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鸡白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鸡白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所引起的各种年龄阶段的鸡均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2~3周龄的雏鸡,易引起白色下痢,病死率较高,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和排毒[1]。该病易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危害,且鸡白痢沙门菌还可在家禽肠道内定植,继而引起人类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据报道,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事件中h,沙门菌引起的中毒病变最高,因此,沙门菌病是一个值得全球范围重视的问题[3]。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肉及其制品的销售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由沙门菌所引起的鸡白痢的发病率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因此,筛选出一种有效、安全、无污染、方便快速地防治鸡白痢的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对于降低鸡白痢病对鸡只生产性能的影响、雏鸡白痢的发病率和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减少鸡白痢病的扩散,提高雏鸡成活率和鸡产品的安全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鸡白痢的主要危害

     1.1发病率高,对雏鸡危害大

     鸡白痢可导致感染鸡精神不振,排白色粪便。该病能进行水平和垂直传播,是当前危害养鸡业生产的最严重的细菌病之一。鸡白痢不仅疫情风险高,而且可感染各阶段的鸡,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卵黄污染等症状。该病对雏鸡的危害最大,患病雏鸡和幼禽的死亡率几乎可达100%。王春丽等[4]对鸡白痢的血清学调查显示,鸡白痢的阳性率为7.9%~13.2%。据报道[5],雏鸡白痢的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达50%。因此,鸡白痢是影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1.2鸡白痢对产蛋率、孵化率的影响

     成鸡白痢主要的危害是隐性感染(即带菌鸡),主要危害鸡的生殖系统,不仅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如开产日龄、产蛋率、肉蛋品质等,而且可长期带菌,并可经蛋媒传递感染,从而成为危险传染源。另外,该病还会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和雏鸡的成活率。病菌侵入生殖系统后,卵巢或输卵管以及睾丸的携菌率可高达86.6%和73.3%,进而使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严重时会使睾丸极度萎缩或卵巢破裂以致死亡。由于鸡体还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来遏制病菌的扩散,因此该病还会使鸡的生产性能下降,从而降低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6],鸡白痢的隐性感染率可达20%以上,阴性种鸡群的产蛋率比阳性种鸡群高9.0%~34.6%;阴性鸡种蛋的受精率比阳性鸡高4%~9%;阴性鸡种蛋的出雏率比阳性鸡高10%左右。由此可以说明,鸡白痢对产蛋率和孵化率的影响十分严重。

     1.3鸡白痢沙门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

     目前,为了控制沙门菌病的发生,一些养殖企业普遍采用定期投喂抗菌药物及化学药品的方法来降低病原菌的感染,甚至在肉鸡养殖中会将抗生素持续使用至屠宰时,这一做法不仅会影响常规药物的预防效果,还会促进耐药菌株的产生,致使沙门菌的耐药性快速增加。近年来,随着沙门菌耐药性的增强和耐药谱的增宽,给鸡白痢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1.4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由沙门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危害人类健康,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沙门菌污染的鸡肉及相关产品是引起该类传染病的主要根源,2010年,美国的3个州暴发沙门菌疫情,不仅使数百人被感染,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有研究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含有与DNA修复功能相关的基因,能抵抗蛋清对沙门菌的破坏作用,该菌在加工胴体时极易污染鸡肉,这就使得所生产的相关产品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沙门菌污染的鸡群进行白痢净化研究及推广意义重大。

2预防措施

     2.1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

     为了降低鸡白痢病所带来的危害,大部分养殖场都会采用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化学药品的方法来预防病原菌的感染,这一做法不仅会影响常规药物的预防效果,还会促进耐药株的产生,同时也会影响肉品的质量。因此,在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传播率的同时,还要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目前,定期检测、淘汰带菌鸡同时结合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鸡白痢病,已成为控制和净化该病的最有效措施。

     2.2降低白痢病菌的扩散

     发生鸡白痢的种鸡不仅自身生产性能下降,雏鸡成活率下降,而且其子代死淘率和永久性带菌者还会大量增加,且隐性白痢种鸡或其种蛋也不易被发现,从而导致鸡白痢的散播和疫情的扩大。因此,预防该病的另一措施就是降低鸡白痢病菌的扩散,从源头上解决鸡白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动物疾病控制中心,薛九利,李瑞香,张亚娟,付小伟)

上一篇: 丁凤琴:“鱼塘边的首席专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