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第三届中国奶牛繁殖论坛在哈尔滨召开

第三届中国奶牛繁殖论坛在哈尔滨召开

        
      【荷斯坦哈尔滨专讯】随着我国现代奶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奶牛产奶量相关性状基因的选择,奶牛的单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繁殖性能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繁殖和育种是制约奶牛养殖效益最大的因素,规模化奶牛场的管理者必须持续地关注奶牛繁殖工作,并不断地寻找新技术来优化繁殖流程,以获得最大的繁殖力。
        
      然而奶牛场技术人员和现代养殖技术呈现出了明显的短板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一位称职的奶牛繁育员已然成为广大牧场的普遍需求,一个牛场要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出色的繁殖工作。繁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牛场的生存与发展。解决奶牛繁殖问题也成为牧场的工作核心。

      第三届中国奶牛繁殖论坛于2015年4月20-23日在哈尔滨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计生所兽药产业部主办,为奶牛繁殖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实用性的专业技术交流平台。中国奶协繁殖专业委员会于德洪、首农绿荷牛业副总经马翀、黑龙江农垦系统主任张洪涛、山西农大教授张拴林以及来自全国各个牧场代表近百人参加本论坛,会议由上海计生所兽药部技术总监戎再富主持。
        
      产业对养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戎再富 上海计生所兽药部 技术总监

      在奶业形势不好的现阶段,我们产业的发展,对养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奶牛繁殖作为奶牛养殖业的火车头,正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创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生产规程,全国各地的牧场正在这方面探索着、实践着,有的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信息量大、专业的科技交流服务平台,为中国的奶牛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和智慧。在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养牛人关注我们,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我们交流平台中来。
        
      筛选奶牛繁殖新技术、新办法并统一
     
      中国奶业协会繁殖专业委员会 于德洪

      目前,奶牛业在繁殖方面的新技术越来越多,但在繁殖管理上五花八门,口径不一。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实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我希望借助这个论坛的影响力能将各个地方的繁殖管理新技术、新办法统一,将所有方法中好的方面筛选出来,让大家借鉴使用,因为好的繁殖管理办法能够充分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把一些不成熟的技术催熟,落实到平时的生产技术中。
        
      繁殖育种决定牛场未来发展

      首农绿荷牛业副总 马翀

      繁殖育种是牛场的关键,决定着牛场未来的发展。美国过去20年对奶牛发展影响比较大的几项创新技术,其中有4项都是与奶牛繁殖有关。一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二是同期发情技术。此项技术大幅提高牛场的繁殖水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三是B超的应用,B超最早在人医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牛场并确定了同期发情的基础。这几个重大发现都为牛场繁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牛场的繁殖工作进展的好不好,关系到牛场整个生产环节,各个学科的发展交叉密度越来越大。牛场繁殖做的不好,反过来会影响牛场的其他方面,一旦泌乳期延长,可能导致下一胎次奶牛的产后疾病、影响产奶性能、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相聚哈尔滨 共同进步

      黑龙江农垦系统主任 张洪涛


      目前奶牛场的繁殖问题大家都开始重视起来,尤其是一些大型牧场都在对繁殖问题深入研究,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实践。去年在西安举办的第二届奶牛繁殖论坛后,感谢这次会议的主办方宁波贝多菲动物生殖研发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机会再次相聚哈尔滨,相信本次交流会能加强来自全国各地的养牛者的交流,共同进步。
        
      生殖疾病中70%是卵巢疾病,子宫疾病占30%。子宫疾病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有出脓、肿胀现象;卵巢疾病并不是由细菌引起,是由于营养物质供应不完善、精粗比不当等引起。

      大部分文献认为,日粮中添加脂肪对泌乳奶牛的繁殖功能有改进,无论产后第一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等,平均受胎率提高17%。

      日粮精粗比可调节母牛的代谢活动,改变其代谢类型和效率。以DM计算,当日粮中精料超过60%时,瘤胃pH值下降,母牛从泌乳代谢转移到育肥和增重上来。
        
      科学合理的饲料与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优质饲草本国化率、本地化率程度低、饲料遭受工业、农药污染程度高、饲料工业竞争激烈,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明显不足、营养配方对环境温度、奶量、胎次、生产阶段等因素考虑不足、对奶牛繁殖力保障度差。
                   
                   
                       
      乳房炎防控可简单的总结“制已病、防未病”。制已病,即及时发现乳房炎患牛并做好控制防止病原在牛群中传播。防未病 ,即通过各种管理措施避免奶牛发生乳房炎。乳房炎的控制过程,要重点关注临产的青年牛、干奶牛、围产期奶牛和泌乳早期的牛。保持产圈的干净、干燥。提高奶牛舒适度有助于降低泌乳早期牛的乳房炎发病率。规范的挤奶操作和挤奶设备的维护是预防乳房炎的关键。
   
    
      围产期管理指标:

      体况:
1-5分制评分标准。1分最瘦,5分最胖。围产期体况是重要的管理指标。

      新生犊牛成活率(%):国内常用犊牛出生24时成活率,美国用犊牛出生48时成活率,可以衡量接产管理水平的指标。

      助产率:0-4分制评分标准。0分顺产;1分:一个人拉;2分:2个人拉;3分:2人以上拉或使用助产器;4分:兽医手术取出胎儿。≥2分称为助产。

      产道损伤比例:1-3分制评分,1分:轻微;2分:中等;3分:严重。≥2分称为产道损伤。

      胎衣不下:产后12小时胎衣仍未完全排出称之为胎衣不下。

      子宫炎:0分:粘液清亮或者无粘液,1分:浑浊或带血,斑点状脓;2分:<50%脓,有异味,可能发烧;3分:>50%脓,有恶臭,发烧;4分:红棕色水样分泌物,有恶臭,发烧。产后21天内,分泌物评分≥2分称为子宫炎。

      子宫内膜炎
    
      胎衣滞留胎盘组织发生腐败分解,可导致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慢性子宫内膜炎,降低情期受胎率。子宫内腐败产物和细菌毒素经子宫黏膜吸收后,引起产后败血症,更有甚者会造成奶牛休克死亡。采取措施包括催产素、雌激素、补钙、维生素E等措施有助于胎衣排出。围产期每天补充1000IU维生素E,可显著降低胎衣不下发病率。保持产房舒适的环境,避免应激,来防止胎衣不下的发生。
    
    

上一篇: 2015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时间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