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营养与教槽料配制技术研究新进展
1断奶仔猪营养需要研究新进展
针对早期断奶仔猪营养需求的报道并不多,NRC对5~10kg仔猪的玉米—豆粕型饲料粗蛋白水平的推荐量为23.7%,尤其是仔猪采食来源为动物蛋白质,比如乳糖、乳清粉和血浆蛋白粉时,推荐量更低,仅为20.7%~21.7%。蛋白源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氨基酸的平衡和蛋白质的消化率,以及适口性。林映才和蒋宗勇以血清尿素氮的生产性能作为指标,得到了赖∶蛋∶苏∶色氨酸的比例为100∶30∶68∶19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断奶仔猪一般缺少异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最近的研究表明,谷氨酸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所以如果缺少谷氨酸,会引起仔猪的肠黏膜萎缩。
最新研究表明,仔猪可以通过多吃或少吃来适应饲料浓度的变化。早期断奶仔猪对摄入能的调节能力低,并且对干物质、粗脂肪、能量和氮的消化率随着饲料中消化能的增加而升高[1]。
对微量元素的研究集中于铜、铬、锌三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铜可以增加体重;铬在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明显促进仔猪的生长;锌则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食欲并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群的生长,通常以氧化锌的形式添加,但在断奶数周后则不能大量添加氧化锌。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断奶仔猪所需的维生素方面的研究较少,通常认为NRC的标准基本上可以满足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只不过需要大量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来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减轻断奶仔猪的应激症状。
2教槽料的配置技术
仔猪早期断奶的应激反应使神经内分泌、消化酶活性、免疫、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和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等发生一系列的退化反应,对仔猪的生长极其不利,所以应该采取措施,采用相对应的调控物质来配置仔猪的饲料。根据乳清粉、大豆异黄酮、益生菌、复合酶制剂、饲粮电解质平衡、维生素A、诱食剂、谷氨酰胺二肽、酸化剂、甘露寡糖、活性酵母、共轭亚油酸和喷雾干燥动物血浆蛋白粉在早期断奶仔猪方面的作用,提出了适合仔猪营养、免疫、生理的教槽料原料选择与配置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减缓早期断奶仔猪在断奶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并促进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成熟[2]。
2.1蛋白原料的选择
抗分泌蛋白。ASP可以控制仔猪的腹泻,因为它能抑制小肠的病理性分泌。ASP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合成,保存在垂体中,流经血液和胆汁后到达肠道并被小肠吸收。哺乳仔猪中高活性的ASP来自于母乳,因而在其断奶后食用普通饲料,ASP的活性会下降。如果喂给断奶仔猪能够刺激ASP产生的物质,可以有效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并减少腹泻等不良应激症状[3]。
外来的糖和氨基酸纯品能够诱导ASP的生成和释放,因而可以在断奶仔猪的饮食中添加糖和氨基酸的混合物,诱导ASP的产生,使仔猪在断奶后的第一周体重明显增加。
免疫调控物质。断奶仔猪在断奶初期的应激使得仔猪的免疫能力和循环抗体的机能下降,因而需要添加免疫调控物质来改善仔猪的免疫机能。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因为富含22%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加日增重与采食量等,所以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谷氨酰胺与精胺。断奶仔猪早期的断奶应激使得小肠黏膜绒毛由断奶之前的纤长手指状变成了较短的平滑舌状,小肠黏膜绒毛隐窝加深,高度缩短,这种变化使小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谷氨酰胺和精胺在小肠黏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谷氨酰胺可以为小肠黏膜提供养分,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并对免疫有着重要的作用
2.2脂肪
脂肪酸碳链的长短及不饱和程度的不同使得仔猪对油脂的消化率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富含不饱和程度的脂肪酸脂肪消化率要高于饱和脂肪酸的消化率在常见的几种油脂中,椰子油是含中链不饱和脂肪酸最多的,猪油和牛油则是含长链饱和脂肪酸最多的,而豆油和玉米油则以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在这几种油中,以椰子油的消化率最高,豆油和玉米油居中,猪油和牛油最差[4]。
2.3乳糖及寡聚糖
乳糖是通过酵解产生酸来维持仔猪的肠道健康的,它的适口性不错,还益于消化。乳糖与其他糖类的区别在于能够利用乳糖的菌株不多,以乳酸杆菌为主。寡聚糖则不能直接被猪消化利用,但是它能为肠道中的有益菌株提供能量,和益生菌互帮互助,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防止消化紊乱。
(1.吉林省通榆县向海乡畜牧站,张旭东;2.河南省泌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冯青俊;3.吉林省洮南市草原工作站,刘纯宇;4.广西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赵志燕;5.吉林省洮南市草原工作站,杨香芃;6.吉林省洮南市安定畜牧兽医站,张晓亮;7.吉林省洮南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罗洪浩;8.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足民畜牧站,杨宝辉;9.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畜牧兽医站,李淑梅)
上一篇: 宠物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