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家禽临床用药的基础知识

家禽临床用药的基础知识

    家禽给药是预防坏死治疗家禽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家禽市场规模增大,家禽养殖呈现规模化、科学化的发展态势。家禽养殖集约化是养殖的新趋势之一,为了提升家禽养殖经济效益,需要根据家禽的生理特征以及用药规律进行合理给药,从而确保药物的治疗疗效。在家禽用药中,需要以家禽的生理特征为基础,根据疾病的病因和发生规律进行给药,同时需要对药物的剂量、剂型、投药方法、给药维持时间等进行研究,确保用药有效最终控制家禽疾病。不适当的给药对于家禽疾病的防治效果不足,甚至会产生副作用,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以家禽的病理特征为基础,探讨常见家禽疾病的给药原则。

1家禽病理特征

    1.1常见疾病与临床发病规律

    家禽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传染性细菌疾病、病毒性疾病、球虫病等多种疾病,不同的禽类的疾病发生有所不同:

    (1)蛋鸡常见疾病,蛋鸡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病、输卵管炎、非典型新城疫、白痢等多种流行性疾病。

    (2)肉鸡常见疾病,肉鸡常见的疾病包括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球虫病等多种疾病。

    (3)蛋鸭常见疾病,蛋鸭常见疾病包括肠炎、大肠杆菌病、线虫病、感冒等多种疾病。

    (4)肉鸭,肉鸭的常见疾病包括巴氏杆菌病、鸭肝炎、大肠杆菌病等多种疾病。

    家禽感染疾病随着季节、养殖环境、品种等差异而有所不同,而且往往呈现出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的特征。以呼吸道疾病为例,家禽感染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容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由于一种疾病的发生能够影响家禽的生理功能,导致它们抵御疾病的功能有所降低,为了提升用药的合理性,需要对疾病的病因、发生规律进行认识,排除疾病感染因素,提升用药的效果。

    1.2家禽生理特点

    家禽的肺小、气囊大、无隔膜,因此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隔膜炎、气囊炎等疾病,这类疾病普通药物治疗难以治愈,需要采用喷药、熏蒸等给药方式进行防治管理。家禽的肝脏不断分泌胆汁,而且胆管较短,肠道细菌、病毒易对肝脏造成危害,而且家禽的肾结构简单,对药物的排泄慢。因此,在药物治疗中,需要根据家禽的生理特征,选用保肝通肾的药物,避免药物对肝脏和肾脏造成危害。家禽没有汗腺,无味蕾,对苦味不敏感,但麻鸭对于苦味、辣味比较敏感。因此,在给药过程中,需要针对家禽品种进行给药,合理的选择药物种类、数量以及给药方式。

2家禽临床用药原则

    2.1根据家禽生理特征进行给药

    在家禽的给药中,需要对家禽的生理特征进行认识,对于家禽的味道感知能力、内脏结构进行认知。在给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家禽无汗腺、缺乏充分的胆碱酯酶贮备、肝肾结构容易受损等特点。合理的选择药物的种类与给药方式,结合疾病类型与发病规律进行合理给药。

    2.2掌握药物适应症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每种药物都有其固定的成本与一定的作用范围,在给药中,应该明确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了解药物的抗菌谱,按照临床症状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的药物,保证对症下药。在选择药物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价廉的药物,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对于混合感染的药物进行联合给药时,需要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规律,协同作用的药物能够提升疾病的防治疗效,拮抗作用的药物会影响药效,比如氟哌酸、土霉素钙和金霉索、盐霉素和莫能霉素都有拮抗作用,不选择这几类药物的联合使用。

    2.3适宜的药物浓度与治疗期

    家禽临床给药中,需要根据疾病的种类进行给药,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首次用量可以适当增加,维持几天后渐渐采用平均给药浓度进行给药。在给药中,饮水给药需要确保药物均匀,不溶解的药物需要溶解后才能给药,搅拌给药需要遵循由少至多搅拌均匀的原则,避免因为搅拌不均匀引发的家禽中毒,一般用药疗程为3~5d,停药过早会导致疾病治疗效果不佳,长时间使用会引发副作用,可能引发家禽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的敏感度。

3临床给药基础

    3.1大肠杆菌防治

    大肠杆菌对于家禽的生长发育具有不良的影响,四季均可发生。为了做好大肠杆菌预防,需要有效的调节养殖环境,降低病原的传播效率,做好空间消毒管理,粪便进行有效处理。同时采用益生素、中药、抗生素搭配使用,提升家禽对大肠杆菌的抵抗能力,对于感染大肠杆菌的家禽进行治疗,根据药敏试验安排给药种类与用药周期,常用的包括头孢2次/d,氟苯尼考+强力霉素1次/d,氧氟沙星2次/d等方法进行给药治疗。

    3.2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

    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感染率高的特点,而且以秋冬季发生较多,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家禽呈现精神不振、用口呼吸、生长受影响的状况,严重时会造成家禽窒息死亡。一般采用罗红霉素、强力霉素、泰妙菌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集中饮水治疗,配伍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家禽,可以用化痰平喘、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熏蒸治疗,夜用的效果较好。

    3.3药物的使用经验

    家禽类对磺胺类药物的平均吸收率较高,而且对于喹乙醇、痢菌净等药物比较敏感。在应对球虫病、霍乱、感染性鼻炎等疾病需要采用磺胺类药物进行给药,但是用药量偏大会对家禽产生毒性作用,出现梗死、出血等症状。因此,应该选择乙酰化率低、容易排泄的磺胺类药物,不采用集中拌料或饮水的方式进行治疗。喹乙醇与痢菌净的药物治疗,会使家禽产生中毒反应。因此,需要确保药物混合均匀,根据家禽的重量与疾病程度进行给药,避免中毒。

   (重庆市巴南区石滩镇畜牧兽医站,黎明生)

上一篇: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