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保健技术及常见疾病预防
奶牛疾病是阻碍奶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奶牛保健与防病工作已成为奶牛养殖业的关键技术。实施科学、有效的保健措施可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因此,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疾病造成的损失,应制订合理的保健与防病措施,并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严格执行,以确保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规模化奶牛场与个体养殖户在养殖规模、饲养管理模式、疾病预防与治疗及繁殖育种工作上都存在很大差别。在人均饲养奶牛头数不断增加的形势下,饲养员、技术人员及牛场管理者对个体牛关注的时间、精力在不断缩短和减少。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做好保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泌乳期产奶量,还可以提高繁殖效率、降低淘汰率,从而提高牛场经济效益[1-2]。本文对新疆昌吉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产后保健现状进行了调研,收集各规模化奶牛场产后保健效果良好的方案并进行总结。
1奶牛产后保健方案
1.1产房管理
规模化奶牛场应备有专用的产房,产房应保持适当的温度,一般在18~20℃,待产牛进入产房前铺好垫草,并及时更换垫草、清理产房地面及其他分娩牛的羊水和污物,保持环境卫生的清洁,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产后将母牛和犊牛分开饲养,产床必须每日清扫,并用生石灰消毒。
1.2分娩管理
规模化牛场产房应常备有产科绳、产科剪、助产器、长臂手套、碘酊、石蜡油、催产素、补益清宫净等常用器械及药品。按照牛场资料员的记录,将分前期的奶牛调至产房,出现分娩、临产征兆的母牛,兽医工作人员定时巡视,观察分娩征兆及时处理。以自然分娩为主,需要助产时应采取正确接助产方式,切勿生硬、粗暴地牵拉,并注意产前对待产牛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外阴清洗、消毒和使用石蜡油等润滑剂,避免母牛产道污染及创伤[3-4]。
1.3子宫复旧保健方案
1.3.1产后监护
对体质差及曾发生过产前、产后瘫痪,卧地不起综合征等疾病的牛,产后灌服口服速补钙500mL、补益清宫净500g、红糖500g,1次/d,连用3d。若产后牛发生瘫痪则采用静脉注射25%葡萄糖1500mL、5%葡萄糖酸钙500~1000mL、复方氯化钠1000mL、复合维生素B220mL、维生素C40mL,1次/d,连用3~6d。对奶牛产后实施全程监护,每头牛建立一张资料登记卡,产后1周每天定时巡圈观察产后奶牛的精神状况,对精神状态不佳的牛及时测量体温并进行对症治疗。
1.3.2奶牛产后子宫净化
奶牛产后6h内,灌服补益清宫净500g、口服速补钙500mL、红糖500g,1次/d,连用3d,有助于产后胎衣排出、恶露净化,促进子宫尽快恢复。
产后1~3d内观察胎衣排出情况,若胎衣排出,在子宫深部投放宫康三号或宫健栓剂2粒,观察产道和外阴部有无感染,做好预防子宫炎措施。产后7~10d观察恶露,若恶露异常或有炎症要立即处置。
产后14d进行第一次产科检查,发现子宫分泌物异常时,进行子宫炎治疗。
产后30~35d进行第二次产科检查,直检子宫恢复程度和卵巢的机能状况。对卵巢静止或发情不明显的牛只要及时进行治疗,可采取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0.2mg/支,3支/次)治疗,促使母牛发情。产后50~60d,对一检、二检治疗的牛只进行复检,如未愈继续治疗。对卵巢静止或发情不明显的牛只,通过诱导发情的方法催情(产后40~60d奶牛可以配种,若已配种成功即此时不作处理)[5-6]。
1.4卵巢机能恢复的保健方案
1.4.1不发情奶牛的治疗
对不发情的奶牛,可灌服催情促孕散,500g/次,连用3~5d,并肌肉射氯前列醇钠3支(0.2mg/支)。
1.4.2持续发情奶牛的治疗
对持续发情的奶牛,可注射促排卵素3号3支(25μg/支),或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支(500IU/支)。
1.4.3发情不规律奶牛的治疗
对发情不规律的奶牛,可在牛阴道内进行黄体酮埋栓处理,连用9d,取出后即可发情。
2常见疾病的预防
2.1胎衣不下的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妊娠后期母牛的运动和光照,在日粮配制中注意钙、磷、硒、维生素A和生素E等的补充;产后及时按摩乳房或让犊牛吸吮乳头,促使母牛分泌大量的垂体后叶素。如有胎衣不下病史,可在分娩后灌服收集的羊水。母牛产犊后2h内饮自体乳或皮下注射自体初乳30mL,另加子宫按摩。由于初乳中含有类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成分,因此能增加子宫的紧张性,加强子宫的收缩力,加速胎衣分离和排出。此外,临产前2~3周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降低钙的水平。产前1周对年老体弱及有胎衣不下病史的牛应肌肉注射维生素D3。同时注重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在干奶牛的日粮中要添加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供给干奶牛营养平衡的日粮。
2.2子宫炎的预防
产房要彻底清扫消毒,对于临产母牛的后躯要清洗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要无菌操作。
2.3乳房炎的预防
加强环境卫生和牛体卫生。坚持挤奶前后2次药浴制度。定期对牛奶进行体细胞检验,以监控牛群中隐性乳房炎的动态。产奶牛牛床每天生石灰消毒,有效降低乳房炎发病率。奶牛干奶期乳房健康的牛可乳头灌注乳悬抗菌剂,另外干奶期乳房炎要及时治愈,干奶后前3周及产前生乳期要注意观察乳房变化。
2.4生产瘫痪的预防
母牛应在产前2个月开始停奶,以确保胎儿与母体的营养需要,在母牛干奶期,最迟从产前2周开始转入产房,低钙高磷饲养,并减少从日粮中摄入的钙量,激活甲状旁腺机能,从而提高吸收钙的能力,产后快速适应、及时动员骨骼中的钙溶解,保持血钙正常水平含量。奶牛停奶后要减少谷物精料的饲喂量,同时增加优质干草的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减少难产的发生。奶牛产后不能饮用冷水,应喂一些麦麸温水或红糖水或龙胆酊之类的健胃药,保证其良好的消化机能和旺盛的食欲,有利于产后恢复。母牛产犊后不要急于挤奶,初挤时也不要把奶挤净。正确的挤奶方法应是少量多次,逐日增加。1~2d挤出奶量的1/5~2/5,产后第6天开始挤净,防止钙从初乳中大量排出而造成血钙骤降造成瘫痪。母牛产后立即恢复高钙饲料,保证奶牛的钙代谢平衡。保持牛体、产房的清洁卫生,保持牛舍安静,预防可能诱发产后瘫痪的各种应激反应,注意观察牛群动态,及早发现瘫痪迹象,及早治疗。
2.5酮血症的预防
改善饲养,调整日粮,少喂或停喂豆类精料,给予易消化的糖类饲料,适当减少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增加青干草并驱使奶牛加强运动。
2.6皱胃变位的预防
干奶期应适当减少精料的喂量,严格控制妊娠后期精料的进食量,保证充足的优质干草,增加运动。同时,注意日粮配方的合理性,及时补充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并保证其平衡。此外,应注意剔除饲料中的各类异物如泥沙、杂物等。对缺乏优质干草或饲喂精料较多的奶牛,可在日粮中添加NaHCO3;对舍饲且无运动场的养殖户,要对孕牛做强制驱赶运动[7]。
(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分院,赵义龙,陈国礼,孟小林;2.新疆泰昆集团昌吉饲料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凤)
上一篇: 藏香猪成为青海省农业保险品种新成员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