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病的混合感染病例

猪病的混合感染病例

1发病情况

     自2013年底到2014年5月,河南省周口地区一存栏500头母猪的猪场,先出现母猪急性死亡,后有50~100kg育肥猪急性死亡病例,死亡率在2%~3%之间,各种疫苗、针剂使用均效果均不佳。

2剖检变化

     对死亡的20头猪剖检后发现,大部分病猪体表呈现大面积潮红;心脏代偿性增大1倍,心脏动脉管内有果冻样血栓(图1),疑为急性死亡所致;脾脏肿胀至2~3倍;肺间质增宽,气管内泡沫样渗出物;淋巴结肿大剖面水肿。
     
3实验室诊断

     3.1细菌培养

     取5头死亡猪只的肺脏、脾脏、肝脏、淋巴结,通过绵羊鲜血平板划线培养12小时,出现溶血性、光滑、透明样菌落(图2),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阳性,以单个、成对或链状排列的小球菌。可见,猪群感染了链球菌。
     
     3.2生化和药敏试验

     3.2.1生化试验

     取透明菌落分别接种到乳糖、蔗糖、葡萄糖、硫化氢、果糖生化管内,37.5℃培养24小时,结果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该细菌可发酵乳糖、蔗糖和葡萄糖,不分解硫化氢、果糖,有链球菌属的特性。

     3.2.2药敏试验

     取透明菌落均匀涂抹于鲜血平板上,取强力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阿莫西林药敏片于平板上37.5℃培养24小时,结果如表2。由表2可以看出,阿莫西林最敏感。
     
     3.3病原学检测

     取8头疑似感染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伪狂犬病而死亡的猪只的肺脏、脾脏、淋巴结,将每头病死猪的三种组织病料剪碎、研磨、混匀,共生成8份样品,进行猪瘟病毒(HC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和伪狂犬病毒(PRV)的PCR检测。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结果如图3、图4和图5。8份样本的HCVPCR扩增产物、7份样本的PRRSVPCR扩增产物和8份样本的PRVPCR扩增产物分别出现HCV(482bp)、PRRSV(500bp)和PRV(245bp)的预期大小片段。
     
4治疗方案

     在急性发病期,可在每100kg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100g,每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200g。连续用药1周后,发病死亡率明显降低;用药2周后,停药又会出现急性死亡病例;接着用药,急性死亡病例减少,说明这种方案适合短期治疗,如需产期治疗还需其他方案。

     首先应侧重预防,仔猪出生3天内进行伪狂犬疫苗的滴鼻20、40天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30、60天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的免疫。再者提纯小球菌进行扩增、灭活,加入铝胶佐剂,在仔猪出生后20、40天与猪瘟疫苗同时免疫,3mL/头;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5mL/头;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8mL/头,此方案效果明显适合长期使用。

5小结

     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发现该场猪群发病是因为伪狂犬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当前猪病的发生往往是混合感染,病情复杂,一旦发病难以治疗。所以要养好猪首先要加强猪只的全面营养,使用质量较好的饲料,重视预防、防疫与生物安全才能减少猪只发病死亡率,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鑫欣牧业有限公司,姜杰)

上一篇: 新法系大白母猪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