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浅谈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浅谈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的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为特征。该病发生后,造成猪只饲料转化率底,生长发育迟缓,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造成并发症,给很多养殖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几年来临床工作经验,简要总结如下,供各位同行参考。

1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特氏杆菌(Bb)及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pm)联合感染,在多种应激作用下致病。Pm毒素源性菌株是荚膜血清A、D型株(pm-A、D株),所产生的耐热毒素,能使皮肤坏死,并能致死小鼠(腹腔注射)。以Bb及pm-D或A株联合感染SPF和无菌猪,能引起鼻甲骨严重损害和鼻吻变短。Bb为球杆菌,呈两季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芽孢,有的有荚膜,有周鞭毛。需氧,培养基加入血液可助其生长。在葡萄糖中性红琼脂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呈透明烟灰色。肉汤培养物有腐霉味。鲜血琼脂上产生β溶血。不发酵糖类,能利用柠檬酸盐和分解尿素。

2流行特点

    该病的流行往往是由于引进种猪时,把病猪或无症状的带菌猪引入到无病的猪群中,造成了传播。不同日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尤以2~5月龄猪最易受到感染,而且易发生鼻甲骨萎缩。发病率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一个月龄内感染常在数周后只发生鼻炎、咽炎或只有轻度的鼻甲骨萎缩。成年猪感染后一般看不到明显的鼻部变形而成为带菌猪。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猪的品种对本病的易感性有一定的差异,长白猪较易感染,其它如卫生、管理、营养等条件较差时也可促进本病的发生。除猪以外,对犬、马、羊、鸡、鼠、兔等多种动物及人类都能引起感染。

    猪萎缩性鼻炎在猪群内传播比较缓慢,多为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带菌母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感染仔猪,不同月龄的猪再通过水平传播扩大到全群。另外被病原菌污染的工具、用具以及人和其它动物的活动也对本病的扩散起到一定的作用。

3临床症状

    猪只以被感染时的日龄不同而表现各异。猪龄越小以后猪鼻部萎缩和变形的可能性越大。仔猪发病初期,可见有鼻炎症状,到6~8周龄时最为显著,表现为打喷嚏,呼吸困难和发鼾声,特别是在饲喂和运动时,打喷嚏表现得更为明显。有时由鼻腔排出少量清涕或粘液,病猪表现不安,经常摇头、拱地或摩擦鼻部。病猪由于经常打喷嚏而损伤闭黏膜的血管,因此有时可见猪喷出的鼻液中带有血丝或发生不同程度的流鼻血。从发现猪打喷嚏到鼻甲骨萎缩、出现鼻部及面部变形,有1~2个月的时间,鼻镜周围皮肤增厚发生皱褶,鼻缩短上翘或歪斜并拌有结膜炎、流泪等,由于鼻泪管的阻塞,在鼻眶下形成半月形的泪斑,病猪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较低。

4病理变化

    病变一般句限于鼻腔及其临近组织,主要表现鼻腔软骨和鼻甲骨的软化和萎缩,特别是下鼻甲骨的下卷曲最为常见。间有萎缩限于筛骨和上鼻甲骨的。有的萎缩严重,鼻中隔弯曲变形甚至消失,只留下小块黏膜皱褶附在鼻腔的外侧壁上。鼻腔常有大量的黏脓性甚至干酪样渗出物,随病程长短和继发性感染的性质而异。急性时(早期)渗出物含有脱落的上皮碎屑。慢性时(后期)鼻黏膜一般苍白,轻度水肿,窦黏膜中度充血,有时窦内充满黏液性分泌物。病变转移到筛骨时,当除去筛骨前的骨性障碍后,可见大量黏性或脓性渗出物的积聚。

5诊断

    通过临床观察频繁喷嚏、吸气困难,鼻粘膜发炎、生长停滞和鼻面部变形可做出现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结合病理剖检和微生物学检查及血清学诊断,最终确诊。

    5.1病理剖检

    是目前诊断此病最实用的方法。一般在鼻黏膜、鼻甲骨等处可以发现典型的病例变化,剖检沿两侧第一二对前臼齿间的连线锯成横断面,观察鼻甲骨的现状和变化。在这个部位的横切面上,正常的鼻甲骨明显的分为上下两个卷曲。上卷曲呈现两个完全的弯转,而下卷曲的弯转较少,仅有一个或1/4弯转,有点像钝的鱼钩。下卷曲几乎占据整个鼻腔。下鼻道比中鼻道稍大,鼻中隔正直。而鼻甲骨萎缩时,卷曲变小而钝直,甚至消失。应注意,如果横切面锯的太前,因下鼻甲骨卷曲的形状不同,可能误诊。

    5.2微生物检查

    目前主要是对Bb和pm两种致病菌的检查。通过鼻腔拭子的培养是常用的方法。先保定好动物,清洗鼻的外部,将带柄的棉拭子(长约30cm)插入鼻腔,轻轻旋转,把棉拭子取出,放入无菌的PBS中,尽快地进行培养。取分离培养物0.5mL腹腔接种豚鼠,如为本菌可于24~48h内发生腹膜炎而致死。剖检见腹膜出血、肝、脾和部分大肠有黏性渗出物并形成假膜。

    5.3血清学诊断

    猪感染Bb后2~4周,血清中即出现凝集抗体,至少维持4个月,但一般感染仔猪须在12周龄后才可以检查出此种抗体。用试管血清凝集反应诊断,将待检血清作系列稀释后加等量抗原,充分振荡,在37℃温箱中放置24h判定结果。暂定1∶80以上为阳性,1∶40为可疑,1∶20以下为阴性。

6治疗

    对病猪可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哺乳仔猪从12日龄能吃食时起,每天可按20~30mg/(kg体重)喂给金霉素或土霉素,连续喂20d,有一定效果。或在母猪分娩前3~4周至产后2周,每吨饲料中加入100~125g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噻唑,或每吨饲料中加入土毒素400g喂服。

    在治疗方面,每吨饲料加入磺胺甲氧嗪100g,或金霉素100g,或加入磺胺二甲基嘧啶l00g、金霉素100g、青霉素50g三种药物,连续喂猪3~4周,对消除病菌、减轻症状及增加猪的体重均有好处。对早期有鼻炎症状的病猪,定期向鼻腔内注入卢格氏液、1%~2%硼酸液、0.1%高锰酸钾液等消毒剂或收敛剂,都会有一定好处。

7预防

    7.1做好引种控制

    严格防止从外单位引进病猪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引进猪种时应做好检疫,隔离和淘汰阳性猪。

    7.2免疫接种

    在母猪分娩前40d左右,可用猪萎缩性鼻炎灭活菌苗对妊娠母猪免疫,以2周的间隔,接种2次疫苗,每次颈部皮下注射2mL,母猪所产仔猪可在生后几周内免受感染。当仔猪1~2周龄时,再免疫接种2次,间隔1周,颈部皮下注射0.5mL。

    7.3药物预防

    为了控制仔母链传染,应在母猪妊娠最后一个月内给予预防性药物。常用含泰灭净0.02%的饲料或土霉素400g/t饲料。乳猪在出生3周内,最好注射敏感的抗生素3~4次,或鼻内喷雾,每周1~2次,每鼻孔0.5mL,直到断乳为止。育成猪也可用磺胺或抗生素防治,连用4~5周,育肥猪宰前应停药。

    7.4改善饲养管理

    产仔断奶和育肥各阶段均采用全进全出饲养体制;提高生育母猪群年龄,避免引进大量年青母猪;降低饲养密度,严格卫生防疫制度,减少空气中病原体、尘埃与有害气体,改善通风条件,猪舍空舍严格消毒,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温暖,减少各种应激。

8防治体会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常见于2~5月龄猪,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感染也通常是因为购入了感染猪。此外,饲养管理不善、猪舍潮湿、拥挤等都可促使本病发生或加重。抗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感染猪发病的严重性。早期感染发病若能及时治疗,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1.山东省肥城市畜牧兽医局,刘敏;2.山东省宁阳县畜牧兽医局,许振涛)

上一篇: 辽宁大连市签署海水鱼养殖保险第一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