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吸道疫病在猪养殖中的发病原因和防制措施
猪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影响我国生猪养殖的重要感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在猪群的广泛传播,不仅严重影响着生猪的正常发育,而且引起高死亡率,给养猪户带来很大的经济风险。本文就以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为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供参考。
1呼吸道疫病在猪养殖中的发病原因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一般是由疾病因素以及饲养环境因素引起的,具体如下。
1.1疾病因素的影响
总结所有种类的呼吸道疾病并对其病因加以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引起该呼吸道疾病的始发因素多是肺炎支原体,其致病性主要表现在对呼吸道上毛细血管的破坏,引起该毛细血管上纤毛细胞的损伤以及死亡。严重时,则会造成呼吸道黏膜层的脱落,从而引起生猪的呼吸道疾病。猪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入侵则会损害生猪单核淋巴细胞的正常发育,从而降低生猪机体的免疫力,成为引起生猪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1.2其他因素的影响
生猪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由于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很难对病猪进行及时的治疗与隔离,再加上生猪群的密度大,一旦有一只生猪感染上该类疾病,则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肢体接触等途径引起大面积生猪的感染,这成为生猪呼吸道疾病防治的一大棘手问题。
1.3饲养环境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及鼓励,生猪养殖规模逐渐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由此造成大批生猪养殖场的兴起。在这些养殖场中,大多采取封闭式的圈养方式,造成室内猪群密度较大、空气流通不畅,很容易引发肺炎,成为猪感染呼吸道疾病的诱因。在空气流通不畅的猪圈内,含有较大成分的二氧化碳,会造成生猪的间歇性缺氧,增加生猪的呼吸负担;再者,一些其他有害成分的浓度会逐渐升高,例如氨气的浓度,一旦其达到一定的浓度,则会刺激到生猪的呼吸道,使得细菌更容易入侵。
2防制呼吸道疫病发病的措施
对生猪群呼吸道疾病的防制要从影响其发病的多重因素考虑,归结起来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客观环境着手,也即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二则是从主观方面着手,也即对该疾病感染病原体的控制。具体如下。
2.1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
在影响生猪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因素中,生猪的饲养环境占据重要的地位。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保证室内的清洁卫生和空气的流通是预防该项疾病的重要措施,这也是户外饲养的生猪不宜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要严格遵照生猪饲养的环境要求,遵循相应的章程和规范对猪圈进行认真、仔细的消毒防疫,并建立起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确定责任人,对此项工作进行贯彻落实。一旦发现有感染的生猪,要对整个猪圈内的生猪进行整体隔离,并对该猪圈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通风,再使新的猪群入住,避免交叉感染。
2.2对感染猪病原体的控制
在生猪感染上呼吸道疾病时,首先要明确其感染的病原体,并对这些病原体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在生猪的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对于妊娠猪、猪仔、成年猪等猪的种类采用不同的饲养密度标准,都会起到很好的病原体控制作用。在生猪的饲养过程中,尤其是大型养猪场,更应该注意猪群的免疫接种,该项措施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如猪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性病原体都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一定要做好这些疫苗的接种工作。以生猪的成长季节、成长阶段、成长环境等因素为主要衡量因素,制定合理的生猪免疫程序,掌握好疫苗的注射量、注射次数等。此外,在生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防止抗生素的乱用,以保护生猪的免疫系统及免疫抗体,并进行定期的抗体监测,从而有效的预防猪呼吸疾病的感染。
3总结
生猪的健康养殖及成长直接关系到公共食品安全,因此一定要关注生猪的健康及安全。呼吸道疾病是影响我国生猪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对其的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因此,对抑制该类疾病疫苗的使用是控制其病原体的有效手段;同时,亦要重视客观饲养环境的清洁度,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质量。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只有将这两种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对该类疾病进行有效的防制,从而保障生猪的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畜牧站,皮祖超)
上一篇: 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