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家禽福利现状及评价体系 (下)

家禽福利现状及评价体系 (下)

     2.体系构建。家禽福利评价指

     标体系以饲养、运输和屠宰环节为目标,由目标层、原则层、标准层和指标层4个层级构成。其中,原则层有4项,标准层有12项。根据不同家禽的生物学习性,每个标准下设不同数量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选择基于“宜少不宜多”“宜集中不宜分散”的明确原则,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评价指标的选择从动物、管理和设施角度反映了家禽从“出生”到“出栏”(或淘汰)过程面临的主要福利问题(表1)。
   
     (1)构建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家禽福利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目标层、原则层、标准层、指标层4个层面。评价体系下的指标之间需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不是评价指标的堆积,要坚持整体原则,对饲喂、鸡舍环境、疾病防控、行为、人鸡关系、宰前处置、击晕、放血等标准进行综合研究。

     二是全面性原则。家禽福利评价体系需要涵盖主要的家禽种类,并根据不同家禽的习性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在标准层建立一个家禽都适用的评价体系。在标准层下,针对不同家禽,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三是科学性原则。家禽福利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相关分支学科的研究基础上,要求各项指标定义明确、计算方便,要有理有据,不能挑选没有实际意义的指标,而应是经反复确认的、主要的、关键性的指标,指标数据还需要有科学的统计计算方法,同时要结合必要的实际生产考察,力争全面客观地反映家禽福利状况,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家禽福利评价研究是为了找出养殖场和屠宰场的主要福利问题,以期改善家禽福利水平,提高生产性能,保障禽产品安全。因此,构建的指标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尽可能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从业人员熟悉的、容易获取的指标。

     五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家禽福利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每一个指标设定都有科学依据,但家禽福利的评价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只有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加全面的反应家禽福利水平。

     (2)家禽福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家禽福利评价研究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选择指标,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应建立在家禽福利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上,要全面考虑构建家禽福利体系的诸多原则,还要考虑不同家禽习性的差异和生产实践中评价的可操作性,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指标的分值,力求各项指标能够准确反应农场动物的真实福利状态。因此,指标的选择应科学、谨慎,“宜少不宜多”,“宜集中不宜分散”的明确原则。

     基于家禽福利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参考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深入养殖和屠宰企业,征求管理人员和兽医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对评价指标调整,最终确定了以饲喂条件-养殖设施-健康状态-行为模式4个原则为基础的饲养、运输和屠宰阶段家禽福利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构建了家禽福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详见表1。
    
     家禽福利评价指标体系按其属性和关系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家禽福利评价研究的预定目标和理想结果。第二层次为原则层,实现家禽福利目标需要考虑的原则,即目标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层次为标准层,标准层是依据原则层的具体分类。第四层次为指标层,即评价标准层每个因素的具体指标。

     (3)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是权重的确定方法。在家禽福利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每一个指标对福利的影响不同,所以不同层次的指标对于家禽福利这个总目标而言具有不同的权重。目前,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主观判断评分法和德尔菲法(DelphiMethod,简称Delphi法)是常见的定性方法,其中,主观判断评分法是根据专家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值分配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带有片面性,结果不准确。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将需要评价的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单独发放到评估专家手中,征求意见,填写问卷,然后回收整理出综合意见,随后再将综合意见反馈给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各评估专家根据综合意见对自己原有的意见做适当的修改,最后再汇总。经过反复的征求意见、归纳和修改,最后得出一致看法。这种方法具有广泛代表性,较为可靠。

     二是福利评分的计算方法。福利评分的计算方法是分层次计算福利分值。具体方法是:指标层,每一项指标的权重系数乘以该项指标的评分,得到该指标的福利分值;标准层,该标准层下每一项指标权重乘以相应福利分值,相加得到该标准福利得分;原则层,该原则层下各项标准权重乘以相应的福利分值,相加得到该原则层福利分值;目标层,该原则层福利分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相加后得到目标层的福利分值。

     三是福利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在家禽福利评价的四项原则中,首先考虑的是家禽健康,家禽的机体健康是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只有保证家禽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谈得上其他的福利问题。因此,健康状态的比重(权重为0.3)理应最大。

     其次,我国家禽业在环境控制方面一直存在“短板”,以致优良鸡种的生产性能不能完全发挥,优质饲料的营养价值不能充分体现,科学防疫的实际效果不能充分体现,环境控制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家禽健康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保障家禽生产环境的关键。因此,家禽舍饲与环境控制设施所占比例也赋予较高的权重值(权重为0.3)。此外,良好的饲喂条件是保证家禽生产性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饲料配合的科学全价化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采食与饮水的充足供给是养殖场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饲喂条件给予的权重为0.2。

     最后是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是反映家禽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的生产实践中受到忽视,导致异常行为和隐含的异常生理甚至是病理状态的出现。在本评估体系中,家禽的行为被赋予0.2的权重。

     (4)福利评分计算与等级划分。

     家禽福利评估遵循由细节到整体的逻辑顺序,首先,根据福利指标信息计算标准得分;然后,整合标准分数计算原则得分;最后,按照原则得分划分福利类别(图3)。
   
     一是评分计算。在确定福利水平评分时,首先对各福利指标层面的得分进行汇总,得到福利标准层面的得分。然后,福利标准每一层面的分数乘以相应权重,计算每一个福利原则的分数。标准评分和原则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其中,“0”分代表最坏状况(即最差的福利水平);“50”分代表中等状况(即福利水平不好也不坏);“100”分代表最佳状况(即最好的福利水平)。

     二是等级划分。根据每一福利原则的得分乘以相应权重,计算总体福利得分。福利原则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其中,“0”分代表最坏状况(即最差的福利水平);“50”分代表中等状况(即福利水平不好也不坏);“100”分代表最佳状况(即最好的福利水平)。根据总体福利得分划分福利类别,家禽福利等级可分为4类:第一类为优秀,即福利水平良好,总体福利得分≥85;第二类为中等,即福利水平尚可,总体福利得分≥70;第三类为合格,即福利水平满足最低需求;总体福利得分≥55;第四类为不合格,即福利水平较差,总体福利得分<55。

(注:本栏目稿件由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提供)

上一篇: 家禽福利现状及评价体系 (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