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鹌鹑养殖已成为当今第二大养禽业。鹌鹑产蛋多、生长快,养殖鹌鹑占地少、投资少、效益高、资金周转快,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短线养殖业。赣榆区金山镇自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鹌鹑养殖之乡”以来,抓住机遇,加大发展力度,形成了鹌鹑种苗繁育、孵化、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养殖者已初步摸索出一系列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治措施,促进了养鹌鹑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1鹌鹑球虫病
1.1症状
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雏鹌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发于潮湿季节。雏鹌鹑感染本病常为急性过程,导致下痢,粪便带血。初期病鹌鹑食欲下降,羽毛松乱,精神不振,不爱活动,继而身体瘦弱,并出现贫血症状,眼闭呆立,翅膀下垂,有时出现神经症状,严重者昏迷而死亡。
1.2防治
①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饲料营养应全面、均衡。可在出壳7~45d的鹌鹑饲料中加入抗球虫药物,如克球粉、痢特灵、敌菌净等,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发病时药物用量加倍。②对于无法进食的鹌鹑,还可以将青霉素80万IU加冷开水1500mL,根据饮水量按比例添加,每天2次,连给3~4d,效果较好。
2鹌鹑新城疫
本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个季节都会有发生和流行,发病快、死亡率高、危害大。
2.1症状
病毒侵入鹌鹑体内后,产生毒素干扰破坏新陈代谢,鹌鹑体温上升至42℃左右,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有时喝水,羽毛松乱,少动。排绿色粪便,有时呼吸急促,严重者表现神经症状,呼吸困难,窒息或虚脱而死亡。
2.2诊断
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呼吸道和母鹌鹑的生殖器官。腺胃和小肠黏膜出血、充血,泄殖腔出血。严重者肠黏膜脱落,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2.3预防
①鸡用新城疫弱毒苗Ⅳ系冻干苗饮水免疫。方法是1mL疫苗加1000mL冷开水稀释,用于400~500只鹌鹑免疫,免疫期可达4个月。②发现病鹌鹑,立即采用饮水免疫紧急预防,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用Ⅳ系苗1mL加1000mL冷开水稀释,用于300只鹌鹑免疫,连续使用2d,能较好控制鹌鹑疫情。
3鹌鹑白痢病
白痢病是雏鹌鹑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鹌鹑也会感染但不表现任何症状,成为隐性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对于成年鹌鹑和雏鹌鹑威胁都很大。
3.1症状
刚出壳几天的雏鹌鹑因为消化道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抗病力特别差,发病后会很快死亡。由于病菌破坏肝及肠的正常功能,导致病鹌鹑不吃也不能动,常堆聚在一起,并且排出有恶臭的灰白色或者黄色的稀粪,粘在泄殖腔四周的羽毛上。如治疗不及时,体质瘦弱的常有神经症状,最后导致死亡。成年鹌鹑得病后,临床症状不明显;母鹌鹑则产蛋量减少,受精率、孵化率都很低。
3.2预防
在孵化前将孵化器、相关用具和种蛋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杀死病原,减少孵化过程中的污染。
3.3治疗
饲料中加入0.2‰痢特灵喂服,连用4~6d,停2d,再用4~6d。每kg饲料加敌菌净4~6片,连续喂4~6d,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4鹌鹑肠胃炎
4.1症状
肠胃炎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疾病,尤其雏鹌鹑患病更多。引起胃肠炎有多种因素,一是大肠杆菌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于饲料品质低劣、发霉变质,饲料蛋白质、水分、淀粉含量过高或不平衡引起的。另外,气温骤变、温度过低也可引起本病。病鹌鹑初期腹泻,粪便灰白色或灰黄色,吃食减少而饮水增加,精神差,行走无力,产蛋量急剧下降,出现畸形蛋,最后因虚弱昏迷而死亡。
4.2预防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注意饲料和饮水卫生,对饲槽及水槽应每天清洗,定期消毒。杀灭隐藏的大肠杆菌,同时气温骤降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4.3治疗
(1)卡那霉素50万IU或庆大霉素8万IU加1500mL水稀释饮用,用药2~3d,交替用药效果更佳。
(2)青霉素80万IU或链霉素1g加1500mL水稀释饮用,连用2~3d。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畜牧兽医站;林德军,谭明芬)
上一篇: “80后”青年农场主醉心生态养殖 把绿色肉品推向更多人的餐桌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