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疗畜禽疾病医案
补中益气汤是《脾胃论》中名方之一,由黄芪、当归、白术、柴胡、升麻、陈皮、甘草八味药组成。笔者在兽医临床治疗中根据该方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功用特点,适当加减,治疗牛久泻不止、猪子宫脱、牛气虚自汗症、笼养鸡骨质疏松症,屡获良效,达到了异病同治的效果,兹举例介绍如下:
1奶牛久泻不止医案
2008年10月7日,周至县广济镇东欢乐村朱某饲养的奶牛发病。主诉:该牛9岁,产后约4月、空怀、腹泻已16天,奶量由产后每日31kg降至12kg左右,请他医用磺胺脒、止泻散、小苏打等中西药及输液治疗多次,未见好转。检查:患牛精神沉郁、体瘦、便稀薄,泻后肛门收缩缓慢、体温37.5℃,呼吸平衡,心率弱而快,舌体软绵无力,口色淡白。治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防风、荆芥、紫苏各35g,细辛、诃子、赤石脂各45g,附子、肉桂各35g,连服2剂。10月9日再诊效良,原方去桂附,加山药、何首乌、熟地各90g、麦冬、五味子、砂仁各30g。连服2剂,随访痊愈。
2猪子宫脱医案
2012年10月11日,翠峰镇陈西村刘某1头7岁母猪顺产12头仔猪,胎衣娩出不久,即发生子宫脱出,故邀诊。检查:子宫脱出约35cm,充血,水肿,色红紫,母猪体重约110kg,被毛粗乱,消瘦,精神倦怠。治疗:保定消毒后行手术整复,在阴门上端做双内翻缝合,隔日用输精管向子宫注入硫酸、庆大霉素10ml(40万IU),连用2次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党参20g、炙草10g、当归15g、陈皮10g、蜜升麻45g,柴胡、炒白术、益母草各15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一次拌料投服,每日一剂,连用2d,7d后拆线随访,痊愈。
3耕牛气虚自汗症医案
1990年6月5日,翠峰镇农林村张某求诊,主诉:其家8岁母牛汗出近一月,食差膘减。检查:体温38.5℃,汗珠不时从被毛分泌而出,触之体热,视之汗气蒸腾;喘气,动则更甚,被毛逆乱、脉虚大、诊为气虚自汗症。治疗: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党参各65g,肉桂、当归、柴胡、升麻、白术、炙草各45g,牡蛎80g、浮小麦100g为引,共为细末,加水煎汤灌服,每d1剂,连服2剂,7日检查出汗停止,食欲大增,效不更方,再进2剂,随访告愈。
4笼养鸡骨质疏松症医案
2008年10月,周至县某个体养鸡场饲养海兰蛋鸡2000羽,当产蛋率上升到85%后,持续7天,不见上升。检查:30%鸡冠发白,个别鸡瘫痪,将其抓出笼外,呈跗关节着地姿势,且采食病鸡易出现骨折,剖检无明显病变。群体检查精神无明显变化。诊断:挑鸡冠发白的鸡采血,用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查,全部呈阴性,按其发症特点,诊断为产蛋笼养鸡骨质疏松症,也称产蛋鸡疲劳综合症。治疗:全群鸡服用补中益气汤:炙黄芪400g、党参、白术、陈皮、当归各250g,柴胡、升麻各120g,炙草90g,煎汁加入饮水中,让鸡自由饮用,2次/d,连用4d,同时饲料中添加氨基维他,增加骨粉用量,连用7d。经治疗后,鸡冠逐渐变成鲜红色,产蛋率持续上升至96%。
上述医案所涉畜禽疾病,皆因饲养管理不当,气血不足,运化不及故便稀以致久泄不止,或因中气下陷,不能固摄酿成脱垂、自汗,或因笼养家禽活动量少,上笼过早,以致中气不足,抗病力差而发生产蛋疲劳综合症;补中益气汤中黄芪气升提,党参、白术、甘草健脾补气,当归补血、陈皮理气、柴胡升提清阳之气,使气不下陷,共奏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临床应用,认真辨证,灵活加减,故对这些病症有药到病除之功。
(1.陕西省周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赵亚军,孟立,张恒,肖海鹏,邢新震;2.陕西省周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张建峰)
上一篇: 兖州区31家养殖场被列为2015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项目单位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