产天数,非必须的主要受返情、流产、空怀、淘汰、死亡等影响,这些损失一定程度上会通过配种分娩率体现出来。1个NPD的成本可以通过下列公式简单测算。假设一个农场的PSY为18,一头断奶小猪价值400元,则一个NPD的机会成本=(18×400)/365=19.7元。如果农场有详细的财务管理,知道平均每头母猪的年费用,假设为5400元,则真实的1个NPD的成本=平均每头母猪的年费用/365=5400/365=14.8元。
图2为PSY的一个分解图,展示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配种-断奶阶段,不管PSY是多少,每
头母猪平均的年费用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断奶仔猪的成本主要由生产效率决定。
图3为FVP(全价值猪)的一个分解图,主要描述断奶-出栏阶段的生产效率及各指标的相互关系。其中,日增重是最核心的一个生产指标,受断奶猪品种、断奶日龄、断奶重、饲养密度及环境等因素影响。
2.数据模型(见图4)。
在大量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数据里体现的规律,制作数据模型用于生产上的指导及决策,如胎龄结构优化模型,每个猪场根据不同胎龄、品种的母猪的生产表现及成本分摊,制定出更适合本场的最经济的胎龄结构。
(养猪风人院,冯迎春,欧阳,赵国栋,王帅,孔蕊)
上一篇: 兽用消毒剂的应用方式与安全高效使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